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9頁
從目前的態勢來看,蜀軍似乎還沒有喪失信心,姜維還在試圖構築最後的防線,不過沒有了永安這樣的天險,姜維現在構築的這個防禦體系看起來有些千瘡百孔。
唯一能倚仗的,還是劍閣這一道天險,在這個半圓型的防禦陣地之中,劍閣恐怕是最為堅固的存在了。
無論是進攻南安還是進攻德陽,對於魏軍來說都不算什麼難事,南安就算有峨嵋之險,不過比起險峻的秦嶺和巫山來,峨嵋就顯得秀氣多了,在曹亮的印象之中,這裡做一個旅遊勝地倒是不錯,但想要成為阻擊魏軍的戰場,似乎有些不夠資格。
至於德陽所在的涪水,也不過是長江的一條支流而已,真正的長江都擋不住魏軍前進的步伐,指望一條小小的支流涪水,還真沒有放在魏軍的眼裡。
不過比起南安和德陽來,曹亮更為關注的重點是劍閣,司馬倫正是憑藉著劍閣的險要,才將鄧艾的左軍團擋在了劍閣之外不得寸進,如今魏軍三路大軍之中的兩路都已經殺入到了蜀中平原,也該是讓鄧艾的左軍團到蜀中會師的時候了。
於是曹亮讓杜預暫緩進攻德陽,派石苞率領屯騎營和中壘營沿著涪水北上,去攻打涪城,切斷劍閣和成都之間的道路,將劍閣的守軍給孤立起來。
劍閣之險要那是天下聞名的,無論是從北往南打還是從南往北打,都是極為難以攻克的,如果司馬倫鐵了心要死守的話,那麼魏軍想要拿下劍閣,必然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所以曹亮在魏軍拿下閬中之後,並沒有派兵去直接攻打劍閣,實施里外夾擊的戰術,而是下令石苞率軍去攻打涪城。
涪城是連接劍閣和成都之間的必經要道,只要魏軍攻下了涪城,就可以順利地切斷成都和劍閣之間的通道,劍閣的守軍糧草供應中斷,根本就無力再堅守下去了。
這和羊祜前些時候攻打江州的辦法是如出一轍,切斷劍閣的糧草供給線,看他劍閣的守軍還能堅持多長的時間?
第2551章 致命的威脅
涪城是成都北面的一個重鎮,蜀軍自然不可能像江州那樣放任魏軍去占領,為了保障從成都到劍閣的道路暢通,蜀國朝廷派張遵率兵三千駐守著涪城。
張遵是張苞之子,張飛之孫,官居尚書,原本在朝中為官,後來魏軍伐蜀,形勢緊張之後,張遵便被朝廷派往涪城守城,督導糧草,為劍閣守軍提供後勤保障。
魏軍攻入蜀中之後,石苞率領三萬步騎徑直殺向了涪城,張遵聞訊大驚,連忙將消息傳遞到成都和劍閣,同時緊閉城門,死守涪城。
不過,以張遵手中的這點兵力,想要守住涪城,難度可不是一點點大。
這還是在魏軍長途奔襲,沒有辦法攜帶投石車和攻城車這些重型裝備的前提條件下,如果魏軍帶著這些攻城武器的話,攻破涪城那便是分分鐘的事。
消息傳到了劍閣,司馬倫聞訊之後臉色大變,仰天長嘆。
為了這道防線,司馬倫傾注了很大的心血,劍閣關外,魏兵如蝗似蟻,漫山遍野,但這劍閣這道雄關的面前,他們也只能是望而卻步。
雖然丟掉了漢中陰平武都三郡,蜀國在北線損失慘重,但正因為有劍閣的存在,蜀國的整體防禦體系並沒有崩壞,司馬倫成功地將魏軍鄧艾部擋在了劍閣關外,令其寸步難行,保證了蜀國的暫時安全。
司馬倫也一度認為,只要蜀軍能成功地守住劍閣和永安,蜀國就能夠堅持下去,而魏軍久功不克,也必然會收兵罷戰,畢竟這種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巨大,就算是魏國現在占有十二州之地,同樣也不可能負擔得了如此巨大的消耗。
只要蜀軍能頂住魏軍的這一波攻擊,耗上兩三年的時間,天下的局勢又將會是另一番的局面。
但誰能想到魏軍居然會從南中殺出來,這一路的防守一直是蜀軍最為忽略的地方,一直以來,南中都被蜀國視為大後方,甚至在蜀國之中,都有就算成都守不住,蜀國朝廷還有遷都到南中的退路這種說法。
但現在魏軍這一招釜底抽薪,不但斷絕了蜀人遷都到南中的幻想,而且由於南中的守軍無法抵擋住魏軍的進攻,導致了蜀國防禦體系的徹底崩壞,再加上姜維在僰道的失利,以致於蜀軍輕易地就竄入到了蜀中平原來。
緊接著,失利的消息不斷地傳來,江州失守之後,姜維不得不做出撤離永安的決定,永安的位置和作用是等同於劍閣的,永安的失守,就如大堤決口,而魏軍則如決堤之後的洪水,浩浩蕩蕩的湧入到了蜀中。
先前司馬倫在劍閣時,需要關注的只是劍閣關外的敵人,至於關內的事,幾乎不用他來操心,朝廷方面對劍閣的防守也是極為的上心,每月所需的糧草,都會足額撥付,司馬倫只需要一門心思地做好劍閣的防禦即可。
但現在情況卻是完全的不同了,永安失守之後,蜀中的形勢可謂是一日千里,蜀軍丟城失地,一再退卻,如今也只能是緊守成都的外圍了,七成以上的地盤都落入到了魏軍的手中。
這樣的一種局面,自然是讓司馬倫最為擔憂的,尤其是魏軍占領閬中之後,已經對劍閣形成了威脅,如果魏軍派兵從閬中攻擊劍閣的話,那麼劍閣就和永安面臨同樣的困境了,腹背受敵。
不過劍閣的地勢更為險峻,不管是從北往南攻,還是從南往北打,劍閣都能守得住,所以那怕就是腹背受敵,司馬倫都可能予以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