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女皇心中一凜。她才登基幾年,雖然皇位看似很穩,實則因為年紀也大了,底下不少宗室都盯著她呢!
她謝過太上皇,回去後便加派人手去收集情報,同時又在朝堂上提出要求各地方官盡心處理給百姓貸米、發放冬衣過冬之事,還要各地方官時刻留意氣溫變化,若是有雪,也要匯報。
許多地方官都覺得女皇的政令莫名其妙,可是他們又不能置之不理,只好應付式地時常往鄉里走,又發了許多關心百姓的表面話。可心裡卻在想,南方最多最嚴重的是水災,哪有防雪災的呢!
當然,也有像溫善這樣的官員嚴格執行女皇的旨意,做好減災的舉措。
汴州十一月便下雪了,溫善每十天便寫一份摺子進京匯報下雪的情況。女皇忙不過來,辛苦的便是那群宰相,每日都陪著女皇處理這些摺子到晚上。
十二月初,兩湖以及江南東西兩道都陸續降雪了。往年這些地方偶爾也會下一兩場小雪,地方官都沒有放在心上。
隨即當地百姓便發現這雪是越下越大了!
地方官想起女皇的命令,頓時嚇得冒冷汗。若是到時候他們這兒還會出現百姓受災嚴重而沒有得到妥善處理的事情發生,女皇是否會怪他們沒有盡心盡力、沒有重視詔令?
所以還想保住烏紗帽的官員紛紛動作起來,連軍中的將領都按照朝廷的意思給軍中的兵士多發了一件冬衣。
女皇得知各地初見雪災端倪,便趕緊下了幾道詔書,大意是責令地方官做好預防工作,又安撫百姓,穩住他們,另外還讓朝廷上下準備減免賦稅的事情。
原本還覺得女皇大驚小怪,將下雪之事想的太嚴重的朝堂官員一看見地方呈上來的降雪情況,頓時就恨不得打臉先前的自己。為了不讓女皇事後問責,他們關注這事十分積極,天天盯著手底下的人去處理。
這場大雪持續了半個月,饒是朝廷已經及早地做好了預防工作,可是各地受災的情況卻仍然頗為嚴重。南方多地的作物受凍,來年收成銳減不說,有許多窮苦的百姓都凍死了,路上擺著許多草蓆,簡直觸目驚心。
唯有早前認真應對這種天災的地方沒有出現什麼被凍死的情況發生,尤其是溫善所處的太康縣,她私人掏腰包置辦冬衣給那些窮苦百姓。此舉讓那些富庶的鄉人大為感動,也紛紛跟著她的步伐捐助百姓,以至於太康縣竟然是汴州唯一一個沒有凍死的百姓之地。
而災後的處理工作也繁忙,因受雪災影響,許多進京趕考的舉子都未能按時到達,於是女皇便下令將春闈考試推到了夏天五月。
考試推遲之後,鄴嬰之也沒閒著,她不僅為災後處理工作獻言獻策,也會說服許王府出錢救濟受災的百姓,替女皇分憂。
直到五月,災情的影響才慢慢降低。女皇終於能騰出時間來處理那批昏庸無為的地方官。
這次秋後算帳,一清算便扯出數十個地方官以及部分京官來,太懶政的地方官被女皇革職查辦了,至於那些隱瞞災情不報的,更是被女皇當做謀逆來處置。
正因為這場清洗,五月的省試,以及隨後的殿試,獲得出身的舉子都比往年要多許多。
又因為這幾場考試有雪災相關的內容,各地趕來的舉子對此體會尤為真實,故而答得好的不在少數。
鄴嬰之更是在時務策上給出了不少有用的建議,最終明經科殿試獲得第三名。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5章 選擇
明經科出身的官員受眼界、知識的限制, 起始點比進士科要低一些, 終點也會低很多,進士科一般最後為相的並不少,可是容朝明經科能做到三品以上官員的沒幾人。
鄴嬰之當初選擇明經科, 一則是她沒有太大的野心,畢竟宗室子弟出身, 饒是進士及第,最終也不會有登高位的時候;二是進士科競爭太大, 給她再學習十年都未必能拼得過別的寒門士子, 她又何必蹉跎?在明經科出路上也一樣能為百姓辦事。
明經出身的官職一般從地方最低級的縣尉、主簿、縣丞開始,及第的則是被授予到京畿附近的縣為縣尉, 餘下的一百人則為中、上縣的縣尉,中、下縣的主簿等。
鄴嬰之雖是第三名,可待遇卻比明經科狀元要好許多,畢竟她是宗室子弟,免了被外放的苦, 得以在京畿的孟州溫縣為主簿。
以往明經出身的人未必能這麼快安排職務,今年則是因為朝中出現不少空缺, 許多在雪災中表現優異的官員都被提拔了,地方上出現的空缺便多了些。
至於進士出身的人也都是免了吏部的銓試,都由吏部安排到地方, 或者九寺為官了。
還有許多未曾問責的官員,也是女皇怕一次性清理太多,導致運轉不過來, 故而只是口頭的批評,並未挪動他們的官位。可誰都知道,以女皇的性子,若是接下來不好好表現,那早晚有一天會要他們不得翻身。
因而溫善回京之時,發現洛陽如今的風氣可好太多了,許多官員的身上也未見為官太久而漸漸怠惰的神情態度。
此時已經是更始十年的七月,雪災過去了大半年對朝廷的影響才在消減,民怨也才徹底從洛陽消失,女皇也才得以喘息片刻。
這次雪災對北方各州的影響不大,南邊受災重,故而難免會出現一些不服女皇登基的聲音,更有甚者說這是上天對朝中「牝雞司晨」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