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基於流子數守恆流定律,所有流體只有擴散與聚集的差別……」
PPT的大綱自然是那份379的詳細論文,經過畢業答辯後,季知行又適當補充了一些細節。
當然,PPT只能展示底層邏輯與推導思路,全面的過程還得靠講。
台下,有的人豎起耳朵聚精會神地聽,有的人拿出紙筆跟著PPT與季知行的講述演算。
季知行清亮的聲音通過話筒清晰地傳入場內每個人的耳膜,沒有人有閒心去挑剔他英語中的華夏口音,大家都全身心沉浸在NS方程的解密之旅中。
一個多小時過去,季知行的報告終於告一段落。但他沒有放鬆,反而更打起精神來——報告之後的提問環節才是重中之重!
波頓教授第一個提問。
「我注意到你的PPT第39頁所列的算式中,左側是加速項,右側第一項是壓力梯度,第二項是粘性力,第三項是剪切力。但對於亂流來說,微元體只能算受到一個面力,請你對這種情況給出有效說明。」
這個問題與畢業答辯上柯學淵教授的第一個問題大同小異,季知行將當初的回答略略修改了一下就輕鬆過關。
坐在波頓教授身邊的路易斯教授緊接著發問:「如果作用在研究流體單元表面的力和作用面積成正比……」
季知行略一思量也就有了答案:「可以分為垂直於作用面的壓應力和眼沿作用面方向的切應力……」
一進入狀態,季知行就顧不上緊張了。大家提問的問題有的是他事先想到的,有的角度比較刁鑽,但他也還有招架之力。
時間很快又過去一個小時,季知行雖然嗓子受累,但心態越來越輕鬆。因為坐在最前面幾排的頂尖數學家們已經都問完問題了,波頓教授、路易斯教授等擔任他論文外審工作的學者們臉上已經有了輕鬆的笑容。
畢竟,季知行的論文是在他們手中通過的。如果出了什麼問題,對他們來說是聲望與學術的雙重打擊。如今從各自的角度確認了季知行破解NS方程思路的正確性,大家就都很放鬆地聽後排數學家們各種有趣的提問。
提問的人座次越來越往後,季知行應對得越來越輕鬆。但這不代表他們的問題就沒有價值了,事實上,多種多樣的問題啟發了季知行的思維,他覺得回去可以再完善一下自己的論文。
《數學新進展》的主編巴爾克坐在第五排,這一排是各大期刊編輯專席。
他看著台上侃侃而談的季知行,心裡暗嘆。NS方程的破解是學術界的盛事,但《數學新進展》卻被排除在狂歡之外,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蠢貨艾德蒙!
但正是因此,巴爾克就更得頂著同行揶揄的目光堅強地坐在這裡,表明自己對季知行的支持態度。
雖然他心裡其實想著,若是季知行的學術成果被證明是錯的,那麼《數學新進展》才算真正得救了。可惜,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微小,幾乎已經不存在了。
台下,閻安瑾越聽越放鬆,而朱仁恰恰相反,越聽越緊張。倒不是他聽懂了多少,而是,怎麼會有那麼多問題啊?他那顆浸透了辦公室厚黑學的心就開始滋滋冒泡了。
他靠近閻安瑾,小聲問道:「會不會有人趁機為難知行啊?」
閻安瑾眼睛盯著台上,輕輕搖了搖頭:「不至於有這樣的蠢貨。」
這種級別的學術報告會,問題多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報告人語焉不詳,聽者不得不就疏漏的地方仔細提問。
二是主題過於深奧宏大,或應用範圍非常廣,以至於基於主題本身或各個應用領域就能產生很多問題。
季知行顯然屬於第二種,至於朱仁所擔心的事基本是不可能發生的。
全世界最頂尖的數學家可以說都在這個會場裡了,內行看門道,是不是故意為難,與會的數學家們誰能聽不出來?即使有人居心否測,也得考慮考慮自己在學界的名聲與形象。
越是成就高資歷深的學者就越是愛惜羽毛,而水平爾爾的人提出的問題也難不倒季知行,更沒什麼好擔心的。
朱仁這才鬆了口氣,掏出手機時不時拍幾張照片,這次學術報告會肯定是要寫進廣陵大學校史的。
而這次大會在ICM歷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創下了幾個歷史之最。
舉辦時間最倉促,參加人數最多,報告人最少又最年輕,單次報告時間最長,提問問題最多,還有,最危險!
作者有話說:
本章學術觀點參考《NS方程有限體積法求解及墩柱》及《無限分差解原理》
第63章
ICM大會是九點整開始的, 季知行作了一個多小時的報告。而提問環節從十點半開始,持續了整整8個小時。
中途沒有人離開,不論是最前排的老教授, 還是堵在門口幾乎無立錐之地的年輕數學家,沒有一個人願意暫離會場填填肚子。
在提問與回答的過程中,無數靈感被激發,無數妙想被記下。從季知行這個報告人到聽眾, 所有人都沉浸在思維碰撞的狂歡之中。當腎上腺素大量分泌的時候, 飢餓感就被壓製得微乎其微。
連最辛苦的季知行也不怎麼覺得累,最鮮明的感受就是腦子非常亢奮。
不過, 思維是超脫的靈魂, 但嗓子仍還是肉體凡胎,季知行在提問環節的第4個小時就已經覺得聲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