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12頁

    眾將皆隨聲附和,認為朱據言之有理,都認為此時戰況不利,不如撤兵罷戰為好。

    孫權一臉的陰沉,如果說這麼些年來北伐一直難有建樹,這些大臣的態度占據了很大因素,每次孫權起兵征討,必有一堆大臣前找各種理由來勸諫,一旦戰事不利,這些人又開始在孫權的耳邊吹風,勸說孫權退兵罷戰。

    有這麼一幫子人在扯後腿,孫權的壯志雄心又如何能實現得了?

    長久以來,東吳的政治勢力分為江東派和淮泗派兩大派系,江東派以顧、陸、朱、張四大豪族為代表,而淮泗派則以張昭、周瑜、魯肅、諸葛瑾、程普、呂蒙為代表,隨著周瑜呂蒙等人的先後病逝,江東的政治格局明顯改變了,雖然淮泗派還有諸葛瑾、步騭等一些重臣猶在,但隨著顧雍擔任丞相,陸遜拜為上大將軍,文武樞首的位置皆為江東大族所執,江東派已然成一家獨大之勢。

    孫權想要坐穩帝位,那就離不開江東世家大族的支持,而這些世家大族,對自己所得利益極為看重,所以並不支持孫權北伐,千方百計地要來扯孫權的後腿,顯然此次出征也不例外,一聽司馬懿率兵前來,個個都打起了退堂鼓。

    威北將軍諸葛恪卻有不同的意見:“陛下大舉興兵,敵未至則先退,豈不讓天下人恥笑?司馬懿雖然厲害,但已經是耳順之人了,黃土埋了半截,有何懼哉?今芍陂一戰,王凌喪膽,我軍氣勢正盛,斷不可此時退兵,以喪士氣民心。”  

    諸葛恪是諸葛瑾的長子,自幼聰慧過人,剛毅果勁,有神童之譽,在任左輔都尉的時候,就曾提出征討丹陽山越人,徵募其壯丁為兵。丹陽山越人民風彪悍,丹陽兵驍勇善戰,天下聞名,眾人皆以為不可,獨諸葛恪堅持認為可行。孫權從之,拜為丹陽太守,諸葛恪用了三年的時間,掃蕩了整個丹陽郡,得十萬山越民眾歸附,諸葛恪擇其精壯四萬人編入軍隊,使吳軍的戰鬥力大為提高。

    孫權見狀,面帶喜色地道:“元遜可有良策否?”

    第0191章 諸葛恪獻策

    諸葛恪不慌不忙地道:“我軍雖然兵多,但由於兵分四路,反倒不及司馬懿的十萬大軍,很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所以臣以為,唯今之計,並不是撤不撤軍的問題,而是如何利用魏人勞師疲憊的弱點,一舉將其殲滅。”

    朱據一臉輕慢地道:“司馬懿可是出了名的縮頭烏龜,謹慎持重,當年蜀國丞相諸葛亮計智百出,都奈何不了他,你想一口吃掉司馬懿的十萬大軍,談何容易?”

    諸葛恪坦然地道:“司馬懿老道不假,但此次他率兵救援,總不至於看著城池陷落而無動於衷吧。現在我軍同時攻擊壽春、六安和弋陽,兵力分散,而對手守備堅固,故而難有進展,臣建議,暫撤圍攻壽春、六安和弋陽之軍,全力攻打安風。安風危急,必求救於司馬懿,而司馬懿也必揮軍渡河,以援救安風。魏軍自淮北渡河,必經飛魚浦,我軍可在飛魚浦設伏,趁魏軍半渡而擊之,焉能不勝?”  

    目前吳軍攻打的壽春和弋陽皆在淮河南岸,一東一西,相距甚遠,而安風距離淮河遠一些,在芍陂之南,在淮河上有渡口曰安風津,諸葛恪計劃將圍困壽春和弋陽的軍隊全部撤下來,在安風津設下埋伏,等到司馬懿率軍救援安風之時,半渡而擊,殺魏軍一個措手不及。

    孫權則是聞之大喜,道:“元遜果然好計謀,司馬懿一生所懼的就是令叔父,孔明之後,司馬懿號稱是天下無敵,不過他碰到了你這個小諸葛,又該他倒楣了。”

    諸葛恪道:“家叔父之智謀,天下無人可出其右,只可惜他明珠暗投,蜀國暗弱,民疲兵乏,雖然有經世之才,奈何無回天之術,徒然累死於五丈原。倘若當年他肯與家父一道,投奔江東的話,定然可以建不世之功,定鼎中原。”

    諸葛恪這話還真是說到孫權的心坎上了,吳國從來不缺文臣猛將,真正缺的,就是象諸葛亮這樣的智慧型統帥人才,當年在赤壁之戰時,孫權對諸葛亮就很欣賞,很想把諸葛亮收攬到帳下,只可惜諸葛亮一心輔佐劉備,孫權沒有挖牆角的機會。

    後來因為荊州之事和關羽之死,吳蜀反目,兵戎相見,孫權腹背受敵,懊悔不己。後來還是諸葛亮主動修好,吳蜀同盟才得以維持。如果吳蜀持續交惡的話,真正開心的人恐怕是曹丕了,孫權能不能坐穩江東,那還真是一個未知之數。  

    諸葛亮在這個時候展現出來的大智慧大謀略讓孫權也是敬佩不已,常常暗自嘆息,若得諸葛孔明,何愁天下不定。

    江東雖然英才俊傑倍出,但時過境遷,隨著周瑜、呂蒙、程普等人逝去,吳國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人才的斷檔,就連孫權一向倚重的陸遜,也早已不復當年之勇,陸遜之後,何人可以當之,這無疑是孫權思考最多的一個問題。

    諸葛恪的出現,無疑讓孫權是眼前一亮,他曾試探性地讓諸葛恪去擔任節度,主管糧草輜重,但諸葛恪顯然不適合這項職務,就連諸葛亮聞之都親自給陸遜寫信,稱諸葛恪性格疏漏,如此文書繁瑣的工作並不適合。陸遜轉告了孫權,孫權才讓諸葛轉為了軍職,領兵征討丹陽山越。

    征討山越無疑是諸葛恪最為出彩的事跡,不光為吳國解決了幾十年來一直頭疼不已的山越問題,而且徵募到了四萬丹陽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1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