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書楓扔了1個手榴彈
第60章 赦令
太上皇鄴北的出身十分符合一代開國皇帝的形象, 出身窮苦人家, 一場天災奪去了爹娘的性命,偏偏前朝皇帝昏庸、吏治混亂,又有苛捐雜稅, 為了生存不得不遠走他鄉。
後私鹽販子王矩揭竿而起,天下便開始大亂, 而鄴北也順應時勢,投身軍中, 在多年的征伐中立下赫赫戰功, 成為據守一方的大都督。
在前朝末年的各方勢力對峙中,鄴北漸漸占據了上風。再加上這些年來的苦心經營, 其轄下的百姓安居樂業,兵力也強盛。民心之所向,便是勝利之所在,故而沒過幾年,中原便再也沒有能與之對抗的勢力。
鄴北的輝煌自然是為鄴氏族人所津津樂道的, 可在其前半生的經歷卻只當作一個樹立明君典範的故事。若非鄴嬰之在此遇見了太上皇,也不會想起在一些實錄和太上皇悼念孝明皇后的書籍中看見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太翁成事前聽聞是住在深山老林、人煙稀少之處, 住的是木屋,十分艱苦。莫非真如善善所言,太翁便是不忘初心?」小郡主道。
溫善思忖片刻, 道:「興許是心裡頭還是放不下的。聽聞太上皇與孝明皇后感情深厚,孝明皇后在世時,那兒似乎還沒有這麼座院子。」
溫善心裡還想著另一件事, 她雖然沒有膽量直視太上皇,可是眼睛只是快速地一掃便發現了一絲違和之處,可她又說不出來哪裡違和了。
小郡主忽然抓著溫善的手,道:「善善,將來我若開府了,我的府邸必須要建在這兒,有好山好水,再種一壟青田。將來我們老了,就能在此安度晚年。」
小郡主一下子便想得遠了,溫善只是微笑地看著她,倆人都沒有說出些毀氣氛的話來。
今日一行也算是頗有驚喜,而溫善也暫時放下朱照言之事,專心忙本職的事務。她自從淮南道回來,去年要做的一些雜事,今年似乎少了許多,更多的則是聽從陳適的安排,在他去京畿附近的屯田處巡視時,幫忙處理太倉的事務。
不過除了鉤盾署總是找她指點如何預防和解決雞瘟等問題外,似乎連上林署和導官署也找上了她,其主要原因還在於溫善自身。
且說溫善憑藉著巡視淮南道的機會,根據生產系統的輔佐而琢磨出了一套可實施的理論。只是光有理論還不足,故而她得了機會便讓溫家的佃戶嘗試製作這種新的肥料。
佃戶雖然照吩咐辦了,可卻覺得溫善一個世家子弟,必然不會耕種之道,因擔憂收成故而一直沒有按照其所說的去施肥。
溫善便先在自家的菜園子試驗了一番,結果只是一個月,效果便十分顯著。僅從檢測系統上分析的數據來看,便比沒按新的制肥方法要好。
賀顧不忍溫善的苦心被辜負,便對佃戶道:「若屆時收成不比上一年好,則減兩成租稅,若收成比往年好,租稅不變。」
由此,溫家的佃戶才半信半疑地開始按照她所說的方法來制肥、施肥。
溫善到上林署巡視時,發現上林署所種植的蔬菜果品,參差不齊、品質不一,同一畝菜地的菜有些長得青翠新鮮,有些卻被蟲咬得沒有一片好葉子。有些南瓜的肉長得甘甜嫩滑,有些卻小若土豆,如同歪瓜裂棗。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問題亟需解決。
因上林署只負責朝會、祭祀和尚食諸司的蔬菜果品供應,故而為了提供好的蔬菜果品,便會多種植一倍。如此一來浪費土地資源不說,也浪費了人力物力。溫善發現此事後,便將自己總結來的心得交予上林署令。
那上林署令好在是一個恪盡職守的人,他也一直想將蔬菜果品種好,讓磨勘文書上的考課好看一些。溫善給了他一個建議,她又是他的上司,他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找一塊地照辦了。
至於掌管米麥等糧食精細加工的導官署會找上溫善,也是因現今的脫粒、碾米、舂米等再加工的工序過於粗暴,加工出來食用的米,有一半是碎了的。畢竟皇室與朝廷並非尋常人家,所食用的米麥自然得精細。如此一來又違背了皇帝勤儉的原意。
如何能減少浪費成為了導官署、甚至可以說是司農寺的要務之一。溫善身為司農丞也有理由想辦法替司農寺卿解決。
按照以往的規矩,凡是低劣的蔬菜果品或是碎米等都是被出售給百姓,以換取錢財,作為司農寺的一筆收入。可此法容易讓不法之徒鑽了漏洞,並以此來牟利,女皇已經提醒了幾次,要想一個更加妥善的辦法來解決。
司農卿徐師川很是苦惱,他分明沒有借職權之便來牟利,可卻因其身在此職,便不得不受到此等壓力。
他便對陳適、韓子戊和溫善等人道:「你們快些想個法子。」
眾人撓破了腦袋,徐師川見溫善一臉沉思,便道:「溫丞,你到司農寺也有一年了,又想出了四柱法,你一定有好法子。」
溫善心道這跟她想出四柱法有何干係?況且有了四柱結算法後,有人再想利用此事來牟利已經是不大可能的了,四柱結算法便是最好的方法。
只是她不能這麼說,而且女皇應該也明白。女皇之所以這麼說,只是為了警告和預防有人動了別樣的心思。不過為了讓徐師川等安心,溫善還是稍微地提了建議:「上林署和鉤盾署以及導官署等皆以官奴婢為苦力,且不說他們是否懂得耕種之道,僅僅憑他們的身份,他們便不會心甘情願地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