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9頁
最後,司馬倫又親筆寫了一封書信給郭淮,對他多年來忠於司馬氏的行為表達了感激,同時也希望郭淮到了涼州之後,雙方也可以做到守望相助,而不是老死不相往來。
畢竟放眼天下,只有曹亮才是他們所有人的敵人,如果他們各自為戰的話,最終也只能是被曹亮逐步蠶食,各個擊破。
郭淮讀到了司馬倫的信,也不禁是惆悵萬分,說實話,當初司馬師將大位傳給司馬倫的時候,郭淮也是真心擁護的,希望以司馬倫的聰明才智,能挽救危局,將司馬家的大業發揚光大。
但半中間突然殺出一個司馬昭來,不按常理出牌,一下子將關中的局勢給攪了個天翻地覆,結果也是地覆天翻的,司馬昭最終把司馬家僅存的一點家底也給折騰沒了。
和司馬倫為敵,自然是郭淮所不希望看到的,他效忠了一輩子司馬氏,又如何能與司馬懿指定的繼承人兵戎相見呢?
如果不是現在司馬倫已經投降了蜀國,郭淮恐怕是心甘情願地為司馬倫所驅策,死而後已。可是郭淮最為能接受的便是投降蜀國了,或許別的人並沒有什麼體會,他們將曹亮視為頭號大敵,但郭淮卻是從來也沒有和曹亮交過手,他一生的對手,都是蜀人,所以他寧可去死,也絕不可能降蜀。
逃往涼州,這恐怕也是郭淮迫不得已的一個選擇了,既然司馬倫已經同意了,那麼郭淮便準備立刻啟程,唯恐夜長夢多。
雖然他也知道司馬倫說話一言九鼎,既然答應了他便不會反悔,但畢竟司馬倫的身後,還有一個姜維,姜維如果不同意的話,那他還是走不了的。
郭淮傳令下去,所有的軍隊都立刻收拾行裝,每人只帶十日的口糧,其餘的糧草全部封存於府庫之中,一粒也不容許輕動,將這些糧草,全部留給司馬倫。
郭淮知道,司馬倫就是衝著這批糧草而來的,司馬倫沒有為難他,給了他自行離去的機會,自己也算是投桃報李,做到仁至義盡了,主臣一場,雖不能始終,但也算是好聚好散吧。
和司馬倫派來的人辦理完交割之後,郭淮便率軍離開了冀縣,往涼州方向而去了。
蜀軍的探馬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飛報於姜維,眾將聽聞之後,頓時大為興奮,一個個摩拳擦掌,紛紛地向姜維請命,請求前往追擊。
郭淮可是蜀軍的頭號大敵,這麼多年來,也不知道有多少的蜀軍將士死在了他的手中,可謂是血債纍纍,蜀軍諸將,恨不得誅之而後快。
但如果郭淮投降的話,他們還真沒辦法去對付他,現在郭淮拒不投降,棄城而逃,蜀軍諸將自然是不準備輕易地放他離開的。
但姜維卻輕輕地擺了擺手,因為冀縣的事,他和司馬倫有一個約定,那就是全權交給司馬倫來處理,姜維這邊不再插手,很顯然,郭淮的離開是司馬倫授意的,如果司馬倫不同意,郭淮那是插翅也難飛,而司馬倫同意了的話,姜維這邊再派人追擊,顯然就不合時宜了。
儘管姜維對郭淮也是恨之入骨的,但他從大局出發,還是需要尊重司馬倫的決定,畢竟他和司馬倫有約在先,如果違約的話,難免讓司馬倫是心懷芥蒂。
司馬倫歸降之後,雖然讓蜀軍的實力是暴漲,但同時由於司馬倫的兵力遠多於蜀軍,也有一種尾大不掉之感。
所以姜維下令,放郭淮離去,諸將不得追擊,諸將雖有不滿之意,但也不敢違抗姜維的軍令,只能是眼睜睜地看著郭淮帶領著雍州軍揚長而去。
第1705章 清點糧草
其實郭淮的離去,並沒有令隴西的局勢惡化,相反的,由於輕鬆地拿下了冀縣,蜀軍也得以順利地接收了整個隴西,形勢一片大好。
冀縣本身就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之前蜀軍已經嘗試過了,想要攻下冀縣,那至少得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才行,而且也會花費不少的時間。
現在形勢極為的緊迫,時間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一旦冀縣久攻不下,而魏軍從關中殺來,那局面將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在這一點上,姜維和司馬倫都是有著極為清醒的認識的。
如果能勸郭淮的投降的話,那便是最為完美的結果了,不但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冀縣,而且有了郭淮的人馬助力,他們的力量又能增加不少,對抗曹亮,又多了一些籌碼。
但是郭淮為人相當的固執,他認準的死理八匹馬也拉不回來,郭淮拒絕降蜀,那就是誰也勸他不得的,縱然是強力逼迫,恐怕郭淮也是寧折不彎的,很可能還會拼個魚死網破,反倒是白白便宜了曹亮。
司馬倫最為忌憚的就是冀縣的糧草了,現在司馬倫立足隴西的根本,就是獲得這批糧草,而這些糧草都攥在郭淮的手中,如果郭淮鐵了心地要抗拒到底的話,司馬倫最終得到的,很可能就是一把灰,雞飛蛋打,得不償失。
所以在郭淮堅持不降的情況,司馬倫也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留下糧草,放任郭淮帶著司馬炎司馬攸離去,儘管這並不是最為理想的結果,但也是算是目前司馬倫難接受的一個結果。
郭淮到也守信,他將糧庫交接給司馬倫的人之後,這才離開了冀縣,否則的話,一旦無人看守,糧庫存極易遭到流民的哄搶。
司馬倫入城之後,也是在第一時間便直奔糧庫而去,糧庫內存有多少的糧草,是現在司馬倫最為關心的事,為了能讓十萬大軍不餓肚子,司馬倫可算是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