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傍晚,肖燃在家餵雞,遠遠就看到了出來散步的肖嵐慧,對方沒有像往常一樣走到籬笆外,只遠遠站著。瞧著樣子,他便心知肚明,肖嵐慧估計也聽到了那些有關於他們的荒唐謠言。
肖燃想了想,還是主動打了聲招呼,謠言都有它的時效性,再大的風都有靜止的時候,他和肖嵐慧躲躲閃閃反倒像是坐實了那些謠言,只要行的端坐的正,時間會證明一切都是假的。
顯然兩人的想法不謀而合,肖嵐慧朝肖燃揮了揮手,然後朝這邊走來。兩人相視一笑,都沒提那令人啼笑皆非的謠言,平時怎麼相處,現在還是怎麼相處。
第27章 蠶繭
蠶的第四次蛻皮又稱四眠或者大眠,蛻完第四次皮,蠶寶寶就敞開了肚皮吃桑葉,將自己吃得白白胖胖。
大約一周以後,蠶寶寶的顏色從原來的清白變得微黃透明,然後開始停止進食,吐出一些細絲,釋放出要吐絲結繭的信號,這個時候就可以把蠶從蠶匾中捉起來,讓它們「上簇」了。
高強度採摘了一周的桑葉之後,家裡的蠶終於可以「上簇」了。
「簇」的意思是聚成一團的東西,吐絲的蠶寶寶要在聚成一捆的樹枝、油菜杆上結繭,所以叫做「上簇」。
肖燃揉了揉因為背桑葉勒出紫痕的肩膀,一邊坐在蠶匾邊上捉吐絲的老蠶,一邊問道:「媽,現在還是用方格簇嗎?」
小時候,家裡用的簇是綑紮成一束束的油菜杆、茶樹枝,這種簇不僅不通風,蠶還喜歡四處亂爬,所以摘繭子是件麻煩事。要把油菜杆給解開,去找藏在深處的繭子,再一個個摘下來。
繭子外面的蠶絲會纏住菜籽杆上的種皮,還得把種皮給弄乾淨,摘完繭子手背往往被刮出一片傷痕,身上也會弄得髒兮兮的。
到了初中時期,由鄉政府牽頭,便引進了方格簇。方格簇是用硬牛皮紙,從縱向、橫向穿在製作好的方形木框、竹框內作成的,排列的方式就像九宮格那樣。
把上百條老蠶撒在方格簇上,它們會各自找一個格子,趴在裡面安靜地吐絲結繭。用這樣的方格簇乾淨許多也方便許多,但唯一不好的就是太傷手了。
繭子占滿大半個格子,採摘的時候往往並不是很硬,手指按壓一下繭子可能就會凹陷變形。為了讓蠶繭儘量完整美觀,賣個好價錢,手指要戳進縫隙里小心翼翼地把繭子給挖出來。繭摘完,指甲下邊被刮出一片倒刺,嚴重了還會流血、發炎。
肖燃讀初中的時候幫父母摘繭子,沒少吃這種苦頭,想一想都覺得手指疼。
李春蓮笑了笑,往牆角努了努嘴,說:「你上大學以後就換成那種塑料網了。」
牆角豎著幾張疊放在一起的塑料網,約莫一米高,一米五寬,網孔很大,夠塞進成年人兩根手指。塑料網呈波浪形捲曲狀,可以靠牆豎著,也可以平放在地上或者架子上。
「原來這個是給蠶結繭用的,」肖燃恍然大悟,「這個可乾淨多了。」
「是啊,」李春蓮點頭,「不僅乾淨,摘起繭子來也快,雙手一扒拉,往繭簍里擓就行了。以前摘蠶繭起碼要一天半天的,現在半拉小時就夠了。」
經過蠶寶寶兩天的辛勤吐絲,繭子變得堅硬,到了可以採摘的時間。
肖燃體會了一把毫無顧忌從網上把繭子往繭簍里擓的感覺,果然是方便快速地多了。老媽扶著網,他就負責扒拉,不到半個小時就摘完了。
摘完繭子,肖燃跟著老爸去賣繭。
鎮上有一家繅絲廠,以前等到蠶繭熟了,各村的村民就將繭子摘下來,用竹簍裝著,或挑或背拉到繅絲廠或者繭站去賣。
去得早才能賣個好價錢,天不亮大家就起來採摘,然後一大早去繅絲廠門口坐等著,就為了一斤繭能多賣個三五毛錢。那場面,比趕集還熱鬧。肖燃還記得自己有一次跟著父母去繅絲廠賣繭,鞋底被人給踩掉了,後來老爸把他放在繭簍里,一路背回了家。
如今倒不用那麼勞累了,繅絲廠會派人開著車到各個村收蠶繭,村民只需要運到村里指定的地點稱重就行。不管先來後到,一律按繭子的質量開價。
肖燃把自家的蠶繭放上秤,顯示器上跳出「54」兩個數字,收繭人在本子上記錄下數字,揚聲道:「喲,一百零八斤,產量挺高。」
一張蠶種養得好的話,約莫產出一百斤,一百零八斤確實是高產量了。
肖新華抓了一把雪白的蠶繭遞到那人面前,說:「我老婆把蠶養得好,沒病沒害,你看看這蠶繭,又乾淨又硬,個頭還大。」這話的言外之意便是問對方,價格能不能高一點。
那人會意,笑了一下,翻了翻本子,說:「今天開的最高價是十六塊錢一斤,給你按十七塊錢算吧。」
肖新華忙不迭道:「哎喲,那太謝謝你了。」
肖燃看著老爸從對方手裡接過清點了兩遍的1836塊錢,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三眠以前蠶的個頭很小,吃葉量也不大,老媽一個人就能輕鬆照料好一張紙的蠶寶寶,四眠以後才開始真正忙起來。撇去他這一周幫忙的時間不算,也撇去蠶寶寶三眠以前老媽耗費的時間不算,一家三口忙活了一周,居然賺了兩千塊錢都不到。
肖燃不由得在心裡感嘆一聲,農村的勞動力真廉價。再度想起那句「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