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頁
在大明的權力支持之下,這大明東印度公司……若是當真能做好,莫說是兩成股,就算是半成,也足夠肥死張三和他的那些弟兄們的。
要知道,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全盛期的時候,其市值,用後世的金價來折算的話,那可是八萬億美金啊,後世所謂的股票,在它面前,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此時,天啟皇帝又道:「朕又打聽了關於東印度公司的事。這東印度公司,自得有一個董事會,每個月,要審核公司的財務以及人事。至於平日裡,卻需得由一個總督來理事。朕乃天子,何況對於海貿和航行之事一竅不通,這總督,便讓張三卿家來做吧。」
張三卻忙搖頭道:「陛下,不可,臣至多也就是管理艦船,和跑船而已。可海運,並不只是艦船這樣簡單,而是需要採買特產,又需出售特產。除此之外,還需修建港口,修建戰船,以及招募人員。這些事……卻絕不是臣下這等習慣了跑船的人可以辦得成的。這總督理應總攬生意和船運,還有船隻的修繕、興建事宜,理應委派更高明的人來才可適任,臣下倒是覺得新縣侯合適,就是不知他有沒有這個功夫。」
天啟皇帝還真沒想到張三居然推辭了這總督的好事,倒是有一些詫異。
不過張三卻是聰明人,不是自己能辦成的事,他不會輕易去接受,因為海上的事,他自覺得自己可以勝任,可陸地上的,他卻無可奈何了。
天啟皇帝便道:「張卿家,那麼,朕就讓你來做這總督了,你不許推辭。至於海上的事務,便設一個副督,由張三卿家擔任吧。眼下當務之急,是將業務做起來。張三卿家,你且留在京城一些日子,將你在海外的所見所聞,還有關於如何船運,怎麼買賣的事,上一道奏疏給朕。」
張三自是應下。
事情談妥了,天啟皇帝心裡舒暢了,哈哈笑著道:「既然做了,便要馬到成功,可不能半途而廢,朕覺得朕是做生意的好料子……只可惜……被皇位耽誤了。」
魏忠賢和黃立極幾個,一直在冷眼旁觀著。
見這三人興奮地談起什麼公司,魏忠賢和黃立極卻都不停朝孫承宗使眼色。
仿佛是在說:你看看……這就是你教出來的好學生。
而孫承宗,顯然對此毫不在意。
說實話,他一直認為天啟皇帝是個不錯的學生,天賦高,其實也挺好學,就是性子……實在和書中里所說的那些帝王們有些不一樣。
他早就被人各種暗暗嘲笑,教出這麼一個學生了。
今日……被你黃立極『恥笑』,老夫會怕?
第二百六十章 黃恩浩蕩
天啟皇帝的許多行為,對那些所謂恪守傳統的人而言,確實怪異。
不過孫承宗卻沒那麼保守,當然,讀了一輩子的書的人,終究還是覺得天啟皇帝有許多話是不應該說的。
可又怎麼樣,改不了!
習慣了,也就慢慢的接受了吧。
天啟皇帝依舊還興致勃勃,命張靜一留下,其他人則紛紛告退。
等人都走乾淨了,只留下了天啟皇帝、魏忠賢和張靜一三人,天啟皇帝才道:「你們對張三怎麼看待?」
張靜一隻笑了笑,道:「不知魏哥怎麼看。」
魏忠賢其實最是能猜透天啟皇帝的心思的,道:「陛下,朝廷放了詔安的皇榜,可迄今為止,只有這張三肯真心來投效,海賊在海外,不似在內陸,內陸有王法,可下了海,便可無法無天了。難得這張三心裡還尚存著忠義,所以奴婢以為,對待這張三,該多給一些甜頭。」
魏忠賢頓了頓,接著道:「一方面,是表示朝廷寬大為懷,其次呢,也是給其他的海賊們做做樣子,讓他們知道,陛下既往不咎,願意對海外的子民一視同仁的心思。」
「還有就是,此番張三帶來了數千人上岸,這些人……絕大多數,從前都是我大明的良善百姓,其實……就是活不下去了,才下海為盜。如今他們這麼的識相,朝廷現在要做的,是穩妥的安置,尤其是老弱婦孺,萬萬怠慢不得,如此一來,那些男丁們見陛下如此的寬厚,自然竭盡全力,想要拼死效力了。東印度公司,奴婢也研究過,但凡是下海跑船的人,無不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有道是皇帝不差餓兵,這些人用的好了,自然可為陛下分憂,可用的不好,只怕他們又下海做賊。」
魏忠賢隨即,輕描淡寫地說出了一句話:「他們若是重新下海,或者是和朝廷有什麼隔閡,只怕這海貿的大策無法實施,這天下人也要笑話陛下啊。」
海貿無法實施,就是失去了利益。
天下人笑話,就是丟盡了臉面。
這最後一句話,可謂是直接切中了天啟皇帝的要害。
天啟皇帝點頭道:「魏伴伴說的不錯,這事兒……關係重大,這些人,要穩妥的安置,要展現朝廷的寬厚,朕思來想去,魏伴伴,這事兒,你得要費心。」
魏忠賢大喜,連忙道:「是。」
張靜一坐在一旁,心裡想,魏忠賢這是擺明著想要拉攏張三啊。
難道只是因為張三說話好聽?
顯然並不只是如此,魏忠賢是個極聰明的人,想來,他也開始看出來了。
他魏忠賢能深得陛下的信任,一方面是天啟皇帝重感情,另一方面,是魏忠賢能真真切切的給皇帝帶來好處,比如魏忠賢這些年,頂著巨大的壓力,放出許多的鎮守太監,讓這些鎮守太監們在天下各處收取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