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68頁

    第一集團軍被擊潰後,一直不能阻止起有效的反攻,整個津浦線北段河南段只有三個大隊在防禦,其中的兩個還在新鄉,如此薄弱的防線居然沒受到進攻,也是一大奇觀。

    日軍不擔心側翼以後,兵力全部壓向外圍防禦的二十二集團軍,原準備留在這段的一零一師團也調到濮陽進攻二十一軍,唐式遵和潘文華在日軍攻擊下苦苦支撐,可七十一軍和七十二軍卻始終無法突破三十六師團的防禦圈。

    黃河南岸,本間在董口建立起防禦圈後,徐祖貽的攻勢就被遏制,二十萬軍隊被拖住,致使東線和南線戰事日趨危險。

    「委員長,」陳誠的臉上現出遲疑之色,很快這絲遲疑就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決斷:「戰役發展到現在,我認為這次戰役我們的口子開得太大,南京徐州兩戰,我們消滅了大量日軍,但細細分析這兩場戰役就可以發現,我們每次殲敵的數量都是比較小的,南京殲敵十萬,是由數場戰鬥集中的,沫水反擊殲敵八千左右,敵人的兵力是近萬人,我方集中三個整編師,五萬人,兵力對比1:5;廣德反擊,日軍兵力一個半師團,兩萬六千人,我方陸續投入三個軍又兩個師,總兵力十八萬人,兵力對比1:7;徐州之戰,臨沂反擊,日軍兩個師團,總兵力五萬人,我方五個軍三個師,總兵力十五萬人,兵力對比1:3,但這是一次擊潰戰,只殲滅部分日軍;濟寧圍殲,日軍一個半師團,兵力近三萬人,我方出動四十九集團軍,第三集團軍,六十軍,總兵力十八萬人,這才殲滅了一零八師團,兵力對比1:6,這也是為一個徹底殲滅日軍師團的戰例。  

    分析這兩場戰例說明,若要圍殲日軍,兵力對比必須達到一比五以上才行,而且日軍兵力不能超過三個師團,日軍數量越多,我們要增加的力量就要成倍上漲,這次我們想一舉吃掉日軍四個師團十萬人馬,兵力對比必須達到1:7以上,從戰局發展來看,我們還沒有這個實力。」

    陳誠的這番分析,所有人,除了崔可夫,都清楚了,當初的戰役規劃看上去很宏偉很美麗,大家都被徐州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一看四個師團送上來,那還有不下刀的道理,可實際上,中國現在還不具備一次吃掉對方十萬部隊的能力,這個戰役規模過大,超過了目前中國軍隊的實力。

    陳誠的分析是合乎實際的,前世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蘇俄花了三個月時間,集中了一百多萬人才消滅了包圍圈中的三十萬德軍,而在44年的巴格拉季昂戰役(又稱白俄羅斯戰役)中同樣動用一百多萬人,同樣是三個多月的時間,卻幾乎全殲了德軍中央集群的五十多軍隊,長驅直入數百里;差別如此之大,原因無他,蘇軍的實力上升和德軍的實力下降。

    「或許文革正是看到這一點才作出如此安排的吧。」蔣百里在心中暗自嘀咕,但他沒有開口,陳誠的分析雖然有道理,但戰役已經在進行,想要取消卻是不可能的,戰爭有戰爭的規律。

    

    陳誠說完之後,房間裡陷入沉默中,就這樣放棄還是堅持打下去,誰都拿不定主意。

    崔可夫左右看看,終於忍不住了:「委員長先生,我不認為我們沒有能力殲滅鄄城日軍,他們實際已經陷入我軍包圍,他們武器彈藥極缺,後勤斷絕,對任何軍事將領來說,都不可能放棄這樣的機會,應該繼續加強對鄄城日軍的進攻,殲滅他們,即便放棄徐州也在所不惜。」

    這是個很有誘惑的提議,即便是陳誠也不好反駁,畢竟殲敵的機會已經如此明顯,現在放棄很難。

    「好,電告白崇禧李宗仁莊繼華,加強在黃河兩岸的攻勢,由商震指揮第一集團軍和三十二軍等部隊,兩天之內必須向津浦路北段發起進攻,切斷津浦路北段;七十一軍和七十二軍務必在三天內消滅黃河北岸日軍,五戰區必須在五天內消滅黃河南岸日軍,二十二集團軍必須確保北線安全。五戰區可以在必要時可以放棄徐州,以確保主力安全。限七十四軍在三天內趕到商丘,五天內趕到永城,務必消滅中島康健。」蔣介石最後這幾個字說得咬牙切齒,中島的行動徹底打亂了他的部署,甚至很可能造成整個戰役的全面失敗。

    蔣百里實際高估了莊繼華,莊繼華現在根本沒時間來總結這些東西,戰局遲遲看不到好轉的跡象,讓他焦慮不安,心頭的陰影越來越大,從東線後撤是他本能的危險意識。對這個決定,龔楚曾經表示反對,但莊繼華堅持如此,撤到這個位置,到需要時至少要少跑幾百里。  

    「司令,如果一定要後撤的話,卑職建議不如撤得再遠一點。」龔楚見無法說服莊繼華,便提出他的想法。

    莊繼華聞言有些疑惑的看著他,龔楚連忙解釋說:「兗州地形平坦,上次戰鬥時幾乎全城被毀,防禦工事構建不完善,外圍也沒什麼有利地形,卑職建議,不如直接退過運河,在運河西岸建立阻擊陣地,運河東岸只保留濟寧一城。而且張自忠也無必要退到棗莊,直接退到台兒莊地區,與湯恩伯連成一遍,利用台兒莊附近的地形阻擊日軍。」

    莊繼華立刻明白這是好主意:「你說得對,我有些拘泥了。立刻電令孫連仲退到運河以西,依託運河阻擊筱冢義男,將六十軍部署在濟寧,兗州守備的四十七軍276師歸他指揮。」

    「電令張自忠後撤到台兒莊地區,與二十軍團會和,構成台兒莊防線,由湯恩伯擔任總指揮。新二十二師回防徐州。」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6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