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9頁
蔣舒心裡雖然不好受,但在人矮檐下,也不得不低頭啊,再不好受那也得受著。
面對文鴦的吩咐,蔣舒不敢怠慢,滿臉堆笑地應承下來,帶兵出城去打掃戰場了。
文鴦入關之後,立刻派人飛報於鄧艾。
鄧艾此時正率軍佯攻漢城,魏軍聲勢雖大,但卻是只見雷聲不見雨點,攻打漢城,實則也只是裝裝樣子而已,明知道漢城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鄧艾也不可能在此無謂地消耗兵力。
現在魏軍所有的舉動,無非是配適陽平關那邊的行動,讓傅僉誤以為魏軍的主攻方向是在漢城,這樣才能達到調虎離山的目的。
接到了文鴦的稟報,知道他已經順利地拿下了陽平關,鄧艾不禁是撫掌大笑,道:“吾計成也!”
當即下令撤圍漢城之兵,將圍困漢城的任務交給了“三加四”的組合,和樂城那邊的情況一樣,圍困漢城的魏軍也是由三千野戰軍和四千守備軍組成,深壕高壘將漢城守軍困住就行。
如今魏軍已經拿下了陽平關,打開了進攻蜀中的通道,那漢城樂城就成為了雞肋一般的存在,鄧艾根本就無需為攻占這兩座城池而大費周章了。
魏軍只需要在漢樂二城的周圍派兵進行長期地圍困即可,無需去攻城,自然也就無需投入大量的兵力了,有七千人在這兒時刻盯著,想來蔣斌和王舍也不敢造次。
魏軍在漢城樂城外圍建立起堅固的營盤,只守不攻,就如同一顆釘子釘在這兒,蜀軍想要撥除,他們也沒有那個能力,蜀軍想要出城,又唯恐城池失守,所以漢城樂城的守軍只會陷入到進退兩難的境地,除了維持現狀之外,其他的事他們什麼都做不了。
至於魏軍的糧道,由於閻宇自做聰明,將外圍的游擊軍全部撤裁,並且在野狼峪和南鄭之戰中全軍盡墨,所以導致魏軍的糧道沒有了任何的威脅,魏軍在運輸糧草的過程之中,只需要派出少量的軍隊進行護送即可。
而魏軍的主力,則可以全身而退,基本上不需要在漢中留駐太多的人馬,拿下陽平關之後,鄧艾完全可以集中主力,沿著金牛道向劍閣方向進軍,只要拿下了劍閣,再往前就是一馬平川的蜀中平原了,再無任何的險阻,鄧艾可以直接揮師南下,直取成都,滅蜀大業,也只剩下了最後的一道難關了。
第2429章 這人和人的差距咋這麼大呢
鄧艾率領大軍,很快便浩浩蕩蕩地抵達了陽平關。
此時的蔣舒,正灰頭土臉地指揮手下的兵士打掃戰場,掩埋屍體。
雖然蜀軍大部分的士卒都投降了,但至少還有三成左右的人陣亡於陽平關下,其中不乏一些傅僉的追隨者,他們寧死不屈,隨同傅僉一道戰死疆場。
不過更多的蜀兵是來不及投降,魏軍騎兵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還沒有等蜀軍反應過來呢,魏軍就已經衝上來了,馬踏刀劈,許多的蜀兵稀里胡塗地就丟了性命。
還有一部分人則是混亂之中,自相踐踏而亡的,這其中傷員占了很大的比例。
在戰場上,一旦負傷行動不便的時候,很容易被踩踏擠壓身亡,亂軍之中,誰能顧得上誰呀。
所以陽平關下的這一戰,蜀軍至少也有三四千人喪命,不過按理說清理三四千具屍體也並非是什麼難事,尋常的情況,挖上幾十個大坑,把這些屍體往坑裡一丟,掩埋了事。
但文鴦卻有另外的要求,不得將這些蜀兵屍體亂葬,而是找來一個風水先生,在陽平關對面走馬嶺上挑選了一塊朝陽的風水寶地,拿文鴦的話來說,這些戰死的蜀兵才是真正的戰士,真正的英雄,是最值得敬重的人,這些人不應該草草地掩埋在亂葬崗,而應當是予以厚葬。
文鴦要求,埋葬這些蜀兵需單獨挖穴,並刻碑署名,每一具屍體都得辨認姓名身份,湊不到足夠的棺材,最次也得用草蓆裹屍,依禮葬之。
文鴦的這道命令看似簡單,但卻也苦了蔣舒以及蔣舒手下的這些士兵,數千具的屍體,他們都得背負上山,而走馬嶺上,山堅石硬,那怕挖出一個三尺深的坑來,都不是容易的事。
但文鴦才不管這些,他派出的兵只是負責監督的,幹活的人全都是蔣舒的人,監督的士兵一絲不苟,每一穴墓地挖得寬度深度都必須是一致的,所立的石碑也是必須是大小一致,齊齊整整的。
雖然蜀兵們暗暗地叫苦抱怨,但當著魏軍的面他們可不敢造次,只能是老老實實地幹活。
蜀軍除了戰死的之外,活著的士兵也是分兩種待遇的,一種是在城外被俘的士兵,他們投降之後全都被關到了戰俘營,但卻沒有受到虐待,反倒是有飯吃有衣穿,啥事也不用干。
而蔣舒所率的士兵由於是主動投誠的,所以不能算是戰俘,而且魏軍也沒有收繳他們的兵器,依然還是維持原有的建制,本以為他們受到的待遇要比那些戰俘強些,但事實卻是恰恰相反,他們吃得穿得和那些戰俘完全一樣,雖然那些戰俘沒有自由,但卻不用幹活。
他們有自由嗎?好像有,但好像也沒有,每天還得幹著這種繁重的埋死屍活計,累得苦不堪言,不禁暗底下埋怨蔣舒,這幹得是人事嗎?
好歹他們也是為魏軍奪下陽平關立了功勞的,咋感覺還不如被魏軍俘虜的那些士兵呢?
魏軍分明是把他們當成苦役來使喚,恐怕這些冰涼的屍體待遇都比他們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