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嗡!
隨著黃昏的話音落地,憑空里一道黑影從一片草叢裡射了出來,疾如閃電,瞬間將張良洞穿,並帶著他的屍首往前飛了兩三米。
端的是霸道。
銀槍插地,張良的屍首上鮮血汩汩而流,槍尾猶在輕顫。
徐輝祖腰間佩劍從草叢裡緩緩出來。
手執弓弩。
同一時間,從山巔其他一些極其隱蔽的地方,亦同時鑽出三人,全是當初跟著徐輝祖去大風岡截殺龐瑛的好手。
無一例外,皆是腰間佩刀手持弓弩。
這一幕太過震撼。
杜金明等人心中瞬間沉了下去,張良的死不可怕,徐輝祖也不是那種能震懾人心的猛將,關鍵是他和幾個麾下出現,手持弓弩,這就意味著一個結果:
早就防備著這一刻。
有弓弩在,他們再想殺朱棣,已經沒了希望。
朱棣也很震撼。
今日的事情,他從沒安排過徐輝祖,但他知道徐輝祖會做點事,只是萬萬沒想到,徐輝祖會一直跟在黃昏身邊。
從徐輝祖的意願來說,他是想保護妹夫。
但黃昏又一直跟著自己。
也就是說,徐輝祖也在保護自己。
這讓朱棣內心感觸萬千。
這就是那個在靖難之戰的前期讓自己吃盡了苦頭的儒將徐輝祖,這就是那個在靖難之後被自己圈禁了一年多的妹夫。
朱棣的心情忽然看開了。
是的。
這一次自己輸給了梅殷,但是,我有黃昏。
我雖然輸了,但有黃昏查漏補缺。
真正的勝負還未可知。
不過也有些小不爽,明明徐輝祖早就到了,黃昏卻一直不讓他出手,目的昭然若揭:得等紀綱先死再出手。
借刀殺人嘛。
朱棣也是個無奈,這小子算得實在太精了。
弓弩連發。
和許吟、錢灃纏戰的兩人慘死於手弩之下,根本沒有任何掙扎的餘地。
徐輝祖來到黃昏身畔,淡然道:「雖然咱們破了梅殷刺駕的陰謀,但他搶走了朱文圭,現在要追只怕也來不及了。」
黃昏笑著說,「不急,陛下還在,就是最大的勝利。」
朱棣聞言心頭暗爽。
被臣子信任的感覺——換誰被人信任著,心頭也是很溫暖的。
杜金明倏然從懷裡掏出兩樣物事。
徐輝祖大驚失色,「別讓他放!」
是個煙火筒和火摺子。
這個東西徐輝祖知道,一般情況下比較少見,是軍伍在某些複雜環境和局勢下用來傳遞消息的「煙花」,杜金明這是想傳遞消息。
嗡嗡嗡!
數道弓弩射過去,杜金明胸口中箭,在倒地的剎那還是點燃了引線。
紅色的煙花沖天而起。
剩下的幾個人,視死如歸,根本不管徐輝祖幾個麾下的手弩,血紅著眼睛撲向朱棣,黃昏和徐輝祖、許吟等人亦是大驚,同時撲了過去。
要保護朱棣。
當然,黃昏和徐輝祖兩人心裡很輕鬆,而且故意慢了半拍。
這樣的局勢下,誰也刺殺不了朱棣。
別忘了他是朱棣,是沙場身先士卒的朱棣。
不是一個兩個刺客能殺的人。
幾個人這樣撲過去,也就是給朱棣表個態:陛下,我們對你是很忠誠的。
故意慢半拍,是想著萬一朱棣受點傷,才能彰顯出我等護駕的豐功偉績嘛。
這是黃昏和徐輝祖的心有靈犀。
永樂?
也是可以算計的。
塵埃落定。
杜金明等七個從福建調回來的錦衣衛全軍覆沒,全數被徐輝祖的麾下手弩射殺!
第212章 收官
朱棣面無表情。
雖然這一次遠比靖難之戰在戰場上的廝殺更兇險,但朱棣可是自小就在邊疆長大的人,哪會懼怕這等小程度的廝殺。
弩箭激射。
朱棣從始至終都沒機會揚劍,黃昏和徐輝祖也就象徵性的撲了幾步。
山巔上一時很安靜。
天穹之上的煙花早已散去,只留下暖日微醺。
……
……
大風岡上,梅殷看不見應天城,但很快,有一騎絕塵而來,迅速上岡,下馬,行禮道:「國公,杜金明他們失敗了。」
梅殷苦笑了一聲。
期望之外,意料之中,朱棣哪有那麼好殺的。
旋即又有一騎飛奔而來。
騎士全身浴血,下馬之後亦行禮道:「國公,鄭永鎮撫率軍殺入清涼門後全軍覆沒,鄭鎮撫已殉國,方玉山和林元兩位鎮撫率軍在後面拖延追兵,但朱高煦和朱高燧率領的另外兩衛來勢洶洶,兩位鎮撫已經落於下風,讓卑職前來請國公速速動身。」
又是意料之中。
梅殷唯有苦笑。
三位鎮撫之中,最怕死的是鄭永,在今日出兵之時,鄭永曾問梅殷何時動手,梅殷說了一句不急,鄭永附和了一句是不急。
當時梅殷就看了出來,鄭永是怕死的。
但沒想到,怕死的鄭永主動請纓,最後義無反顧的殺入清涼門,作為誘餌送死。
揮手下令,「走!」
再不走,就走不了。
方玉山和林元兩人雖然是將才,但面對的可是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還有天子親衛軍的追擊,他們死守的話,攔不住多久就要潰散,必須讓這批兵力中的騎軍有機會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