第922頁
司馬懿輕輕地搖了搖頭,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現在王凌已經感到絕望卻又尚未完全絕望,東吳那邊他已經指望不上了,現在看來,此次曹亮進攻河內,也必定是與王凌有所勾結的,只要等曹亮撤軍的消息傳到壽春,王凌必然會徹底絕望。他徹底絕望之後,首先想到的會是突圍,困獸猶鬥,背城一戰,不可不防,師兒,傳令下去,圍城各軍,從即日起全部進攻戰鬥準備狀態,日夜待命,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唯!”司馬師拱手領命。
司馬懿提起筆來,很快地寫好了兩道公文,然後交給了司馬師,道:“這兩道公文,立刻六百里加急送往河東和冀州。”
不用說,這兩道公文也是給冀州的鎮北將軍呂岱和河東的陳騫和胡奮的,想要退并州之兵,這兩路人馬是關鍵,只有解除了洛陽的危急,司馬懿這邊才能心無旁鶩地進行淮南決戰。
司馬師立刻接了下來,並派出快馬六百里加急送往河東和冀州,同時傳令各軍嚴加防備,謹防淮南軍突圍。
不過,對於細作人員的排查卻刻意地放鬆了,這樣做的意圖其實也是比較明顯的,司馬懿需要王凌得到來自於洛陽的消息,否則一昧得封閉消息,王凌都不知道曹亮退兵的消息,那豈不是白瞎了。
……
隨著天氣的轉暖,壽春城的局勢越發變得嚴峻起來。
儘管淮南軍採用了糧食配給制,但再大的糧庫,只出不進的話,遲早也是會坐吃山空的,通過糧食配給,減少軍糧的供應,只能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最多只能延緩一下糧食的消耗,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如果王凌不能突破司馬軍的圍困,那壽春的淪陷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當初司馬懿率軍圍城之時,王凌對司馬懿的舉動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他自信以自己經營多年的壽春城防,足以抵達司馬懿二十萬大軍的進攻,只要司馬懿敢來進攻,肯定會讓他屍堆如山血流成河,不能說讓司馬懿全軍覆滅,至少也讓他損失泰半。
但讓王凌沒想到的是,司馬懿對壽春只是圍而不攻,壓根兒就連一次進攻都沒有發起過,讓王凌精心準備的城防戰是無處使力,全員戒備的守軍也只能是眼睜睜地望著城外司馬軍的連營發呆。
顯然司馬懿對強攻壽春城沒有任何的信心,儘管司馬懿帶來了二十萬的大軍,但他圍城的軍隊,卻始終只有十萬人左右,剩下一半的兵馬,都被他安排去打援了,正因為如此,司馬軍才連續三次地打退了諸葛恪的進攻。
而壽春城的守軍,原先便有七萬人左右,再加上王凌臨時地從壽春百姓之中強征了兩三萬人,守城的軍隊,也差不多有十萬之眾了,雙方兵力大體相當的情況下,守城的一方有城池防禦的加成,自然是無懼敵方的進攻的。
司馬懿很清楚如果派兵強攻的,損失必定慘重,如果連緩攻城不克的話,軍心士氣就會動搖,人馬數量也會減少,恐怕就連圍城都做不到了。所以他乾脆是圍而不打,用圍困的方法,困死王凌。
一年前司馬軍高壘深壕來圍困壽春的時候,王凌還在城頭上嘲笑司馬懿真是老糊塗了,居然會用這麼蠢的方法來圍城。但是一年之後,王凌已經笑不出來了。
十萬大軍和城內幾十萬的百姓加起來絕對是一個可怕的數字,這麼多的人每天都要吃要喝,那怕再多的糧食也經不起這麼個消耗,一年前王凌還自詡倉稟殷實,糧食儲備無憂,但如今許多糧倉都已經見底了,距離斷糧之日也已經是越來越近了。
王凌原本認為只要東吳的援軍一到,他們裡應外合,司馬軍的圍城不攻自破,但他足足等了一年了,也壓根兒沒看到東吳的援兵,經過打探才知道,不是東吳沒有派出援兵,而是在半路上遭到了司馬軍的阻截,他們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近壽春。
諸葛恪已經是傾盡了全力,先後三次發起救援,結果都以失敗為告終,王凌等得是望眼欲穿,也看不到東吳的援兵到來。
沒辦法,他只好派馬隆前往并州向曹亮求援,原本這種跨越千里的求援就算求到了,那也是杯水車薪,很難解決淮南的困難。
不過還是有圍魏救趙的機會的,曹亮的人馬雖然不可能遠赴淮南作戰,但卻可以就近來攻打洛陽,而洛陽是司馬懿決不可能放棄的,一旦洛陽受到威脅,司馬懿撤軍救援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這個圍魏救趙的計劃可行性還是蠻高的。
這也恐怕是王凌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了,自從派出馬隆前往并州之後,王凌就密切地關注著洛陽那邊的消息,寢食難安,每天都是極度焦慮之中度過,急切地盼望著有好消息可以傳來。
第0850章 軍法嚴懲
由於并州與淮南相隔千里之遙,就算那邊有什麼消息,也至少得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傳遞迴來,再加上有司馬軍的層層阻隔,這消息的傳遞來得比金子還要珍貴。
王凌患了嚴重的焦慮症,食不甘味,夜不能寐,這對於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而言,這恐怕並不是什麼好的現象,長此以往,恐怕就要得到閻王爺的召喚了。
王飛梟和王金虎特別地關心著王凌的健康狀況,王凌可是淮南軍的主心骨,如果他倒下了,只怕淮南軍是樹倒胡猻散,徹底地瓦解冰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