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頁
「所以你說的對,他們這般的活動,且如此的頻繁,理應是要有大動作了。」
說到這裡,天啟皇帝苦笑。
你能想像嗎,建奴人最擅長的是野戰,可是他們攻打堅固的城池,卻幾乎沒有敗績,因為城中總有人爭相去偷偷打開城門,而後去向建奴人邀功請賞。
天啟皇帝認真地想了想,便道:「這麼說來……魏伴伴,下旨給袁崇煥還有滿桂,告訴他們,錦州和寧遠乃是重中之重,若是有失,他們不用再來見朕了。再下旨給東江鎮總兵毛文龍,也告訴他,讓他隨時關注遼東腹地的情況,一旦建奴人傾巢而出,讓他們立即直搗建奴巢穴。至於前鋒總兵官祖大壽,卻需讓他提防著科爾沁等部的動向,山海關等處關防,要加強戒備……尤其是山海關!」
第四百七十六章 神兵
天啟皇帝下了旨意。
日子倒是又平靜了下來。
畢竟誰也不知那建奴人會在什麼時候進攻。
可日子卻還需過下去的。
只是一封封旨意之後,朝中卻又有了新的動向。
先是有人彈劾袁崇煥通敵,主導了此次議和。
緊接著又有人彈劾滿桂。
整個京城,似乎永遠都不缺爭吵。
好在一時沒人將矛頭指著張靜一。
畢竟張靜一現在實在是太硬了。
當然,不爭鋒相對,並不代表沒有其他的言辭。
陰陽怪氣,可是讀書人的專長。
而百官,某種程度來說,恰恰是讀書人中的精華。
近來就有不少關於令講武堂和神機營調山海關,防備建奴人的聲音。
山海關即是京城的門戶,同時進可馳援寧遠。
這半年以來,講武堂和神機營已經培養出了大量的人才。
尤其是入學的秀才,如今一個個在講武堂學習之後,充入了神機營擔任各種職位。
隨即操練招募來的將士,聽說也很有一番樣子,比之東林軍不遑多讓。
甚至還有人稱,一個神機營的士卒,可抵五個東林的生員。
這些人在經史之中,摘句尋章,居然拿出了當初周亞夫細柳營的典故出來。
說這洪承疇便是當代周亞夫,而神機營乃是細柳營,如何軍紀嚴明,戰力無出其右。
以至於不少大臣,都以巡視的名義前往神機營探訪,進去的人,往往回來之後都是讚不絕口。
對於這些話,張靜一倒是無所謂,畢竟花了這麼多銀子,若是洪承疇當真能給大明締造出一支百戰精兵,天啟皇帝的錢至少花的也不冤枉。
至於他們是否比東林軍要強,這顯然對張靜一而言,沒有太大的意義。
只是東林軍內部,倒是不少人聽了憤怒不已。
當然,有張靜一壓著,倒也不會出現什麼亂子。
到了六月,在這小冰河期,直到這個時候,京城裡才散去了寒氣,天氣漸漸熱了起來。
似乎那皇太極所擔憂的事,並沒有發生,像是虛驚一場。
就在天啟皇帝長長地鬆了一口氣的時候。
此時,卻有快馬自廣渠門狂奔而來,而後宮中立即召百官覲見。
張靜一其實早就知道有快馬來報,就感覺可能出什麼事了。
於是匆匆趕至西苑。
剛到這裡,便見天啟皇帝正襟危坐,群臣膽寒,個個臉色不大好看的樣子。
張靜一徐步入內,先是行禮道:「見過陛下。」
天啟皇帝朝他點點頭,而後皺著眉頭道:「你自己看吧。」
於是一本奏疏,經宦官很快就送到了張靜一的手裡。
張靜一隻低頭一看,頓時大驚失色。
建奴五萬精銳鐵騎,陸續又有其他如朝鮮國、蒙古諸部,還有漢軍營近十數萬人,居然分別進入了龍井關和大安口。
就在一日之前,先鋒的鐵騎,突然襲了遵化和三屯營,在三屯營駐紮的明將趙率教猝然沒有防備,當即戰死,保定巡撫王元雅與保定總兵官朱國彥見事情已經難以挽回,自盡而死。
張靜一見了這奏疏,頭皮發麻。
建奴人……入關了。
這入關如此突然,已經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這可是十幾萬人啊,十幾萬的大軍,浩浩蕩蕩,從瀋陽出發,需要經過薊州、撫寧、永平等地。
居然事先沒有人發出示警?
他們顯然是直接繞過了錦州和寧遠,這就意味著……
意味著……他們在行軍的過程之中,是得到了許多人默許的,至少駐紮於遼東的許多軍馬,居然可以坐視他們一路朝著京城殺奔而來。
除此之外,龍井關和大安口這兩處長城的軍事要塞,按理來說,也足以抵擋建奴人一陣子,可偏偏,要塞中的守備,直接投降。
以至建奴人突然入關,長驅直入,直襲保定等地,開始清掃京城外圍的區域,為做好圍攻京城,做好準備。
可憐那保定巡撫和總兵,等他們聽到建奴人殺奔而來的時候,只怕一切都已來不及了。
畢竟他們在關內,關內承平,根本沒想到,會有數不清的建奴人,居然浩浩蕩蕩地殺入京畿。於是,大罵遼東諸將無能,且罵有人通賊,最後選擇自刎而死。
天啟皇帝自然是憤怒的。
他繃著臉,氣呼呼地道:「朕如今終於明白,他們磨刀霍霍了這麼久,原來竟是早就勾結了某些遼將,在他們的掩護之下,一路攻入關內,朕的敵人……不只是這些建奴人,還有這些吃裡扒外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