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司儒忽然想到了地底艮岳的那一幕,但沒有向她們提起。
「所以永興陵坍塌時,蕭瑾是在內的?」小皇帝急切的問道。
司儒點頭,連忙道:「但永興陵是活陵,陵底地下水可以通往下游的河流,地陵坍塌時,地下水滲入,以蕭瑾的身手,應該不至於被困於陵內,不過入陵前我曾阻止過蕭瑾,永興陵危險重重,不需要她涉險,我一個人就足夠了,但她…」
「蕭瑾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從先帝駕崩後又有誰還能夠勸動她呢。」李嫻說道。
「寧國那幫人,跟他們的監國是一樣的德行,盜陵不成,竟用火藥炸陵。」司儒氣氛道,「果然是什麼樣的主子養什麼樣的狗,如果不是聖祖皇帝的新政,仁孝章德皇后的堅持,那魏清能有今天的地位嗎?就憑几千年前的孔孟之道,我們只會被人踩在腳底罷了。」
李嫻輕輕佻起眉頭,她看著窗外的雨,眼裡黯然失色,「永興陵…真的就這樣塌了嗎,那帝後的屍身…」
司儒陷入沉默,隨後無奈的嘆了一口氣,「早知道這樣,就不聽那牛鼻子老道的話了。」
李嫻看著窗外,隨後朝司儒道:「阿儒,鞏縣至盛京千里之遙,舟車勞頓,這幾日就先好好歇息吧,蕭將軍的事,我會想辦法的。」
「嗯。」
----------------------------------
半月後
盛國朝堂依舊運作,只是原先蕭瑾掌管的軍務都移交了諸將分領,最後呈於皇帝手中,小皇帝開始了正式的親政,由太師輔佐。
蕭瑾不在的時間裡,小皇帝依舊是茶飯不思,一連幾天下來,人都消瘦了許多。
「陛下,政策要與民生相結合,文官有些諫言看著雖好,可是也要結合當地百姓的生活才行,那些士大夫家的子弟有些從未體驗過民間疾苦,需知,天下萬民才是國之根本,不能紙上談兵。」司儒翻閱著小皇帝親批的幾份奏疏教導道,「百官出謀劃策,君王所做的一切決斷都關乎著國運與大勢,也系王朝的盛衰與走向。」
小皇帝看著司儒,不滿的拍桌道:「司卿,你就比朕大幾歲而已,你只是帝師的侍童,帝師都還沒發話呢,你怎先開口了。」
「陛下,政事上,司儒大人的確要比臣更嫻熟。」李嫻說道,「盛國的許多國策,並不是出自臣之手。」
小皇帝嘟起嘴,「難道她還能比先生強?說得頭頭是道,好像她當過皇帝一樣。」
司儒旋即拱手,「臣可是大盛的臣子…」
內侍急匆匆跑入內通報導:「陛下,太師,司儒大人,南邊傳來消息,御林軍找到蕭將軍了。」
作者有話要說:
轉生的人肯定都有bug存在
第57章 蕭瑾歸盛
——盛京——
消息傳入殿內太師李嫻與翰林學士司儒終於鬆了一口氣,小皇帝聞之大喜,本想立馬動身去見蕭瑾想了一會兒後拍響桌案道:「好啊,總算等到她回來了這次朕一定要好好懲治她。」
李嫻與司儒相顧一視隨後都捂嘴笑了起來。
小皇帝見後,看著二人說道:「先生和司卿笑什麼朕說的可是真的。」
「陛下的話,臣可是記住了等一會兒蕭將軍回來,只怕陛下自己忘了。」李嫻說道。
小皇帝再次拍響桌案,「蕭瑾犯的可是欺君之罪,朕才不會忘記呢,二位卿竟敢笑話朕?」
「臣等不敢。」李嫻與司儒連忙拱手。
小皇帝遂從座位上起身領著一行人馬罵罵咧咧走出了宮殿,「臭蕭瑾,一會兒看朕怎麼懲罰你。」
李嫻與司儒還在殿內二人對視著笑了笑,李嫻開口道:「蕭瑾總算是平安回來了三軍的議論也可平息了。」
司儒看著窗外陰沉沉的天氣惆悵道:「盛國坐擁國北之地擁有草場養馬之地故騎兵強悍然當今世上卻以火.器為強我們雖控了北海卻不敢有所動作,說到底,還是國力太弱了,就如這軍中,沒了蕭瑾,便再也找不出第二個統帥,我朝多少文官謀士,這也是一大弊端。」
「盛國國力雖小,卻得民心,一但戰爭爆發,勝算還是要看百姓向著誰的。」李嫻說道,「民怨積壓太久,就會順著戰爭打響而徹底爆發,到時候寧國必會內亂,況且他們的朝堂,是監國在脅天子,始終沒有一個合理的名義。」
司儒嘆了一口氣,「為長久計,盛國不能再這樣偏安一隅下去了。」
「對了,寧國還有一件事。」李嫻突然想起來道。
「什麼事?」司儒回過頭。
「金海傳回消息,原來的金海都督被貶為了沒有實權的參軍,而新任的金海都督是魏清的女兒,魏清把整個國東的兵馬都給了她。」李嫻說道。
「以魏清奸詐的性格,是絕不可能做莽撞之舉的,即便是至親,看來這個新任金海都督不簡單。」司儒分析道。
「是不簡單。」李嫻道,「二十多年了,她從未露面於世,就在今年,她以生員的身份出現在金海的最高學府中,並以文武雙試皆第一的成績取得魁首。」
「學府?」司儒回頭,「曾經的稷下學宮麼,現在不是成為了高官子弟直接獲取仕途的捷徑了麼。」
「話雖如此,但裡面亦不乏有世家傾盡全力培養的人才,世家的資源可要比普通人多。」李嫻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