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5頁
胡奮也是無可奈何,雖然在這支軍隊之中,胡奮所率的司馬軍占據了三分之二的數量,但畢竟是司馬軍整體降蜀,現在司馬軍還打著蜀軍的旗號呢,所以這次領軍出戰,雖然胡奮和張翼是共行指揮權的,但實際上還是以張翼為主的,那怕張翼死後,胡奮也難以對蜀軍發號施令。
越騎營的厲害,胡奮可是一清二楚,但蜀軍不知道啊,此刻被仇恨給蒙蔽了頭腦,更是一窩蜂地往前沖,胡奮只能是嘆了口氣,蜀軍這是自尋死路,本來他還想著要拉一把的,可現在這情況,誰也挽救不了他們了,活該倒楣吧。
越騎兵的弓箭可是例無虛發,那些悍不畏死衝上來的蜀軍全部都成為了活靶子,越騎兵就如同是割韭菜一般,割了一波又一波,衝上來的蜀兵還沒有機會給張翼報仇呢,就一個個亂箭穿身而死了,統統跟著張翼到陰曹地府報到去了。
蜀軍也畢竟是人,幾次衝鋒未果,付出了相當大的傷亡代價之後,他們才發現了魏軍騎兵的強大,不想送死的紛紛是奪路而逃。
但這個時候再想逃跑,也已經是晚了,蜀軍幾乎都是步兵,根本就不可能跑得贏魏軍騎兵,越騎營不但擁有極快的速度,而且還擁有遠程的攻擊能力,只要是在他們弓箭的射程之內,幾乎蜀軍就沒有逃生的機會。
一萬多的蜀軍,幾乎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大多數的蜀軍,都是拒絕投降的,他們寧可戰死,也不願意向魏軍投降。
這大概是多少年來蜀國方面給他們洗腦的緣故吧,所謂漢賊不兩立,自以為繼承了漢室正統的蜀國對篡漢自立的曹魏大肆污衊,勢不兩立,就算是普通的百姓普通的士兵,也就有了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他們是大漢的子民,又何能向叛逆投降?
其實縱觀歷史,改朝換代也不過是平常地不能再平常的事,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所謂大漢的江山社稷,也不過是多別的朝代手中奪過來的,漢高祖劉邦更是沒有什麼高貴的血統,純粹就是一個潑皮無賴地痞流氓,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劉邦打敗了項羽,從而得以竊居天下,漢室的正統就建立在這個上面,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自古天下有德者居之,這是聖人之言,其實也是一種謬論,到是陳勝吳廣說了句大實話,天子將相,寧有種乎?德性再高,也是得不了天下的,唯有兵強馬壯拳頭硬,才有資格問鼎天下,逐鹿中原,登臨九五之位。
如今的天下,如果不是曹亮擁有鐵拳鐵腕,這曹魏的江山早就被司馬家給篡奪了,所以真正決定天下歸屬的,便是實力,沒有實力,一切都是枉然,蜀國小國寡民,以所謂的正統沾沾自喜,不過是多誤幾條卿卿性命罷了。
蜀軍拒絕投降,越騎營當然不會手下留情,在戰場上,只要沒有放棄武器投降的,都將會被視為負隅頑抗的敵人,對待敵人,魏軍向來是毫不手軟,一律斬盡殺絕。
戰場之上,歷來就是冷血無情的,這裡沒有什麼仁慈可講,踏足戰場,唯有殺戮,才是生存之道。
相比於蜀軍,那些司馬兵則比較聰明的多,他們一旦發現沒有逃跑的可能,就會扔掉武器,高舉雙手向魏軍投降。
對於投降的人,魏軍一律奉行軍紀,免於殺戮,正是這樣一貫的戰俘政策,多少年來投降的司馬軍有如過江之鯽,多得數不勝數。
如此一比較,蜀軍這邊顯得便迂腐了許多,他們寧可戰死,也絕不投降,整個蜀軍血灑黃土坡,幾乎是全軍覆滅。
胡奮雖然撤得比較及時,但依然還是遭到了魏軍的追擊,畢竟司馬軍的速度,根本就沒法和越騎營相比,也幸虧蜀軍血戰到底,拖住了不少的越騎兵,給胡奮帶來了不少的生機,胡奮一路被追殺,損兵折將,不過最終他還是很幸運的逃回到了街亭,只不過所剩之兵不足幾千人了,這一仗,蜀軍和司馬軍一樣是敗得一塌糊塗。
第1758章 拼死突圍
州泰在得到了援兵到來的消息之後,激動不已,為了等援兵,他真是等得望眼欲穿,昐星星盼月亮,總算是把援兵給盼了來。
陳倉城在經歷過一場大火之後,能燒得東西差不多也都給燒光了,糧草的匱乏,低迷的士氣以及大量人員的傷亡,讓州泰早已經是焦頭爛額了,如果這個時候魏軍一鼓作氣地前來攻擊的話,陳倉城可能早就失守了。
州泰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魏軍暫時地沒有來攻城,但暫時不代表永遠,魏軍對陳倉是志在必得的,所以魏軍遲早是會發動進攻的,這一點州泰是清楚的,不必報什麼幻想,唯一能解決陳倉的困境的,也只有援兵來。
但現在州泰被困在陳倉城內,所有的消息也是只出不進,這似乎是魏軍刻意為之的,他們對離開陳倉的信使似乎是網開一面,但對於從隴西前往陳倉的信使,卻毫無例外地進行了攔截,也就是說州泰可以把陳倉城的情況上報給司馬倫,但卻聽不到任何的回覆,這讓固守在陳倉的州泰成為了瞎子和聾子,根本就無法得到準確的情報。
得不到隴西方面的消息,確實讓州泰是焦急萬分,依靠陳倉的守軍,已經不足以守住陳倉了,州泰唯一的指望就是隴西那邊的援軍了。
不過好消息終於還是傳了回來,姜維和司馬倫接到了州泰的求救書信之後,盡起隴西之兵,前來陳倉實施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