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9頁
姜維瞧得很是仔細,還不停地向步璣詢問些什麼,了解的很是詳細,在外人看來,姜維就如同是遊山玩水一般,而且是那種深度游,絕不是走馬觀花。
眾將都有些納悶,他們這一路行來,幾乎都是倍道而行,星夜兼程的,就是唯恐魏軍搶在他們前面,得了江陵,這也是姜維在從永安出發之時就曾下達的命令,任何都不許懈怠。
可沒想到到了西陵之後,姜維自己卻主動地停留下來,還四處地閒逛,這操作,其他人是深感莫名。
不過姜維對此卻沒有任何的解釋,他身為主將,當然也無需事事向部下去說明,其實就是姜維的一種習慣,西陵既然是一個軍事重鎮,那或許將來能用得上,所以姜維必須要對它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這裡的山川地理,這裡的布防情況,姜維必須要做到心中有數,而許多的事情,光看地圖或者聽別人的介紹,那肯定是不甚瞭然的,所以姜維在相當緊張的時間內,還要抽出一天的時間來,仔細地去勘查西陵的情況,做到自己心中有數。
兵法雲,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許多人將知彼放在了首位,千方百計地雲刺探敵人的軍情,對自己的底細卻不甚瞭然,甚至是一塌胡塗。
其實敵情固然重要,但首要的還是要建立在知己的情況之下,戰場之上的變化紛繁複雜,敵人可能會故布疑陣,施放煙霧,所以敵情的掌握往往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
而對自己的了解,則是比較容易的多,唯一需要的就是細心與耐心了,只有你沉下心來,才能發現別人所發現不了的優點或缺點,在未來的戰爭之中,加以利用之。
西陵作為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正是因為如此,姜維才會對西陵如此地上心。
次日清晨,姜維率軍離開了西陵,向著下一個目的地江陵而去。
西陵之所以稱之為軍事要塞之地,就是因為西陵乃是荊西山的最後一道防線,出了西陵之後,地形就豁然變得開朗起來,前面便是一望無際的江漢大平原,長江就如同是一條隨風飄舞的絲帶,在江漢平原上留下了蜿蜒曲折形狀,九曲長江也由此而得名。
離開了山區,道路也變得通暢起來了,由於從西陵到江陵是山區到平原的過渡地帶,儘管已經進入到了平原之中,但地勢依然要比東面的平原要高上許多,所以這裡比較少有湖泊,更沒有沼澤,反倒是有大片的低矮的丘陵和土山。
按理說,在這樣的地形條件上行軍,是最為愜意的,這段路沒有山地之中那些崎嶇坎坷,也沒有沼澤地之中那樣的泥濘難行,如果按現在的行軍速度,蜀軍只需要用兩三天的時間就可以抵達江陵了。
不過姜維卻沒有因為道路的情況好轉而開心,反而是變得眉頭緊鎖起來。
姜維是雍州天水人,此前他從來也沒有來過荊州,所以他對荊州是極為陌生的,地勢平坦雖然有利於行軍,但對蜀軍來說卻並不是什麼太友好的地方。
蜀軍最為擅長的,就是在山地作戰,原本蜀地就是多山,蜀軍多在山中作戰和訓練,那怕再艱辛的山路對他們而言,都是如覆平地。
而平原地帶,那則是騎兵的天然主場,如果在這一帶和魏軍進行戰鬥的話,那麼蜀軍是很難有勝算的。
在隴西,姜維就和魏軍的騎兵有過多次的較量,結果如何能,那可能是用完敗來形容。
平原地帶,魏軍的騎兵幾乎是不可戰勝的,那怕蜀軍使用扎馬釘都無法逃得過魏軍騎兵的追擊,畢竟扎馬釘的使用條件相對來說是比較苛刻的,只有在道路比較狹窄顯沒有別的道路可以繞行的情況之下才能使用。
像這樣的大平原,根本就不具備使用扎馬釘的條件,試想一下,這四面八方都十分的通暢,蜀軍得扔下多少的扎馬釘才能起到阻擋騎兵作用啊?
畢竟扎馬釘那可是一次性的消耗物資,受到資源所限,蜀軍之中也不可能配備太多,蜀軍在這平原上使用,很可能一次就都將扎馬釘的庫存給消耗完了,甚至可能還不夠,所以這些地方根本就無法使用扎馬釘。
第2035章 與時間賽跑
姜維似乎患上了平原恐懼症,他策馬立在一座山頭之上,看著蒼茫的江漢平原,頓時便有一種頭皮發麻的感覺。
但就算如此,姜維也得硬著頭皮去江陵,畢竟他身為蜀國的大將軍,未戰而先怯,恐怕只有被天下人恥笑的份了。
當然還有一更為重要的原因,讓姜維不得不去江陵,那就是荊州的錢糧都是存貯在江陵的,陸抗指望著江陵的錢糧能讓他重振旗鼓,對於姜維來說,也是有著同樣的重要意義。
得到了這筆錢糧,就可以解決掉吳蜀聯軍的後顧之憂,而反過來讓魏軍先拿下江陵的話,那無疑讓魏軍是如虎添翼,對於姜維來說,這就是得不償失了。
所以不論局面如何困難,姜維都必須要搶先趕到江陵去,必須要將江陵的這批錢糧物資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斷然不能讓它落到魏軍之手。
蜀軍這一路行來,難免會遭遇到魏軍在長江之中的巡邏船隻,魏軍既然是只是巡邏,船隻的數量就不會太多,雙方即使是相遇,也是隔水相望,相安無事的。
姜維在永安之時,對吳國境內的消息也是了如指掌的,吳國水軍的覆滅,姜維也是清清楚楚的,所以蜀軍雖然也有船隊,但姜維卻根本不敢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