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而連元城周邊有四座小鎮,代表著不同的路線。
幾個將軍一致認為其中兩條不大可能,那兩個方向地勢險惡,易守難攻,很少有糧食耕種,又並非直入腹地之處。而餘下的將軍則在另外兩條爭執不休。
「趙澤瑜」道:「幾位將軍說得都有理,廂還鎮向右乃是我軍糧道,向北可截斷我軍四處重鎮與中樞聯絡;而風息鎮則是通向京城的必經之城,若是北原帶兵由此處南下,直撲京城,以戰養戰,兵行險招,也並非不可能。」
諸位將軍都沉默了,邊境這幾年雖然有秦王重建,後面安王接手後也是厲兵秣馬,可是現狀便是現狀,兵力不足,一旦顧此便易失彼。
趙澤瑜雖然也不了解現在具體軍力,可一看這些位將軍的為難,便也明白得差不多了。
定北軍現在少的不是元帥,不是將軍,而是兵,甚至可能還有糧草補給。若是軍力充足,大可以在兩方派兵攔截,可現在為難之處大抵便在於兵分兩路的話,那麼必定兩路都抵擋不住,可這兩路都是至關重要。
這種情況下,終於有年輕的小將軍罵了出來:「這該死的陳忠執,若非他玩忽職守,我們何至於如此被動?」
作為重城,默蘇城守兵有八千之多,憑藉城牆之利,想要抵擋兩萬兵馬並非難事,最不濟派人送信再到主帥發兵支援的時間還是有的。
可都沒有,「趙澤瑜」神情嚴肅,眉眼間帶著凌厲與殺意:「此人,我必依軍方公開斬之以安兩城將士百姓亡靈。」
作者有話要說:小瑜:這該死的少年勝負欲,我真的不酸
作者菌:著啥急,反正之後都是你
第138章 「趙澤瑜」好生瘋狂
陳忠執?這個人的名字為何如此耳熟?
趙澤瑜翻來覆去地想著朝中陳姓的顯貴, 驀地靈光一現,原來是他!
說來也巧,現皇后一族家族姓氏為陳;而皇帝的親姐姐, 當年曾冒死為皇帝擋過一箭, 後來自然被皇帝無比尊重恩寵, 封為忠德長公主, 皇帝為她千挑萬選,又由她親自選定的駙馬竟然也姓陳。
雖然二者都姓陳, 但彼此家族譜系並無半分交集, 而這二陳竟都位列皇親國戚, 倒也都是當時美談。
這位長公主雖然在京城恃寵而驕、飛揚跋扈,但她最聰明的幾點便是不招惹其他顯貴,也堅決地對皇帝忠心耿耿。
只要不招惹京城顯貴,鬧到皇帝跟前又談何飛揚跋扈?畢竟這位公主可是對皇帝有救命之恩, 只消她不謀權篡位,將京中重臣招惹殆盡, 那麼這輩子她的榮華富貴都沒人能動搖得了。
而這陳忠執便是她與駙馬獨子,想來應當是走不了科舉揚名的路,畢竟皇室中人若是真有才華他不會到現在都沒什麼名聲傳出來。
這一回應當便是公主托皇帝送到軍中來,而皇帝不知為何同意, 可能是監視也可能是什麼別的, 總之給了陳忠執一個將軍的銜職, 甚至可能還有什麼別的, 以至於趙澤瑜無法閒置他。
本已有所布置,沒想到還是釀成大禍了。
趙澤瑜終於明白「趙澤瑜」為何說此役過後自己也要領受軍法了,一來身為主帥明知此人不妥仍抱有僥倖心理確實應當責罰;二來也是要給公主一個交代,斬了她的獨子, 縱然陳忠執千刀萬剮不足以贖其罪,可他畢竟還是皇親國戚。
所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種話聽聽就算了,這種話生效的時候都是在皇帝有意除去太過膽大妄為、干涉朝政的「王子」時。
如果「趙澤瑜」斬了陳忠執後什麼都不做,回朝後皇帝也會逼著他做什麼的,倒不如他自己成全了皇帝善待親姐重情重義的名聲。
如若趙澤瑜沒猜錯,「趙澤瑜」會把執行軍法放在回京之後,而且憑自己睚眥必報的特性,這位長公主還有皇帝,自己都可能想好怎麼報復他們了。
別問趙澤瑜為什麼會知道,他就是有這樣的直覺。
再如何想將陳忠執千刀萬剮,可大禍已然釀成,情勢這般危急,諸位將軍也值得將心思拉回來恨不得自己長個千里眼順風耳將第一線軍報弄回來。
「趙澤瑜」沉吟片刻,趙澤瑜感覺到他心中正在飛速地推演,而後才道:「據我猜測,此戰帶兩萬人前來一戰的乃是敵方主帥,阿若那。」
諸位將軍面面相覷:「何以見得?」
「據我在北原安插的探子,北原老狼王日薄西山,底下三子奪位激烈,但他們無論是誰都曾對阿若那與其母百般欺辱,故而這三子視近年的阿若那為大敵,尤其在她由主將升任主帥之後。」
雖然說的是阿若那,這個敵方悍勇、讓他們無比頭疼的主帥,可他們在一開始的喜意之後仍然不由得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淒涼。
那阿若那,無論如何都為北原固守著邊境,更在一開始幾乎要打穿北境防線,攻入大啟,就算到後來被秦王和他們慢慢推回防線,打得也是有來有往。
趙澤瑜接替趙澤瑾後,與她打得也是有勝有敗,雙方僵持不下,若非阿若那,秦王與安王一早便能率領大軍挺入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