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7頁
其實最後困在包圍圈裡的,大部分都是蜀軍最底層的士兵,他們當兵,一是為兵役所迫,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混口飯吃,並沒有多少有人以死報國的念頭。
更何況,身為主將的寧隨都率先逃了,那些校尉司馬中層的軍官也不見了人影,只剩下那些下層的軍官和普通的士兵被困包圍圈內,這個時候還希望他們能舍死忘死地和魏軍拼到底,那根本就是不現實的。
先前荊州兵大批投降的時候,益州兵這邊還是嗤之以鼻,認為荊州兵很沒有骨氣,但此刻他們深陷重圍之後,節操自然也是碎了一地,許多的益州兵也是紛紛投降,放棄了抵抗。
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扯淡!
蜀軍的崩潰比預想的都要快得多,這顯然和寧隨的率先逃跑有著莫大的關係,正是因為寧隨不顧一切地自己逃跑了,才會導致一萬多人的蜀軍成為了一盤散沙,不戰而潰。
以寧隨的想法,這次他採用的是斷尾逃生,捨棄掉有如累贅一般的荊州兵,只剩下行軍速度更快一些的益州兵,突出重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再不濟,逃得出一大半人也不是什麼難度吧?只要主力尚存,寧隨就不會太失敗。
去西陵的道路被魏軍切斷了,回援西陵的計劃也自然而然地泡了湯,接下來寧隨可以率兵撤回到四風山,再不行前往猇亭和司馬倫會合,總而言之,他的退路還是有很多的。
但讓寧隨沒有想到的是,魏軍的圍殲速度更快,除了他和一千多蜀兵逃出來之外,其他的人馬全部陷入到了魏軍的包圍圈之中,一萬蜀軍,幾乎是全軍覆滅。
這樣的結果,讓寧隨是震驚不已,如果僅僅損失一部分的人馬,他還能向姜維交待得了,但此一戰就損失了近九成的兵馬,將來面見姜維之時,如何交待?
雖然說寧隨是姜維的親信心腹,但並不能說寧隨就可以肆意妄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蒙受了如此重大的損失,恐怕姜維和他關係再好,也難恕其罪了。
一念至此,寧隨是冷汗涔涔,這事就是他咎由自取,本來他只是耍了個小聰明,結果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栽了一個大跟頭。
如果在遭遇魏軍伏擊的時候,寧隨能拼死而戰,那怕最後將一萬人全部拼光了,全軍覆滅,姜維也不一定會怪罪他,畢竟他盡力了,打不過也沒有辦法。
而寧隨此次沒有選擇和魏軍死戰,而是選擇了撤退,當了一名可恥的逃兵,如果他能全師而退或者是少損一部分人馬的話,那倒還沒有什麼問題,說明寧隨的這個決定是明智的,保全了大部分的人。
但遺憾的是,寧隨非但沒有保全大部分的人,反而是損失慘重,折損了將近九千人,那他的這次撤退,就是不折不扣的臨陣脫逃,身為主將,他不僅沒有身先士卒,反而是第一個逃離戰場,別人都陣亡或被俘了,唯獨他卻能獨善其身。
只怕將來見到了姜維,會治他一個臨陣脫逃之罪,一樣也得掉腦袋。
第2193章 大勢所趨
寧隨倒也沒有逃得太遠,他立馬於一座低矮的土山之上,白沙咀戰場的狀態是盡收眼底。
寧隨一路狂奔,其實他是並不知道身後的情況的,只有此刻逃出重圍之後,他才有機會登上土山,回頭去看看戰場上的情景。
這一看不打緊,直瞅得寧隨是心驚肉跳,儘管寧隨已經做好了失敗的心理準備,但親眼見證一下蜀軍的慘敗場景,還是觸目驚心的。
蜀軍這次在白沙咀,敗得那可叫一聲慘字了得,九成的蜀軍陷入到了魏軍重重包圍之中,凶多吉少。
這次魏軍的攻擊是相當的犀利,尤其是左右兩翼實施合圍的那兩支軍隊,不但速度快,而且攻擊力特別的強悍,潰逃的蜀軍就如同是決堤下瀉的洪水,幾乎是勢不可擋的,可這兩支魏軍卻如攔河的大壩一樣,將蜀軍的人潮洪流給生生地截斷了,就形如兩隻巨鉗一樣,合攏回來,將蜀軍大部人馬給攬入到了懷中,一口便全部鯨吞掉。
魏軍的打法可謂是伏擊戰的精典戰例,這種包餃子的打法,可以最大程度取得戰果,可謂是戰果輝煌。
寧隨此前並不知道魏軍在這裡埋伏了多少的人馬,反正是看到魏軍伏兵四起的場景,他當場就懵圈了,所以才會喪失理智地做出了火速後撤的決定。
此刻登高遠眺,戰場的狀況一覽無餘,讓寧隨吃驚的是,魏軍的兵力並沒有他想像的那麼多,從他目測的情況來看,魏軍大概也只有一萬人左右。
天吶,這豈不就是說在開戰之前,雙方的兵力竟然是持平的?
寧隨這個時候突然是懊悔不迭,早知道魏軍兵力不多的話,那他就沒有理由掉頭逃跑啊,一萬人對一萬人,雙方兵力相等的情況下,他完全可以與魏軍展開對戰,只要拼死力戰的話,誰勝誰負還不一定呢?
但寧隨在關鍵的時候做出一個錯誤的決定,後撤逃跑,不但將獲勝的機會拱手相讓,而且也讓蜀軍陷入到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當然就算寧隨當時真得拼死力戰的話,獲勝的機率也是很小的,畢竟除了兵力多少雙方大致相等之外,在其他的方面,蜀軍都不占優勢,打敗仗的概率至少也超過八成。
可即使是打敗仗,也不會出現這樣一敗塗地的情況,雙方這一戰打得越激烈,魏軍能活命的人數就越多,魏軍一口也吃不成胖子,想要在正常的情況下,一舉吞掉蜀軍的上萬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