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頁
「所以縣裡採取了許多的舉措,比如……低價的給予窯廠和作坊的用地,幫助他們改進工藝,總而言之,能幫的一定要幫。這其中,肯投資作坊的人,大多都是有閒錢的士紳,就如那個叫段言的人一樣。」
「臣在這裡,其實就是讓這些士紳來做一個榜樣,告訴天下人,這世上除了土地,還有東西有利可圖,等這一批人掙了銀子,那麼將來,遲早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參與其中了。只要參與進來的人,將來都會成為打擊土地兼併的助手……」
天啟皇帝則是疑惑地道:「朕有一點不明白,他們為何要幫助你打擊士紳?」
張靜一便道:「本質上,他們自己也是士紳,可是他們的利益,已經脫離了土地了。就說隱戶的問題吧,若是他們還在鄉間擁有大量土地的時候,他們當然需要能瞞報多少人丁就瞞報多少人丁,畢竟這些人力……是他們的資源,絕大多數,也都是他們的奴婢。可新政要求的是清查隱戶,如此一來,這些隱戶和奴婢就獲得了自由之身,便成為了可以自由出賣勞力的人力,他們便可用較低的價格,僱傭這些人力。倘若這人力還在鄉間的士紳手裡,那麼一個作坊上上下下數百號人,人力如何補充?」
「再說這糧食……糧食若是掌握在某些大戶手裡,就難免會出現糧食不穩,畢竟……一個縣裡的土地都掌握在十幾個家族手裡,其餘的百姓,雖有些人有土地,可絕大多數人,種植出來的糧食不過勉強果腹。因而,這些士紳是很容易湊在一起操控糧價的,糧價的波動若是過大,對於這些士紳作坊主們而言,可不是好事。」
「除此之外,彼此之間的利益取向已是不同,自然而然,就免不了會有理念之爭了,這一爭,想要停下卻是不容易,最終的結果,只怕是彼此反目成仇。臣在這裡辦新政,單憑官府的力量,去對付那些士紳……誠如百官所言,現在得靠著錦衣衛和教導隊強壓著。可這樣的高壓,能一直延續嗎?因而,將來遲早還要仰賴走出了鄉間的士紳們,作為幫手。」
「再者說了,其實經商的官宦和士紳也不是沒有,不過他們大多不進行生產,只憑藉著特權單純進行販賣。可生產的士紳不同,他們的資產是落了地的,需要招募大量的人為之做工,這可以緩解一些流民的問題,生產出來的商品,也會這天下有許多的好處,不敢說有百利而無一害,可至少……現在值得借重。」
聽著張靜一說了這麼多,天啟皇帝不無感慨地道:「真沒想到,你竟想得如此深遠。」
卻在此時,外頭傳出一陣陣雷響。
天啟皇帝瞥了一眼窗外,卻見外頭依舊天色大亮,並不見陰雨,於是不解地道:「怎麼,晴天還響雷?」
張靜一倒是想到了什麼,便道:「應該是教導隊在操練。」
「放炮?」天啟皇帝眼睛一亮。
張靜一搖搖頭:「是放銃。」
一聽放銃,天啟皇帝便沒了興致。
事實上,大明的火銃早已流行開來。
早在朱棣的時候,就有專門的神機營,裝配著火銃橫掃大漠。
即便是當下,對付建奴,火銃的應用也是不少。
不過……應用多是一回事,可戰鬥力,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少在當下,天啟皇帝對於火銃的興趣不大。
精度差,射程不長,耗費巨大,最重要的是殺傷力也是有限。
他寧願用弓箭,也不願用這玩意。
若不是因為官軍大多都是徵召的軍戶,而軍戶要培育出弓箭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這火銃,是沒人願意用的。
張靜一卻是道:「是全新的火銃。」
「全新的?」天啟皇帝滋生了一丁點的興趣,他了解張靜一,如果沒有特別之處,張靜一是不會特意跟他這樣說的。
於是他道:「那得瞧瞧去。」
靠近行在,就是東林軍校位於這封丘的營地。
第一和第二教導隊都駐紮於此。
在這裡,早有一個巨大的校場,不過靠近校場,卻又有一排排的屋舍,這屋舍規模很大,圍繞著一個巨大的作坊而建。
在這裡,則是封丘縣最大的一個造作坊,乃是張靜一早些時候便下令營建的。
封丘造作局,下設各種作坊。
有產鋼鐵的,有生產火藥的,也有木具。
當然,它主要的職責,是生產兵器。
而重中之重,是火炮和火銃。
當初天啟皇帝允許張靜一在此開府建牙,張靜一便萌生了製造火銃的想法,反正有了皇帝的保駕護航,只要是在這封丘的一畝三分地上,自己怎麼折騰都成。
在這裡,不只招攬了大量京城的匠人,還通過澳門的葡萄牙人,招募了大量歐洲的匠人。
無非是求財而已,先將這些匠人以高薪的名義忽悠來了封丘,這時候拿銀子餵飽他們,若是想走,那麼就少不得要吃刀片了。
畢竟來都來了。
這造作局,乃是封丘的軍事重地,裡頭幾乎形同於是一個自成體系的小鎮,有醫館、食堂、學堂,以及一切生活設施。
在這裡,甚至自建了寓所,將寓所分配給匠人們居住。
他們每日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對火銃進行改進。
此時的歐洲火器,漸漸開始變得精良起來,尤其是火繩槍,甚至已經開始在倭國、呂宋等地流行,偶爾國外也會有人將火繩槍當做貢品,送去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