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頁
太可怕了!真是太可怕了!
林立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廣昌城肯定是守不住了,他實在搞不懂,呂昭是基於什麼,才判斷出攻打廣昌的并州軍是佯攻,如今并州軍連投石車這樣的攻城利器都祭了出來,又怎麼可能是佯攻呢?
繼續守城的話,只能是隨同廣昌一起陪葬了,林立咬咬牙,不能坐以待斃啊,於是他聽從了馬元的話,決定放棄廣昌,向東突圍。
并州軍主攻的是西門,南門和北門那邊也是略有攻勢,唯獨東門這一邊沒什麼動靜,很典型的圍三闕一的打法。
圍三闕一是攻城戰時最為尋常採用的一種方法,三面包圍而故意在一面露出缺口,孫子兵法上就曾提到圍師必闕,不管是攻城作戰還是野外圍剿敵人,這都是常用的兵法原則。
按理說唾手可得的勝利,為什麼還要網開一面呢?這就和戰爭心理學有著極大的關係了,無論是野外作戰和是城池攻防戰,被圍困的敵人有三種選擇,第一是投降,第二是死戰,第三是觀望,聽命於指揮官。通常情況下,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第三種,畢竟誰也不想死或者輕易就投降。
這個時候如果包圍圈太緊的話,往往指揮官會破釜沉舟拼個魚死網破,而如果進攻的一方這時故意地留下一個缺口,就可能讓敵方指揮官在在死戰和逃路之間搖擺不定,猶豫不決,同時留出活路來,也可以讓敵方的士兵鬥志渙散,無心戀戰。
如果廣昌能守得住的話,林立當然不會去考慮突圍的事,但目前的情況來看,并州軍攻勢如此的猛烈,又增加了投石車和床弩這些重武器,廣昌城的失守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此時不走,恐怕到了城破之時,想走也走不了了。
無奈之下,林立下令全軍趁著投石車攻擊,并州軍的步兵還沒有衝上來的的時候,趕緊地往東門轉移,準備棄城而逃。
冀州軍逃走時非常地倉促,許多的輜重物資根本就來不及攜帶,馬元本想一把火把廣昌城燒了,但林立阻止了他,倒不說林立對廣昌城有什麼感情,而是說城中一旦火起,就有可能被并州軍識破他們的突圍企圖,如果此時并州軍派兵攔截的話,他們可能連出城逃跑的機會都沒有了。
更何況,你燒城也是需要時間的,不在城中多處點火的話,根本就燒不盡整座的城池。
林立知道逃命要緊,至於廣昌城內的物資落到并州軍手裡並不重要,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趁著并州軍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趕緊出城而逃,這樣或許他們才有機會逃出生天。
到了東門後,林立派人登上城樓觀望,果然在東門外沒有發現并州軍的蹤跡,他趕緊地下令打開城門,一馬當先地沖了出去。
第1072章 投降
廣昌城四面環山,就座落在一處山坳之中,往東北的一條路是通往幽州范陽郡的,往東南的一條路是通往中山國的。
出了廣昌城之後,林立當先一騎,領著人馬便往東北方向而走。
馬元跟著後面,一看林立居然是往幽州那邊而去,還以為林立是忙中出錯,走錯了路,連忙催馬趕了上去,急急地道:“姊夫,你走錯了,往這邊是去范陽郡的路,往東南才能到中山。”
林立回頭看了他一眼,淡淡地道:“某當然分得清那條是幽州的路那條是冀州的路,我們知道,并州軍也自然是知道的,所以并州軍一定會在南去的路上設有埋伏,我們前往中山,只怕會中了他們的圈套,只有前往范陽,才能跳出并州軍的包圍。”
并州軍圍三闕一,並不意味著就會故意地放他們一條生路,而是很有可能在他們撤退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進行伏擊,這樣的話,就算他們離開了廣昌城,一樣逃不掉。
什麼是必經之路,那肯定是他們非走不可的路,林立的軍隊,是隸屬於冀州軍的,所以按常理,他們自然會逃往冀州軍大本營,甚至和謀求和呂昭會合,所以南下中山的這條路,自然是他們的必經之路。
既然他們非走這條路不可,那麼并州軍也肯定能猜得到,只要在這條路的險要之處設下埋伏,那就等著瓮中捉鱉吧。
林立當然不會自投羅網,他放棄廣昌城,就是想要找出一條逃生的路來,否則棄掉廣昌城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所以他才會大背常理,率軍逃往幽州,這一點馬元及眾士兵想不到,恐怕并州軍一樣也想不到,就讓他們設下的埋伏空歡喜一場吧。
馬元這才恍然大悟道:“還是姊夫高明啊,并州人恐怕做夢也想不到咱們冀州軍會投奔幽州去。”
林立語重心長地道:“所以說,這兵者,詭道也,為將者必須審時度勢,臨機權變,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你呀,以後多學著點吧。”
林立的話音剛落,就聽得前面突然喊殺聲四起,湧出了無數的并州軍來,將他們團團包圍,為首一將,正是并州軍步兵營的前軍校尉汪進。
汪進看著臉色狼狽的林立,哈哈大笑道:“果然不出羊將軍所料,某在此恭候多時了。”
羊祜對廣昌圍三闕一,目的就是逼著林立棄城而逃,不給他破釜沉舟與廣昌共存亡的機會,就算林立有誓死一戰的想法,恐怕逃生之路就擺在面前,沒有多少士兵會跟著他去送死。
但羊祜真得會讓他們逃之夭夭嗎,顯然是不可能的,以步兵營如此強悍的實力,去對付只有區區幾千人的雜牌軍,還讓他們跑掉大半,那傳揚出去,羊祜的臉面估計也在并州軍之中丟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