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頁
若是當真能適應得了遼東的條件,那麼……這遼東……就可能真要變成下一個江南了。
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庇寒士盡歡顏
天啟皇帝見張靜一一臉唏噓著,卻忍不住朝張靜一看去,道:「怎麼,卿似也有感慨?」
張靜一微微一笑道:「陛下方才一席話,可能無心,可臣卻在想,若是徹底當真可視為塞外江南,那麼這種植出來的糧食,可以養活多少人啊。」
「哈哈哈……」天啟皇帝大笑起來,他坐在馬上,喜滋滋的樣子:「朕也不過是暢想而已,你不要當真,這世上哪裡有這般便宜的好事,你那黑麥,朕不是信不過,只是覺得……實難成功。」
說罷,二人飛馬,踩著泥濘,繼續前行。
……
錦州城。
此時,錦州城肅殺的氣息,也漸漸的消弭了。
該殺的都殺了,此時百姓們才心有餘悸地看著眼前一切,人們戰戰兢兢,不過很快,他們才真正得知了一個好消息。
陛下犁庭掃穴,已直搗瀋陽。
建奴人……徹底的消亡了。
消息一出,原本還陷入恐懼的軍民百姓,頓時歡聲雷動。
若說建奴人的存在,可能對於像祖家這樣的遼人世族有著不小的好處。
可對於尋常百姓而言,卻是完全不同。
遷徙至錦州城的軍民,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戰亂而逃難來的。
家裡的田產被侵占,父母妻兒被建奴人殺死,就算沒有殺死的,這一路逃難,病死者更是不計其數。
即便人來了錦州,建奴好幾次兵鋒直抵這裡,更不知多少軍民百姓,戰戰兢兢,他們誰也不清楚,什麼時候錦州陷落。
這種未知的恐懼,環繞在每一個在此的百姓心頭。
當然,那一股對建奴人的滔天恨意,卻也絕對強烈的。
倘若當初提出遼人守遼土的時候,並非是依靠那些遼人的世族和士紳人家,而是真正依靠這些失去了一切的百姓,或許事還有可為。
而實際上呢……這些尋常軍民百姓,也是遼人,可所謂的遼人守遼土,與他們沒有多大關係。
城中還有一部分的東林軍,不過人數只有一千來人,一個教導隊的編制。
不過這些穿著灰色大衣之人,卻有著一種極強的威懾力。
原本教導隊懷疑,一旦陛下和遼國公帶兵入關,這裡可能會出現一些不甘心的傢伙們滋事,不過顯然是他們多慮了。
遼東的尋常百姓,對待他們的態度極好,以至於人們對這一支軍紀森嚴的軍馬,保持著極大的敬重。
甚至在各處街口巡邏的時候,總會有一些百姓,提著幾個新煮熟的雞蛋,或是一些瓜果,跑來慰問。
一些和建奴有血海深仇的少年,便每日只要有空閒,但凡有東林軍的巡邏隊出現在哪裡,他們便跟去哪裡,他們既然不敢靠近,卻似乎又覺得新鮮,以至於不少人,不自覺地去模仿東林軍生員們的行為舉止。
自然,恐慌的人還是有的,譬如原先駐紮在錦州的各衛人馬。
這些人一覺醒來,然後發現自己的千戶、游擊將軍們都不見了,甚至有的連百戶,都不知跑去了哪裡。
緊接著,便有東林軍的人對他們的營地進行了接管。
當然,這裡的軍馬太多,憑藉著東林軍的人力,是不可能完全進行接管的!
所謂的接管,也只是幾個人進來,宣讀了一下他們的武官謀逆的事實,並且宣告他們的武官已被抄家問斬,所有人需原地留在營中,靜候處置。
自然而然,警告還是有的,但凡出營一步,立即殺無赦。
這些人群龍無首,平日裡習慣了一切順從武官們的命令,現如今,便有許多人驚恐起來。
在惶惶不可終日的等了幾日。
便有東林軍的生員進入了各處的營地,他們甚至還趕了車來。
隨即,召集營地里官兵,告訴他們,營地解散了,大家可以各回自己的原籍,並且以每人二兩銀子,發放路費,若是實在沒地方可去的,可以暫時留下,到時東林軍另做安排。
這一下子,不少人沸騰了。
天底下從未聽說,這軍馬就直接解散的。
就算是解散,也沒聽說過竟還真發路費的。
許多人起初不信。
可當生員從車裡搬下來一個個箱子,而後開始照著花名冊念誦姓名。
有人被叫出來,當真將銀子送到了他的手裡,眼見為實,大家這才信了。
於是……各營沸騰。
不少人奔走相告。
在這些士卒的心目之中,都有好男不當兵的觀念,而之所以不得不入營,除了少部分是徵募來的士兵,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軍戶出身。
朝廷將許多人列為軍戶,讓他們戍守各處軍鎮要塞,而軍戶的地位極低,幾乎形同於上頭百戶和千戶們的私奴。
不但要負責作戰,經常欠餉,而且還需為上官們耕種土地,比佃戶還要慘。
而現在……算是徹底地將這些軍戶解脫了出來,從此之後,只要他們願意,便可以隨意改換為民籍。
要知道,不少的軍戶,當時不堪自己的身份,以及上官似畜生一般的打罵和凌辱,還有各種的剋扣和盤剝,以至於大明各處的衛所,都有大量軍戶逃亡的事件,這些軍戶們,寧願成為流民,也不願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