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1頁
當年劉備在漢中打贏曹操之後,聲勢浩大,兼擁益荊二州,帶甲兵數十萬,隱然有與曹操爭雄天下的資本。
那是蜀漢最為風光的時候,不過隨後盛極而衰,樂極生悲,關羽丟了荊州敗走麥城,劉備敗於猇亭亡於白帝城,蜀漢也從此走上了下坡路。
縱然有天縱奇才諸葛亮力挽狂瀾,但奈何力量懸殊時運不濟,六伐中原而無一功,最後星殞五丈原。
風雨飄搖之中蜀漢政權搖搖欲墜,只不過是因為魏國的內亂而得以苟延殘喘,但隨著曹亮平定中原,強勢崛起,蜀國的末日也來臨了。
姜維是繼諸葛亮之後蜀國的中流砥柱,如果沒有姜維的話,蜀國能不能堅持到現在還真不好說。
對於姜維這樣的對手,曹亮自然是十分謹慎的,絲毫不敢加以輕視,那怕是曹亮擁有天下大部分的州郡和疆域,都沒有半分驕傲矜狂,因為他很清楚,行百里而半九十,不到最後一刻,曹亮都不敢有任何的鬆懈。
姜維在收納了司馬倫和陸抗的兩支軍隊之後,實力大增,兵力將近擴充了將近一倍,由十多萬人激增到了二十萬人。
就益州一地的稅賦收入,真要是去養活二十萬的軍隊,也著實是勉為其難的,不過在司馬倫和陸抗入蜀之時,還是帶去了大量的糧草和輜重物資,短時間內可以保證軍隊的正常供給。
大敵當前,姜維也不敢輕易地削減兵員,但如果繼續維持如此龐大的軍隊體系,對蜀國的經濟民生也是一個不堪重負的結果。
不過姜維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屯田,這也是自諸葛亮時代起蜀國就常用的一種解決軍隊糧草問題的行之有效的辦法,益州號稱是天府之國,最不缺的就是土地,而最缺的是勞動力,由於人口不足,大量的土地撂荒,屯田既可以解決軍隊的糧草問題,又可以開墾荒地,那怕將來退耕於民,依然還是良田。
姜維退守益州之後,採取了輪守輪耕的辦法,也就是一部分的軍隊戍邊,一部分軍隊屯田,等到了戰事,再徵調全部軍隊參戰,這樣既可以保證邊關有人值守,而且能獲得大量的糧草來補充軍隊。
因為姜維也不知道這場戰爭將會持續多長的時間,蜀國時刻飽受魏國的威脅,在戰備上是不能有任何的鬆懈的,姜維作為大將軍,他要考慮的問題是全面的,既要做出軍事上的妥善安排,又要考慮到國計民生的事,所以姜維時刻地維持著平衡,讓國家機器能有效地運轉起來。
第2309章 既生維,何生亮
姜維是在馬鞍山撤軍之時,才得到的確切消息,原來魏軍在荊州的最高指揮官並不是杜預,而是魏國皇帝曹亮。
曹亮早在彭澤湖之戰時,就已經抵達了荊州,其後更是全程參與了荊州的諸次戰役,包括西陵之戰,只不過曹亮抵達荊州的消息一直秘而不宣,魏軍之中都僅限於高層將領才知道,普通的將校士兵都不得而知,所以蜀軍這邊一直也是無人知曉的。
當然,這也是蜀軍情報人員的失職,魏國皇帝御駕親征如此重大的事件,蜀軍方面始終卻是一無所知,不能說這不是蜀軍情報部門的一個恥辱。
而且由於誤判杜預為魏軍的最高指揮,讓姜維在制定戰略戰術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致命的偏差,因為每個人的指揮風格都是不一樣的,如果姜維只是針對杜預製定方案,而真正的對手卻是曹亮,那導致的後果很可能是姜維所不願意看到的。
事實上,西陵之戰最後的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姜維的許多的計劃都落空了,而唯一的破綻卻被魏軍給捉住了,蜀軍最終遭遇到了失敗,這讓姜維都有些疑惑不解,畢竟這種用水軍偷襲西陵的神來之筆,並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那怕是號稱是杜武庫的杜預都未必有這麼一個能力。
現在姜維知曉了此事件背後的始作甬者,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一直是曹亮在幕後操控著一切,才會有魏軍出其不意的這麼一手。
在軍事指揮上,曹亮被人稱之為千年難得一遇的奇才,在關鍵性的戰役之中,往往會有曹亮的神之一手,出人意表,令人拍案叫絕。
遠的不說,就說魏軍渡江滅吳之戰,吳國擁有長江天險,龍盤虎距,天下無人可以憾動,但曹亮卻突發奇想,研製出了巨型投石車,彈指揮間,強大如斯的吳國水軍灰飛煙滅,固若金湯的建業城也如紙糊的架子坍塌掉了。
這正是曹亮的神奇之處,事事皆可為,沒有辦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如果姜維真的知道自己的對手是曹亮的話,那他肯定會打起百倍的精神來認真應對。
也不是說姜維的對手是杜預的話他就不認真了,而是說姜維肯定會針對不同的對手制定出不同的應對方案來,如果他知道曹亮來到荊州的話,那姜維首先便要針對曹亮的用兵特點做出相應的調整部署,將一切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扼殺掉,不留一絲的隱患。
偷襲西陵的這種匪夷所思的手段也只有曹亮才能做得出來,這也和曹亮一貫的作戰風格相符合,當西陵受到突襲的時候,姜維其實已經察覺到了不對勁,這種高端的手段,還真不是杜預、石苞、劉靖這些將領能想得出來的。
當時姜維便有所懷疑是不是曹亮親征西陵了,只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證據,姜維也僅僅只是懷疑而已。
而到達馬鞍山之後,消息傳來,終於是實錘了,曹亮確實在魏軍軍中,而且是一直都在,整個荊州之戰,都是曹亮指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