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734頁

    雙方殊死而戰,死傷人數都在不斷地攀升,雖然說魏軍也是損失慘重,但由於魏軍有著雄厚的後備力量,這點傷亡對於魏軍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很快就可以補充的上。

    但對蜀軍來說,卻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損失一個人,守城的力量就減弱一分,沒有任何的後備兵源,面對魏軍的強攻,蜀軍只能是窮於招架,拼死抵抗。

    激戰了一天之後,雙方打得都是精疲力竭了,天色漸黑,按照慣例,魏軍此刻也應當是鳴金收兵,明日再戰。

    但今天卻是例外,鄧艾下令魏軍燃起火把,準備挑燈夜戰。

    左衛營打了一天,也的確是疲憊之極了,不過魏軍可不止左衛營一支隊伍,後面還有先登營和陷陣營養精蓄銳著呢,鄧艾將左衛營撤下來,讓先登營頂上去,發起夜戰。

    先登營早就歇得發慌了,看到越騎營和左衛營攻城掠寨,他們卻是無所事事,早就是心癢難耐了,此刻獲得了出戰的機會,自然是龍精虎猛,鬥志昂揚,那怕就是挑燈夜戰,出同樣打得是有聲有色。

    魏軍燃起了無數的火把,將夜空照得如白晝一般,而且鄧艾還下令魏軍使用火箭,也就是在普通的箭矢上面,用布條裹了,沾上松油,點燃之後再射到城頭上去。  

    劍門關的關城全部是用石頭砌的,整個關城之內,幾乎沒有幾塊木頭,所以魏軍的這種火箭攻擊,不會對劍門關造成什麼影響。

    不過鄧艾的目的也不在此,他使用火箭,也僅僅只是為魏軍的進攻提供照明條件而已,火箭不斷地落到了城頭上,那些潛藏著黑夜之中蜀軍便是無所遁形。

    原本激戰了一天的蜀軍已經是又困又乏了,但魏軍的攻勢如潮,他們就連一點合眼的機會也沒有,只能是全力以赴地來應戰。

    連番的激戰讓蜀軍是疲憊不堪,這種高強度的作戰模式,蜀軍根本就無法適應,一直鏖戰到了天明時分,蜀軍終於是堅持不住了,魏軍趁勢衝上了城頭,與蜀軍展開了肉搏戰。

    劍門關的防守也就是在關城的上面,一旦被魏軍衝上城頭陷入肉搏戰,蜀軍就真得再無回天之力了。

    魏軍不斷地湧上了城頭,蜀軍節節敗退,再也抵敵不住了,整個劍門關的淪陷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州泰的部將看到大勢已去,便急急地對州泰道:“州將軍,大勢去矣,快快撤離吧。”

    這個時候州泰如果要走,還是有機會的,畢竟魏軍只是從北面突破了關城,沒有對劍門關形成合圍之勢,州泰這時如果騎馬從南門逃走的話,活命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但州泰凜然地道:“某答應過殿下,人在城在,人亡城亡,今日劍閣失守,某唯有一死,以報殿下也!”

    州泰悍然地提刀沖了上去,和魏軍戰在了一處,被創十餘處,鮮血迸流,依然斬敵數人,最終倒在了魏軍的亂刀之下。

    主將這麼一死,蜀軍也就徹底地垮掉了,魏軍只用了不到一刻時間,就將劍門關給奪了下來。

    鄧艾在劍閣也沒有做過多的停留,只留下了一少部分兵來守劍閣,而後點齊八萬大軍,直撲涪城而去。

    ……

    司馬倫撤離了劍閣之後,曉行夜宿,一路馬不停蹄,很快就趕到了涪城,正好遇到魏軍大舉圍城,司馬倫率軍發起進攻,解了涪城之圍。

    張遵親自出迎,希望司馬倫可以和他共守涪城,則於司馬倫是驃騎將軍的身份,位在張遵之上,張遵自然願將涪城的指揮之權交給司馬倫。

    但司馬倫卻搖頭拒絕了,其實司馬倫很清楚,他們如果堅守涪城的話,那面對的可不止是三萬魏軍,州泰斷後守劍閣,司馬倫根本就沒有指望他能守多長的時間,而一旦州泰兵敗,劍閣易守,劍閣之外的鄧艾大軍隨時都會湧入關內,到時候,涪城面對的將會是魏軍十幾萬大軍的合圍,涪城必定是守不住的。  

    第2556章 虎祖焉有孬孫

    司馬倫對放棄劍閣的心情其實是很沮喪的,因為他知道放棄劍閣意味著什麼,正是劍閣的存在,才擋住了來自漢中的十萬魏軍,而劍閣一旦失守,這十萬虎狼之師,將會毫無阻遏地進入到蜀中來,以蜀軍的兵力,根本就無法抵擋得住強悍的魏軍騎兵。

    其實放棄劍閣,就是飲鴆止渴,雖然司馬倫的這支人馬暫時是安全了,但接下來會面對更大的問題。

    守涪城?開玩笑,以司馬倫的這點兵馬,能擋得住十幾萬魏軍的合圍夾擊嗎,如果死守涪城的話,比守劍閣玩完的更快。

    所以司馬倫沒有接受張遵的提議,反倒是勸張遵放棄涪城,隨同他一起退守綿竹。

    綿竹是拱衛成都的最後一道防線了,不過它距離成都比較近,和其他的蜀軍可以進行呼應,以避免像現在這樣孤軍作戰。

    至於最終能不能守住綿竹,司馬倫當然心中是沒底的,但在守涪城還是守綿竹的問題上,司馬倫則是毫不猶豫地傾向後者的,至於最後的結果如何,那只能是聽天由命了。

    張遵顯得有些猶豫,畢竟劉禪派他來鎮守涪城,而涪城亦是蜀北的重鎮,如果自己輕易棄守的話,朝廷會不會追究自己臨陣脫逃之罪?

    雖然司馬倫職位要比他高,但兩人之間並無上下級的隸屬關係,也就是說司馬倫並無直接指揮他的權力,此刻司馬倫想讓他一起撤軍,這個後果需要張遵自己來承擔,所以,張遵有些遲疑不決,沒有答應司馬倫的要求。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73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