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
《王者歸來!季知行重回廣陵再啟征帆》
廣陵日報用這樣有點中二的標題報導了季知行回到廣陵創立個人研究所的事情。
媒體們一直很關注季知行的動態,畢竟季知行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流量寶」,凡是提到他的新聞都能獲得不錯的點擊量和閱讀量。
所以,季知行在結束光子晶片研究工作後的去路正是媒體追逐的熱點。在季知行回到廣陵市後,廣陵日報就第一時間向他發出採訪邀請。
季知行原本是不愛接受採訪的,不過這回他沒有拒絕。只是推遲到研究所建成、需要招攬人才的時候,好借媒體宣傳一波。
採訪報導視頻發出去之後,相關詞條迅速綴上了個「熱」字,評論不斷增多。
「我還以為他會留在光子晶片研究中心呢,沒想到另起爐灶自己創建研究所啊。」
「這……來真的嗎?研究所的名字都要註冊了才臨時取啊?」
「「知行研究所」這個名字挺好的啊,又扣季知行的名字,又有「知行合一」的含義。」
「主攻能源領域?跟光子晶片有什麼關係嗎?」
「沒關係,完完全全的連研究方向都另起爐灶。」
「怎麼說呢,感覺季知行好像有點沒定性啊,東一榔頭西一錘子的。」
「無語了,人家都在兩個領域開創先河了,你拿這個標準評價他。」
「對!發現新大陸、開墾航道才是最難的,季知行相當於把最難走的路淌平了,後來人就可以一路狂奔了。」
「敢於跳出舒適圈,單這點我就佩服他。」
「啊!我當年要是讀物理或數學多好啊,如今就有機會進他的研究所了!嗚嗚嗚——」
「哇塞,我看錯了嗎?工資開得好高啊!」
「我也懷疑自己看錯了,好幾個等級我只看清最下面那個,那豈不是起薪就有35萬?」
「五金三險也有,還有各種補貼,媽呀!狠狠心動了!」
「嘖嘖嘖,果然是發財了啊,給那麼多。」
「還是覺得搞科研的應該純粹一點。」
「什麼話嘛,工資高一點就不純粹啦?非得清貧才算純粹嗎?什麼腦子!」
「想拿那個薪水你也去應聘啊,沒那個搞科研的本事就TM少說酸話!」
吃瓜群眾們大多認可科研人員應該拿到優渥的薪酬,說酸話怪話的少數幾個人很快就被群噴得一聲不敢吭了。
與此同時,各種各樣的簡歷如雪花般朝知行研究所的公開郵箱飛去。
作者有話說:
第85章
季知行預計要招聘的研究員只有10個, 而且為了儘快出成果,設下的門檻還挺高。
截至報名期限為止,知行研究所的郵箱總共收到了2036份簡歷, 扣除抽熱鬧、瞎摻和的,符合季知行要求的也有1563份。錄取比例高達156:1,要知道,國考總體錄取比例也就100:1。
季知行知道, 優渥的薪酬勢必能吸引不少人來應聘, 但人數之多還是有點出乎他的意料。報考的人多當然是好事,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怎麼安排筆試。
他預設通過筆試和面試兩個環節來篩選出他需要的人才, 如今簡歷符合筆試要求的就有1563人, 就算只來1000個,研究所這邊也沒有適合作為筆試的場所,主要是沒那麼多桌椅。
「這算什麼問題。」朱仁根本不當一回事, 「哪裡的桌椅最多?不就是學校嘛。我去聯繫咱們老校長,讓他借幾間梯形教室給我們就全都有了。」
看著朱仁輕輕鬆鬆就解決了他覺得麻煩的問題,季知行感嘆道:「果然是術業有專攻啊。」
朱仁欣然接受季知行的讚美,說道:「雖然打一通電話就能解決, 不過請人幫忙還是要有個態度, 我現在就去廣陵大學。」
廣陵大學如今把季知行寫進校史、寫進招生材料, 印有他成就與事跡的海報更是貼滿了校門外一整排宣傳欄。教學樓、試驗區甚至宿舍樓也是見縫插針地貼得到處都是。
季知行是廣陵大學立校以來最傑出的人物, 沒有之一。廣陵大學恨不能留他任教以深度捆綁,對於出借教室這樣的小小要求, 自然不可能不同意,甚至還主動包攬了組織、監考、收發試卷等瑣碎工作。
筆試時間定在一個周六的上午九點, 但大多數應聘者八點就都到達廣陵大學考點了。
考場還沒打開, 大家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閒聊著交換信息。
「不知道筆試難不難。」
「那還用說, 肯定難啊!一千多個報名最後只錄取10個,筆試起碼得篩掉一半多人。」
「唉,要是連筆試都過不了,就見不到我偶像了。」
此話一出,周圍一圈候場的人都心有同感。
在學術界,季知行如今是很多人仰望的存在。
破解了七大千禧年難題之一的NS方程,獲得華夏第一枚菲爾茨獎獎章,研發出世界領先的光子晶片。隨便拿出一項就已經是許多人奮鬥終生而不可企及的成就了,而這三項舉足輕重的成就集於季知行一身,將他加持得金光閃閃,吸引了無數的科研工作者以他為奮鬥目標與終身偶像。
在場的很多人積極應聘的最大原因就是想在科研之路上追隨季知行。
當然,也有很多人考慮的是現實因素。
「我原先待的那個科研所已經半年發不出工資了。唉,我是真的捨不得那個項目,但上面四個老的下頭兩個小的,由不得我抱著情懷這麼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