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66頁

    而事實上,這些地,且不說資源豐富,甚至許多地方,實際上是可以進行農業生產的。

    可問題難就難在……你得開發啊!

    若是不開發,沒有道路,沒有鐵路,沒有一個個補給站,這裡就是毫無價值。

    張家買地,而且是包收,也就是說,有多少地,都得張家一口吃下。

    花出去銀子,給了李自成、張獻忠還有皇太極,而這些人拿著這些銀子繼續招兵買馬,而後繼續去拿下更多的地。

    理論上來說,張家是不吃虧的,等於是省下了軍費,卻依舊拿到了數不清的土地。

    可問題在於,實在太快了,快到張靜一一時之間,已經無法立即拿出這麼多真金白銀。他現在甚至連想打白條的心思都有了。

    何況這些土地,唯有開發了才有價值的。

    要知道,商人們都很精明的,遼東這麼多的地,價格也不高,誰願意花錢去投資那些『不毛之地』?

    張靜一還得列出投資計劃,預備修一條世上最長的鐵路。

    而這條鐵路,乃是基金會投錢……

    於是……一個計劃成型。  

    李自成和張獻忠、皇太極打下土地。

    張靜一收購。

    他們得了錢,投入基金會。

    張靜一再用基金會的金銀,對這些『不毛之地』進行投資。

    這銀子瘋狂的在流動,卻是在一個水池裡轉著圈圈。

    當然,張靜一還是講良心的,這樣的鐵路,短期內幾乎沒有盈利的希望,基金會若是全部投入開發,勢必要虧血本的。

    因而,資金的合理分配最為重要,相當一部分資金,投入高利率行業,確保每年有足夠的增長和盈利,而另一部分金銀,則投入這種未來盈利未知,卻又必不可少的開發之中。

    只要確保總體能有一定的盈利,就不擔心有人不滿。

    這就對於資金管理,還有計算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了。

    稍有不慎,若是玩砸了,讓基金會虧了血本,雖然皇太極這些人,也未必敢如何,可終究會寒心,將來哪裡還肯拿賣命的銀子繼續投入基金會?

    因而,張靜一現在每日都在瘋狂的計算各項的利潤,如今這基金會裡,各種算術和財會的高手,就有數百人之多。

    財會興邦啊!  

    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平天下

    自烏拉爾和旅順的鐵路,算是徹底的列入了計劃。

    只不過,要實行起來,卻是千難萬難。

    不說其他,如此複雜的地形,單單勘探就不知需要花費多少時日。

    不過好在有了銀子,人力也是充裕,因而張靜一倒是並不擔心,這一切都只是時間的問題。

    而一旦鐵路貫通,這就意味著……整個烏拉爾以西,只怕要永久的在遼東手裡了。

    不只如此,通往西方的大門已自陸路徹底的打開,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張靜一也說不好。

    畢竟……技術是會擴散的,現在的遼東確實占據了較大的優勢,卻不能保證在未來數十年乃至於百年,永遠占據優勢。

    因而,必須得在技術和實力絕對領先的時候,能做到幾分就是幾分,未來一旦武器的殺傷力越來越大,許多事卻不好說了。

    另一方面,則是要盡力保持這種領先,因而前瞻性的技術、工程、工農業規劃,都必須提前鋪開。

    蒸汽鐵甲艦的計劃,帶來的不只是制海權的掌握,對於整個遼東而言,提振可謂是巨大。  

    大量新技術開始應用到了廣泛的領域之中,尤其是遼東的大開發,資金充裕的條件之下,數不清的技術開始應用起來。

    匠人的大量增加,也導致了消費能力的旺盛。

    畢竟在這普天之下絕大多數都是農業社會的時代,實際上這世上的消費主力大多都是極少數的貴族、官紳、領主,芸芸眾生是不存在消費能力的,絕大多數人處於自給自足的狀態,自己織布,自己耕地獲取糧食,拿夯土自己建個破屋爛瓦的房,他們將人的需求,抑制到了最低,除了鹽巴的獲取之外,幾乎絕大多數地方的人,根本不需要採買任何商品,哪怕有些許的需求,極大多數地方,竟還保留著以物換物的狀態。

    而匠人的增多,這使得在遼東,出現了一個新的群體,這個群體已經無法自給自足了,他們必須掙了薪金,再通過薪金去滿足自己的衣食住行。

    如此大量的群體,所帶來的消費力是極為可觀的,雖然相比於後世,實在不值一提,而在這個世上,遼東的消費力,居然已開始瘋狂的暴增,甚至有人開始估算,遼東這百萬戶的消費力,極有可能超越了江南,比之京畿一帶,也不遑多讓。

    而重工的需求,也帶來了礦業和鋼鐵生產的膨脹,在歲末結算的時候,遼東的煉鋼量竟是達到了四十萬噸。  

    當然,張靜一對於這個數字,依舊還是大為不滿意,雖然比之京城的三十四萬噸已有了超越,而且這個數字,其實是超越了工業革命時期英國1810年的產量的。

    可遼東對鋼鐵的需求,依舊還在井噴式的增長。

    作坊的機械需要鋼鐵,武器、鐵路、艦船需要鋼鐵,以至於遼東當年竟還從關內進口了足足十三萬噸的鋼鐵。

    又因為需求實在巨大,投資鋼鐵幾乎已成了一本萬利的買賣,因而如今但凡能建起鋼鐵作坊的,無一不是巨富。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6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