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3頁
胡人犯境不過是常有之事,劫掠人口財物,為害邊郡,在雍州,郭淮最主要的防禦兵力都集中在秦嶺一線上,以防範蜀人的入侵,所以相對而言,雍州北線的防禦力量,就薄弱了一些,對付胡人的入侵,只能是固守城池,胡騎兇猛彪悍,來去如風,魏軍還真拿他們沒有什麼辦法。
這一封簡單的奏章也不過是北地郡的官員例行上報,報到朝廷之後,在尚書台也只是進行了簡單的批奏,像這種胡人滋擾劫掠的事,每年都會發生很多起,所以朝廷這邊也沒有什麼相應的措施,最多的只能是聽之任之,畢竟現在的兵力,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胡虜之事,不過是癬疥之患也,根本沒有引起朝廷的注意,這封奏章甚至司馬師都沒有看到,就被扔到了故紙堆中,如果不是朝廷有相關的保存規定,估計這樣的奏章很快就會被丟棄了。
但司馬倫卻從出發現了一些不尋常之處,比如這次的盧水胡入侵,他們所劫掠的人口並沒有留在部落之中,而是遠送到了高奴一帶。
按理說盧水胡的活動範圍大致就是在安定、北地、新平一帶,他們劫掠到人口之後,卻不留在本部落之內,反而送往了數百里之外的高奴,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司馬倫既然覺得不同尋常,那麼他就去翻閱歷年來的奏章,赫然發現在高奴,膚施一帶,盤距著一股匈奴的勢力,為首的部落頭領,究竟是當年并州左部匈奴左賢王劉豹之子劉淵。
當年并州匈奴被滅之時,劉淵被劉豹送往了朔方一帶,同時帶去的,還有一部分的匈奴精銳。經過了這十來年的時間,劉淵逐漸長大,並依靠劉豹留給他的人馬,統一了朔方匈奴諸部,並壓伏了盧水胡、馬蘭羌等胡人部落,成為河西霸主。
第1444章 強勢崛起的劉淵(下)
胡人之間的相愛相殺,一般魏國朝廷這邊是不太去管的,邊郡的官員,也只是零星地胡人犯境的事奏報給朝廷,而這些奏章,往往又得不到朝廷的重視,所以胡人那邊的真實情況,朝廷這邊是知之甚少的。
司馬倫卻從這些零星的奏章之中,嗅出了一股不同尋常的味道,他閒來無事,便經常跑到尚書台的檔案處去查看關於雍涼那邊的奏章,同時還讓尚書台的官員多加留意,一旦雍涼那邊有關於胡人的奏章,第一時間便拿給他。
儘管司馬倫此時在朝廷之中並無司職,但朝廷之中誰人不知他是司馬師的弟弟,而且還是司馬師的指定繼承人,也就是說雖然現在司馬倫年幼是白身,但將來人家可是要繼承大將軍的位子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誰敢對他有絲毫不敬。
所以司馬倫在尚書台之中幾乎是暢通無阻,雖然那些官員也搞不清司馬倫要專門看關於胡人的奏章是意欲何為,但還是恭敬地滿足了他的要求,在他們看來,或許是司馬倫年少獵奇的心理吧,專門去看這些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
但沒有人知道,司馬倫硬是憑藉著這些零星的信息,就像拼七巧板一樣,把關於劉淵的一些信息給拼了出來。
劉淵字元海,是左賢王劉豹眾多子嗣之中的一個,當年曹亮平定匈奴之時,攻克了左部匈奴的老巢,將劉豹的一干妻兒都擄獲了,其中就包括蔡琰所生的兩個兒子,但唯獨不見只有七八歲的小王子劉淵。
那種混亂的情形下,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失蹤,自然不會引起什麼注意,從後來的情況來看,顯然是劉豹事先做出了安排,在部落陷落的同時,派部落中的忠勇之士,護送劉淵離開了茲氏,否則的話,一個七八歲的小孩,根本就沒有自保的能力,如何在兵荒馬亂之中活下去。
這想必也是劉豹感覺到了匈奴的末日即將來臨才留下的後路,不過這也就產生了一個疑問,劉豹的子嗣眾多,為何他卻獨青睞劉淵一人,在最為關鍵的時候,不救其他的妻兒,唯獨卻要將幼子給保護下來?
難道說劉豹當時已經就可以看出劉淵天資聰慧,是中興匈奴的希望了嗎?劉豹真得就將匈奴人最後的希望,寄托在了一個七八歲小孩的身上了?
這似乎成為了一個千古之謎,但不管怎麼說,劉淵已經成為了并州匈奴碩果僅存的唯一希望,在匈奴勇士的護衛之下,他們從西河逃過了黃河,逃到了朔方一帶。
匈奴南遷之後,並不是所有的匈奴部落都遷到了并州,并州五部匈奴也只是南匈奴的一部分,在雍州和朔方一帶,還有大量的一些匈奴小部落散居著,只不過他們的勢力沒有并州匈奴那麼強大,各個部落之間,住得也比較分散,朝廷在對他們的管理上,也就沒有像并州五部那樣嚴格,基本上處於一种放任自流的狀態。
朔方、上郡、九原一帶,在漢代的時候這裡還曾經設郡,派駐官吏和軍隊進行管理,到了魏朝之時,這些區域魏國朝廷就基本上放棄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裡地廣人稀,可耕種的土地極少,派駐官吏和軍隊的話,又會耗費大量的錢糧,而魏國連年與吳蜀交戰,國力上顯然不能支撐,所以河套一帶,已經淪為了胡人的自治領地。
沒有朝廷的強力約束,各個胡人部落之間相互征伐兼併的事經常發生,反正這裡沒有什麼秩序,只有弱肉強食,物競天擇,誰的拳頭更硬,誰就可以占據更大的地盤。
而地盤就代表著實力,代表著擁有更多的人口和牲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