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41頁

    在利城侯這件事上,她們倒是心有靈犀。

    而在這些日子裡,她也查到了不少事情,畢竟利城侯在這鄴都也算是公侯,一言一行都備受矚目,他們如何巧借名目兼併土地、占牧地為耕地,如何私占官田等,都被人七嘴八舌說了個透。

    利城侯眼下的田產有近兩百頃,以他為首的官戶子弟置辦的田產自然不會太少。

    鄴嬰之和鄴雨不由得咂舌,一個親王和正一品官員的永業田也不過三十頃,而且朝廷有規定,不許他們肆意侵占官田,更不許與民爭地,利城侯等人的膽子太肥了!

    「畢竟是同出一宗,不如去提醒一下,讓他們自行改之?」鄴雨道,話說完才覺得自己這話有些天真,頓時便閉口不往下說了。

    「利城侯都六十多了,豈會聽我們兩個小輩的話?而且屆時怕是會說我們晚輩嚇著他了。」鄴嬰之撇撇嘴。

    而且利城侯估計也知道不能太張揚了,故而一直都約束著家中子弟,也不讓妻族仗勢欺人。若是鬧出人命,自己置辦這麼多田產之事被捅到朝廷那兒,誰都沒法救他。

    鄴嬰之思來想去,認為此時時機不對,應當先將此事擱下。

    而且她們在鄴都逗留了半個月,便有十天是雨天,她們見沒有造成河渠泛溢害稼,便打算離開了。  

    「接下來我要到齊州去,幼寧你呢?」鄴雨問。

    鄴嬰之想了片刻,道:「我先到鄆州,再到兗州、沂州最後是密州,再從徐州、宋州回洛陽。」

    鄆州是賀顧和溫善當年躲避叛軍的藏身之處,而密州則是溫家的祖籍之地,鄴嬰之除了帶著體察民情的任務出來,卻也想到這些地方走一遭。

    鄴雨略遺憾:「如此只有在此分別了。」

    和鄴嬰之同行的這些日子,她倒是生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覺,不過雙方都沒打算再改變自己的行程,便在鄴都分別。

    從一開始招人矚目的二十餘人減少到了十人,鄴嬰之加上趙鈴、阿元,也只帶了七個衛士。而到了鄆州後鄴嬰之改坐馬車為騎驢,一行人更加低調。

    在經過一條村子時,衛士用驢車順道載了一個村民進城。鄴嬰之與那村民閒聊,那村民也熱情,幾乎是有問必答了。

    「這道上最近不太太平,不過我瞧你們人多,安全!」那村民道。

    鄴嬰之留意著四周,又問:「怎麼不太平了?」

    「咳,還不是那旱災鬧得!一個鎮市的人受難,吃不上飯,有的被官府招撫了,有的則流竄到這附近來,專門盯著人攔路搶劫。」  

    「我聽聞發生了旱災的地方是兗州、密州那一塊兒,怎麼鄆州也受災了?」鄴嬰之問。

    旱災發生較為集中的地方是在密州、沂州和兗州,自五六月起只下了十來場雨,到了七月時便沒什麼雨了。適逢收割時節,一畝麥田減產三成。

    雖然只是減產三成,可百姓平日還得生活,若是不減稅,百姓恐不堪重負。於是朝廷決定減少這幾處州府的賦稅,又派了官員到此處理後續的事。

    「唉,鄆州也沒下什麼雨,不過靠的是從濟水和汶水引水澆灌,而那石溝鎮那塊兒離河流遠,水塘里的水也挑完了,哪裡還有什麼水灌溉?」

    「官府為何不處理?」

    「那平陰縣令擔心朝廷責難,沒有上報。」

    鄴嬰之無言以對,因每逢天災,大部分平庸的官員都只會奉行上級的指令和考核政績,卻不會主動去承擔義務和責任。

    還有些時候因「異災譴告論」,而擔心朝廷會責罵為官不仁,令其政績蒙上污點,所以只要災情不嚴重,乾脆便沒有上報朝廷。

    顯然這平陰縣令就屬於後者,而鄆州知州也未能體察此事,沒能及時上報,也是失職。

    「那你們這兒有苛捐雜稅嗎?」鄴嬰之問。  

    「苛捐雜稅沒有,就是那些豪門欺人太甚,總是變著法子想剋扣佃客的租稅!」

    到了東阿縣城後,那村民便離去了。而鄴嬰之在東阿縣待了兩日,糾結著要到鄆州城去還是到平陰縣走一趟,最終她的理智戰勝了私慾,轉過頭到平陰縣去了。

    數日後,女皇的案几上放著一封信,是來自鄴嬰之的「家書」。她看完了這封「家書」,轉頭對伺候在身側的老女官笑道:「這可是我第一次收到小輩的家書。」旋即又有些感懷和疑惑,「上次一次我收到家書是何時來著?」

    老女官想了想,道:「十幾年前了,聖上在幽州戍兵,官家讓人送來家書一封。」

    雖然鄴嬰之的這封家書並不是純粹的晚輩和長輩交流,她們中還有一層君臣的關係,可女皇卻頗為喜歡這種長輩、小輩交流的氣氛。

    「難怪爹爹對這丫頭青睞有加,如今我也覺得她這品性是難能可貴的。不過,可惜了……」

    老女官微微一笑,並不置喙。

    女皇回過神來,道:「河南東道和河南西道的監察使是誰?」

    「河南東道監察使是張令,西道是簡嵊。」

    「想來他們初到青州和宋州,還未能完全了解河南東、西道的情況,所以此番我便不拿他們問責了,讓他們速去查清楚各州府是否還有災情未曾上報。」

    「是!」

    鄴嬰之不曾直截了當地上摺子告狀,畢竟她沒有官職在身;也不曾仗著自己的身份要求鄆州知州嚴懲平陰縣令,她也不想等到遊歷結束後才告訴女皇,那樣就太晚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4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