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頁
優秀的學者會互相吸引,只要老六能帶回來一個,就能拔出蘿蔔帶出泥,吸引一連串的人來大清。
胤祚出發之前他發愁怎麼讓他找准目標精準拉人,沒想到就算他不說,那小子也精準的找到了難度最低的大佬。
萊布尼茨,十七世紀的亞里士多德,史上難得的通才,本人就是一座行走的科學院,這位大佬對他們這裡非常感興趣,許多年來一直和大清的傳教士有信件來往,老六的家書里還提了一句,大佬最近寫了本書叫《中國近事》,可見人家對這片土地有多嚮往。
更巧的是,這位大佬和另一位大佬有衝突,人家在風頭正盛,他在那邊待著也是心塞,不如到時候跟著老六一起來大清。
沒錯,另一位大佬就是牛頓,被蘋果砸中的那位幸運兒。
而他們兩個起衝突的原因,就是將後世無數學生折磨的死去活來的微積分。
萊布尼茨發現了微積分的基本原理,有意思的是,英國的科學家牛頓幾乎同時也發現了微積分的原理,牛頓還有他的追隨者們指責萊布尼茨剽竊,但是世上就是有這種巧合,萊布尼茨真的沒有剽竊,無端被人冤枉這種事情誰都受不了,更何況被冤枉的也不是無名小卒。
這個時代的歐洲,最繁華的三個城池是巴黎、柏林和倫敦,萊布尼茨在這三個城市的科學院都有職位,可惜英國皇家學會成立的學術法庭支持牛頓,還對萊布尼茨群起而攻之。
這個時候邀請他來大清,成功的機率足有九成。
行走的科學院啊,這種大佬值得他在京城另外蓋一座科學院給他落腳,到時候不光能讓他近距離研究中國社會,還能挑出來一堆奶娃娃來向他學習。
先把科學體系建立起來,再辦其他的事情就是事半功倍。
想想就期待。
家書底下附帶著一本手抄版本的《中國近事》,問題是在場除了胤祈沒人能看懂,九阿哥笑的眉眼彎彎,拍拍胸口二話不說應道,「不用擔心,我可以把書譯成漢文滿文蒙文,等過幾天我們一起研究這書里寫的東西。」
難得碰見新鮮東西,兄弟幾個都好奇的很。
那麼多人傳著看,信件很快散的不成樣子,康熙拍著桌子讓他們把信整理好,待會兒還要拿去慈寧宮給兩位太后看,現在弄亂了待會兒怎麼看?
「知道了知道了,汗阿瑪您再等一會兒,兒子們看完立馬整理好。」老大背對著老父親應付道,看完手上的這一頁又扒拉著找下一頁,不出所料的將信紙扒拉的更亂了。
康熙吹鬍子瞪眼看著鬧成一團的兒子,哼了一聲氣哼哼的坐回去,心裡罵罵咧咧,嘴上還是什麼都沒說。
兒子們年紀越來越大,他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會擔心他們兄弟會不會為了皇位反目成仇,還好他的擔心都不是真的,看他們這鬧成一團的樣子,怎麼著也想不出他們反目成仇會是什麼樣子。
兄弟間能互幫互助就好,父慈子孝,兄弟友愛,天家最難得的就是這些,他不怕孩子們在他面前放肆,只怕他們有了別的心思,玩什麼笑裡藏刀。
還好還好,現在看來,他的傻兒子還沒有修煉到那種境界。
康熙自己沒有經歷過爭奪皇位的爭鬥,不過他繼位的時候朝廷危機四伏,也不是安安穩穩的長大,兒子們一個個都出落的非常優秀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因此造成他們之間掙的你死我活就不好了。
他寧可兒子們沒那麼優秀,也不想他們為了皇位反目,現在這樣就很好。
胤禔心滿意足的將信看完,後知後覺反應過來自個兒剛才吼了小心眼的汗阿瑪,正想回頭說幾句好話揭過剛才的事情,就發現他們家汗阿瑪看向他的目光罕見的充斥著慈愛。
夭壽了,汗阿瑪受什麼刺激了?
這種溫情脈脈的目光真的不適合他,汗阿瑪被髒東西附身了嗎?
直郡王心跳加快,被嚇的僵著身子拉過太子擋在前面,慈祥的汗阿瑪需要他的貼心好兒子保成,保清只習慣罵罵咧咧的汗阿瑪,保清不需要汗阿瑪那麼慈祥。
太子:???
你們是不是有什麼大病?
乾清宮裡鬧鬧騰騰,直到康熙要帶信去慈寧宮,糟心兒子們才被趕出去,胤祈被太子喊住帶去毓慶宮,還沒來得及問有什麼事情,就聽他們家太子哥哥說,「這幾天好好休息養好精神,二哥過些天帶你去山西。」
喀爾喀三部南遷,原本的草場不能空著,朝廷要移民實邊,不光要往喀爾喀原本的駐地遷,北海和羅荒野也得多去些人,只要常住那裡的百姓足夠多,入侵者派來的游兵散勇剛入境就會陷入人民群眾的海洋。
安土重遷是國人的傳統,只有朝廷下令不行,配套設施不到位,很有可能造成混亂,沒辦法,朝廷制定的政策有時候是好的,但是政策和現實有區別,一方面是地方官員的實施,一方面是百姓的意願,而朝廷制定的政令似乎永遠沒法被地方官員好好推行,如果沒有人盯著,很有可能好心辦壞事。
民間為什麼會有叛亂發生,大部分都是官府施政不力造成的,基層官員全部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事情只存在於夢裡,現實中哪兒有那麼好的事情。
要遷走的主要是晉、陝、冀等地的百姓,穩妥起見,他得去山西看看,正好帶上小祖宗一起,讓他看看民間的父母官究竟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