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8頁
魏國的軍隊大多是來自於北方的,這些旱鴨子不通水性,更不懂得戰船的操控之法,他們組建那怕規模再大的水軍,也是虛有其表的,一旦在大江之上與吳國水軍展開交戰,一定會一敗塗地。
他們的自信來自於當年的赤壁之戰,當年的曹操是何等的強盛,挾天子以令諸侯,加上剛剛滅了袁紹和劉表,打得劉備是抱頭鼠竄,兵鋒所至,所向披靡。
當時的江東,兵微將少,根本就無法和曹操相抗衡,當時江東降聲一片,但在周瑜的率領下,火燒赤壁,不僅擊敗了曹操的進攻,粉碎了曹操一統天下的夢想,而且直接導致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更重要的是,赤壁之戰讓東吳人收穫了信心,讓他們相信,只要依靠長江天險,他們便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確實在此後長達半個世紀的歲月之中,吳國就從未讓魏國染指過江東,長江天險也確實成為了魏人的一個噩夢,他們大舉興兵,無數次的征伐,也全部止步於長江北岸,吳國人不相信這次也會例外。
所以就算是姜維想要出兵吳境,吳國人也會斷然地拒絕的,其一是他們自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應付魏軍的進攻,其二是所謂的吳蜀聯盟,也不過是一個貌合神離的鬆散聯盟,當年孫劉兩家為了爭奪荊州,不惜大打出手,孫權殺了關羽,奪下了荊州,劉備興兵報仇,才會有夷陵之敗,孫劉聯盟也徹底破裂了。
雖然後經諸葛亮的斡旋,吳蜀聯盟重修舊好,但這也是基於雙方有著共同的敵人而不得不採取的策略,從本質上來講,雙方積怨之深,根本就是無法化解的,多年以來,雙方表面上雖然合作還算愉快,但相互之間還是提防得緊。
蜀國那邊的有永安,吳國這邊有西陵,俱都是的兩國的門戶要塞,都派駐重兵嚴防死守,正如蜀國不可能讓吳軍越過永安一樣,吳國也不可能讓蜀軍抵達西陵,所以就算姜維調到了永安,他想要進入荊州,西陵要塞依舊是一道他繞不過去的坎。
這對於曹亮來說,還是一個比較利好的,畢竟在滅吳的過程之中,魏軍不會受到蜀軍的干擾。
一晃就到了興安三年秋,距離淮南戰役的結束,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而魏國水軍,經過這一年的建設,正如王濬當初承諾給曹亮的,半年時間初具規模,一年之內可以形成初步的戰鬥力,如今的魏國水軍,已經是千船林立,規模龐大,橫行於巢湖之上,氣勢非凡。
水軍的操練王濬基本上是交給孫壹來進行的,孫壹在吳軍之中,擔任過夏口督,統領過水軍艦隊,對於水軍艦船的調度指揮有著豐富的經驗,所以水軍的操練基本上是由他來負責的。
七萬五千人的編制,如今已經是滿編滿額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兩萬五千吳軍的降兵穿上了魏軍的軍服鎧甲,成為了魏國水軍的一員,這些人都是王濬精心從戰俘營之中挑選出來的,以前都是水軍出身,熟悉水軍的戰術戰法以及駕馭戰船的技術,有這些戰俘的傳幫帶,另外的五萬魏軍水兵上手也是極快,僅僅一年的時間,就已經可以熟練地操縱戰船,進行水戰了。
但就算現在魏國水軍像模像樣了,許多人依然不相信魏軍水師可以戰勝吳國水軍,橫渡長江,攻破建業,畢竟和吳國水軍比起來,魏國的水軍還稚嫩的很,真要到了和吳軍水面交鋒的時候,他們根本就沒有獲勝的把握。
別說是一年的時間,就算再給他們三年五年的時間,魏國水軍的戰鬥力提升也是極為有限的,誰都沒有把握戰勝吳軍。
對於曹亮來說,他也明白這個事實,但從一開始,曹亮就沒有把這支水軍當做是滅吳的主力,渡江破吳,他另有殺手鐧。
第1902章 巨型投石車
沒有人比曹亮更清楚滅吳的難度了,歷史上魏國滅蜀之後,晉國花了十七年的時間才把吳國搞定,並不是說晉國不想早些滅掉吳國,而是實力不容許啊。
儘管魏國吞蜀之後,實力大增,並且占據了長江的上游,占有了地利優勢,但吳國的水軍,依然強大到讓晉軍需要仰望的地步,後來發生的西陵之戰,羊祜敗給了陸抗,就證明吳國還遠沒有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如果不是吳主孫皓暴虐不仁,殘害忠良,搞得東吳自廢武功,晉國想要滅吳,還指不定等到猴年馬月呢。
長江天險,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坎,其實現在曹亮面臨的局面,遠遠比歷史上西晉滅吳要艱難的多。
首先不占天時,蜀國未滅,中原也才剛剛統一,魏國的疆域雖大,人口雖多,但經過了多年的戰亂,民生經濟凋蔽,百廢待興,此時伐吳,魏國並沒有長期的積累,物資後勤方面的準備亦不充分。
其次不占地利,吳國已經差不多放棄了長江下游幾乎所有的地盤,全面退守長江防線,吳國劃江而治,表面上看來他們損失慘重,但這卻是以退為進的高招,而死守長江防線,已經成為吳國的防禦重點。
最後是不占人和,西晉滅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吳國自己出了問題,自作孽,不可活。但現在孫休還沒有去世,孫皓還沒有繼位,除了權臣孫綝之後,吳國的政局面貌為之煥然一新,此刻吳國君臣上下一心,將士用命,他們在堅守長江防線的決心上,是異常堅定的。
打仗首先要講的條件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此時的曹亮,三個條件一個不占,就想要伐吳破江東,在所有的人看來,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光是吳人那邊完全不信,就連魏軍陣營這邊,大多數人都是持懷疑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