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頁
費禕計無所出,只能是召集諸將集思廣益。
“如何攻破陽安關,諸位可以妙策否?”
眾將是紛紛搖頭,如今誘敵出戰根本就不奏效,魏軍龜縮在陽安關內死活不出戰,蜀軍除了強攻,並無他法。
這時姜維緩緩地道:“某倒有了一計,不知可行否?”
費禕面露喜色,道:“伯約有何妙計,不妨直言!”
姜維環視了眾人一眼,沉聲地道:“偷渡定軍山!”。
第0413章 姜維的堅持
“偷渡定軍山?”費禕眉頭緊蹙,下意識地重複了一下。
姜維道:“當年先帝進攻漢中之時,就是因為受阻於陽平關,繼而走小路奔襲定軍山,陣斬曹將夏侯淵,方才拿下了漢中。現如今我軍被阻於陽安關前不得進,何不效仿先帝偷渡定軍山,若能一舉拿下定軍山,何愁不破來犯之敵?”
當年劉備兵出西川,進攻漢中之時,就是因為陽平關地勢險要不可攻取轉而從小路奔襲定軍山,並在定軍山一役之中,斬殺夏侯淵及趙顒,正是此戰獲勝,使劉備占據了優勢,後來那怕是曹操率兵親至,亦不可挽回敗局,最終漢中為劉備所得,劉備繼而也進位為漢中山,奠定了蜀國的基礎。
姜維提及此戰例之時,費禕也並非不知道,不光不是不知道,而且對這段戰事是耳熟能詳。劉備攻取漢中之戰,乃是奠定蜀漢的基業之戰,也是劉備平生對戰曹操唯一的一次勝仗(赤壁之戰劉備雖有參與,但大部分的功勞是周瑜的,自然是不算數的),自然值得大書特書。
尤其是定軍山之戰,黃忠陣斬曹軍大將夏侯淵,乃是漢中之戰中最為出彩的一段,蜀中那怕是三歲小孩也諳熟,費禕又如何不知?
正因為太熟悉了,費禕才知道進軍定軍山是何其地不易,從益州前往漢中,走陽安關是大道,而走定軍山則是極為險峻的小路,當年黃忠也是趁著夏侯淵不備,殺了他一個措手不及,方才一舉獲勝的。
許多成功往往是難以複製的,當年夏侯淵死在了定軍山,對曹魏高層是一個深深的觸動,如今再次面對相同的情況,難道他們還會重倒覆轍嗎?
當初的陽平關和現在的陽安關並不是在同一處,兩者相差了幾十里的距離,如果蜀軍此番進軍的話,那就意味著必須要多走幾十里的險峻山路,這條路幾十年來便已經廢棄了,既有陽關大道,誰還會去走獨木小路?
所以費禕聽離姜維想從小路偷襲定軍山,第一感便是覺得不靠譜,如果魏軍在定軍山有所防備的話,蜀軍恐怕連走出這條小路的機會都沒有。
“伯約啊,當年先帝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天時地利的緣故,刻意地重走這一段老路,只怕出師難捷啊。”
姜維信心滿滿地道:“凡事只有試過才能知道,當年先帝選擇從定軍山進軍之時,一樣也有許多反對的聲音,但是先帝力排眾議,才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今日出師定軍山,亦有當年異曲同工之妙,某雖不才,願率偏師一部,進取定軍山,若為不勝,當治某罪!”
費禕見姜維態度堅決,也不好再多說什麼,表面上同意了姜維的計劃,但心底里卻是不以為然的,認為姜維行奇弄險,必然不會成功。
姜維自然不會在乎費禕想什麼,他所關注的,就是費禕會不會同意的問題,畢竟兵合一處之後,姜維的獨立指揮權就被位置高於自己的大將軍費禕自動地接管了,以致於姜維有什麼想法,必須要爭求到費禕同意才行。
將在外,軍命才有所不受,指揮軍隊進入羌中的時候,姜維自然是軍中第一指揮官,想怎麼打就怎麼打,總之,獲勝才是硬道理,不管採取怎麼樣的手段,只要能獲勝,總有千般的溢美之辭。
反之,如果失敗的話,必然是千夫所指。
所以,姜維最是期待著這一戰,只要和費禕不在一處,姜維便會擁有軍隊的絕對控制權和作戰指揮權,不必事事請示,件件求恩准。
由於戰略方向的認識不同,姜維和費禕終究不是一路人,所以從表面上來看,兩個人都維持著一團和氣,但實際上相互掣肘,關係根本就談不上什麼和睦,姜維認為費禕只知守成,進取不足,辜負了諸葛丞相的託付,而費禕則認為姜維片面地理解了諸葛丞相北伐軍中原的意圖,只知道窮兵黷武,虛耗國庫。
正是因為政見的不同,兩個人的關係才若即若離,甚是疏遠。
就在費禕暗自訕笑姜維不智之時,姜維已經是回營整頓起兵馬來了,等到天色將晚,夕陽西下之時,姜維已經是將軍隊整肅一新,做好出發準備的。
按理說,軍隊的出征一般會選擇在天明時分,但姜維似乎急迫地想要離開蜀軍大營,所以他下令,連夜出發。
雖然姜維極度地熟悉漢中的地理,但從陽安關到定軍山的這條山路,姜維就不曾走過。
正是因為有陽安關的大道,誰沒事跑到那段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玩,所以別看姜維手下如此人數眾多,還真沒人走過這條路。
知道這條路和親自走過這條路那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以姜維在出發之前,還是找到了經常走這條山路的樵夫和獵戶各一人作為嚮導。
由於蜀軍是主場作戰,自然可以獲得民眾的支持,聽到官兵需要嚮導,百姓是踴躍報名,十分的積極,姜維可以從中選取經驗最為豐富的人來當嚮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