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頁
針對接下來的發展,曹亮決定繼續地採用游擊戰術,敵進我退,敵駐無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充分地利用上黨的地形地勢,與司馬懿展開周旋。
如果司馬懿繼續地採用抱團穩守的策略,那麼曹亮也就暫時地不會出擊,就這麼一直耗下去,看看究竟誰能耗得過誰,畢竟并州軍本土作戰,糧草補給方便的多,而司馬軍所需的糧草補給,則需要通過洛陽來運送,長途跋涉倒在其次,他們最擔心的就是神出鬼沒的并州軍會襲擊他們的糧道,不得不派重兵來護送,長此以往,這糧草運輸也能把司馬大軍給拖垮了。
所以司馬懿原先將大軍駐紮在高都附近,一直不肯向前深入,最主要的考慮就是擔心糧道過長而難以為繼。
虎峪口之戰,司馬軍又向前推進了百十里,無形之中也就等於糧道也延長了一百多里,如果司馬軍一直在虎峪口停駐的話,糧道的形勢也會變得嚴峻起來。
魯芝曾向曹亮建議,要提高晉陽等城池的防備等級,以防止司馬軍前去偷襲。
這一點曹亮倒不是太擔心,晉陽那邊,有太守王基坐鎮,曹亮自然放心的很,如果說王基在謀略上面略有些欠缺,但在防禦上面,卻是一把好手,為人謹慎持重,相當的穩健,就算司馬軍突襲到晉陽城下,依靠晉陽城堅固的防守,司馬軍想要攻破城池,試比登天。
而司馬軍一旦長途奔襲晉陽,無疑就會給了并州軍各個擊破的機會,司馬軍如果一直龜縮不動,曹亮是很難奈何他的,但如果運動起來,機會便增多了,可以說,曹亮甚至是盼著司馬懿前去偷襲晉陽。
光是長達七八百里的糧草通道,就足夠司馬懿頭痛的了,這麼漫長的糧道,只要并州軍在任何一點上實施攻擊,司馬軍就很難應付,而全程派出重兵來押運,不是說不可以,但長此以往,足以拖垮司馬軍的整支大軍。
現在曹亮可以說是一點也不急,虎峪口并州軍和倍於自己的司馬軍展開了激戰,互有勝負,足以證明,目前的并州軍在戰鬥力方面,是不會輸於司馬軍的,只要堅持自己的戰略戰術,曹亮相信,司馬懿最終還是會退兵的。
第0793章 鞭長莫及
曹亮算準了司馬懿最終的退路,但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司馬懿會在這個時候就果斷撤退,等他發現之時,司馬軍已經奔行在太行山的峽谷之中了。
這個時候,并州軍由於分散的厲害,再想集結起來打追擊戰,時間上已經是來不及了,曹亮只能是眼睜睜地看著司馬軍從白陘揚長而去。
這次司馬懿選擇撤退的道路,居然不是他們此前進軍的石門關,也不是遭到過重創的羊腸坂,而是走了壺關東南方向上的白陘。
這一反常的舉動確實令曹亮有些意想不到,只能證明司馬懿確實很鬼,在這一點上,還真是不服不行。
薑還是老的辣,司馬懿用他老道的經驗,給并州軍上了一課。司馬大軍向東南方向移動時,打著的旗號是搜尋并州軍的隱藏部隊,為此,駐守在白陘附近的一支并州軍還被迫進行了轉移,以避司馬軍的鋒芒。
但誰也沒想到,司馬大軍到達白陘時,突然沿著白陘向東而走,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撤了個乾乾淨淨,等駐守在這一帶的并州軍明白過味來的時候,司馬大軍已經離開了上黨,回到了河內。
并州軍再想追擊,已經是鞭長莫及了。
不過司馬軍的撤退,也意味著連緩打了幾個月惡仗的上黨之戰落下了帷幕,司馬懿趁興而來,敗興而回,這一次,那怕他撤退的十分完美,沒有折損一兵一卒,但縱觀整個上黨之戰,司馬懿還是輸了。
想當初,司馬懿可是糾集了十五萬的大軍,三路人馬分進合擊,氣勢逼人,但是被曹亮連破兩路大軍之後,司馬懿的氣勢就收斂了不少,最後恢復了他縮頭烏龜的本質,收縮防線,不再給并州軍可乘之機。
只是讓曹亮疑惑的是,虎峪口之戰,嚴格來說,雙方只是平局收場,算不得誰輸誰贏,司馬懿的大軍主力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完全有能力再戰鬥下去。
但令人詫異的是,司馬懿這個時候居然撤兵不打了,這和司馬懿一貫的性格可是完全不符的,究竟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桓范篤定地道:“如果不是有特殊情況發生,司馬懿是絕不會輕易退兵的,想必兗州淮南那邊定然是有事發生,所以司馬懿才會這麼急著撤走。”
此前桓范奉曹亮之命,到過兗州,和令狐愚有過聯絡,以曹亮的意思,就是希望令狐愚和王凌可以早些起兵,與并州軍遙相呼應,南北兩面同時夾擊司馬懿。
但令狐愚這個時候耍起了小聰明,他並不想急於地起兵,不想引火燒身,反正司馬懿和并州,肯定是有一戰的,最起碼兩敗俱傷的時候,他們再起兵,那樣成功的機會便會大很多。
桓范也是無奈,他把自己能提的建議都提了,包括另立新君的計劃,只是希望那怕令狐愚和王凌起兵晚一些,也總比沒有強。
回去之後,他把情況俱都和曹亮說了,曹亮倒也不以為意,有助力也好,無助力也罷,自己和司馬懿這一戰,絕對是勢不能免的,想打敗司馬懿,終究還是得靠自己,把希望建立在別人那兒,肯定是不靠譜的。
這個時候司馬懿毫無徵兆地突然退兵,想必也是和淮南那邊有事發生有關,如果令狐愚和王凌擁新君起兵的話,司馬懿肯定不會坐視不理的,此番突然退兵,走得還是白陘,意圖顯而易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