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頁
司馬大軍重整之後,便立刻從石門關北上,直取高都,意圖與并州軍決戰於高都。
司馬師的前部人馬,與後續的大部隊相互之間只有十餘里的差距,他擔負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任務,不過這一路之上,卻未遭遇到任何之敵,那怕是一些險要的隘口,都沒有任何的并州軍駐守。
進入到了上黨盆地之後,司馬師遵從司馬懿之令,仍舊採用步步為營的進攻策略,徐緩地向高都逼近。
但抵達高都之後,司馬師發現高都竟然是空城一座,不僅并州軍不見蹤跡,就連全城百姓也無影無蹤,他們此次前來,完全撲了個空。
第0772章 司馬懿的鬱悶
高都雖然只是一座縣城,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上黨郡內僅次於郡治壺關的第二城池,是上黨南部的一個戰略要地。
根據此前的情報顯示,曹亮就曾現身於高都,高都城也屯集著大量的并州軍,這些跡象表明,并州軍有可能會集中兵力固守高都,司馬軍只需要拿下高都,就可以徹底地消滅并州軍的主力。
所以司馬懿的所有戰略安排,都是奔著高都去的,為了防止并州軍的偷襲,司馬懿特意地排出了這個一字長蛇陣,將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一條線上,首尾相顧,環環相扣,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腰則首尾皆應,在到達高都之前,這個陣型讓司馬軍有充足的進攻防禦能力。
但沒想到,他們趕到高都之時,高都城竟然是城門洞開,里里外外沒有一個人影,完完全全就是空城一座。
司馬師害怕中計,沒有輕易地入城,只是派了一支敢死隊進城去查看一番,同時派人在第一時間稟報司馬懿。
空城?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司馬懿不禁是大皺眉頭,曹亮把如此的戰略要地拱手相讓,究竟又有什麼陰謀?
這個時代的戰爭,雖然說並不完全拘泥於一城一地的爭奪,但雙方對許多戰略要地還是極為重視的,很少會出現主動放棄戰略要地的現象,高都作為上黨郡一個重要的戰略支撐點,曹亮就這麼輕易地放棄掉,就連老謀深算的司馬懿都猜不透他的真實想法。
這一次進攻高都撲空,讓司馬懿有一種發力過猛卻閃了腰的感覺,他集中重兵進攻高都,意圖與并州軍在高都完成決戰,但曹亮卻避實就虛,逃得無影無蹤,這讓司馬懿很是鬱悶。
司馬懿打了一輩子的仗,無論是蜀國的諸葛亮,還是東吳的孫權、陸遜,還有遼東的公孫淵,這些對手都不乏當世名將,軍事天才,但像曹亮這樣的對手,司馬懿還真是沒有遇到過。
他能在三天時間裡連續地殲滅兩路大軍,卻也能主動地放棄戰略要地,其行事之詭異,確實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派進城的斥侯隊已經全面地查探了高都城的情況,確定無疑高都城內已經是空無一人了,甚至連雞犬都不見一隻,而且斥侯隊也排除了并州軍在城內設有埋伏的嫌疑,確實不會出現諸如火攻水攻之類的問題。
但儘管如此,司馬懿還是沒有進城的打算,而是把司馬軍的大營扎在了高都以東的丹河河畔。
丹河是高都境內的第二大河流,僅次於沁水,之所以得名為丹河,是因為當年長平之戰時,秦將白起坑殺趙卒四十萬,把河水給染紅了,所以取名叫丹河。
司馬懿此番北征,並不是來攻城略地的,高都成了一座空城,司馬懿也就沒有進駐的必要了,他將大軍扎在丹河河畔,面山背水,有丹河的阻隔,至少在東面這個方向上,司馬懿不必擔心曹亮有什麼動作。
而且從交通便利性上來講,沿著丹河北進,便可以直指壺關,也方便大軍的行動。
現在司馬懿的首要任務,還是追尋曹亮及并州軍的下落,在高都撲空之後,司馬懿還是在尋求與并州軍決戰的機會,他不斷地派出斥侯,擴大搜尋範圍,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要把曹亮給找出來。
但上黨多山的特殊地理條件,讓司馬懿的搜尋很是徒勞,上黨東面是太行山,西面是太岳山,南面是王屋山,光是這幾座大山,就足以藏兵百萬了,如果曹亮鐵了心地遁入深山,司馬懿就算是找上十年,也未必能找得見。
這樣的仗,無疑就很難打了,分兵而進吧,很容易被人家各個擊破,集中兵力吧,對方又躲了起來,壓根兒連面也不照,這仗還怎麼打?
出現這種情況,司馬懿也確實很無奈,曹亮經營并州已經有好些年了,自然對這裡的地形地勢了如指掌,打仗其實最重要的就是三點,天時、地利、人和,如今在這三方面曹亮都占據著優勢,所以形勢對司馬懿很不利。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司馬懿這些年把經營地盤的精力都放在了洛陽朝中和關隴上,得關中者得天下,司馬懿對關中地區的關注度一直是最高的,他始終將雍涼之地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相對而言,他對并州的滲透就稍顯不足,前幾年并州匈奴叛亂的時候,司馬懿便有意讓陳泰來出任并州刺史兼護匈奴中郎將,想籍此來掌控并州局勢。
當時沒有曹亮出來攪局的話,很可能并州從此就可以劃入司馬家的勢力範圍了,但可惜的是,曹亮的橫空出世,從司馬家的手中硬生生地奪走了并州的控制權,並將并州打造成了對抗司馬家的根據地。
現在司馬懿在并州的情報來源相對而言比較薄弱一些,大多數的時候只能是現派斥侯出去刺探敵情,一個人生地不熟的斥侯那怕偵察水平再高,他也很難獲得有價值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