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2頁
朱棣罷朝七日。
永樂十七年的盛夏,在外征戰一年的鎮西候黃昏回國述職。
永樂十七年,金帳汗國的平叛一月也沒停過,隨著王聰和火真率軍入境,平叛效果顯著,越來越多的區域掌控在大明雄師的手中。
嗯,因為兵力不足,催生了另外一個軍種。
汗軍。
這個軍種是由大明出錢,招募金帳汗國的勇士組建起來的兵種,作為邊緣力量,配合尼格買買提、雄霸、王聰和火真進行平叛和戰後治安。
有奶就是娘。
因為待遇極好,汗軍的數量在金帳汗國全境的數量迅速攀升,從當初雄霸試探組建的三千人,快速攀升的到了三萬。
然後……
大明這邊就不敢增加規模了。
三萬的汗軍,已經對金帳汗國內大明雄師構成了威脅。
不過王聰和火真迅速想到了辦法。
派大明將領去領導。
而且必須是有才能的,且設立了專門的監督機構,謹防漢人將領欺凌汗軍士卒導致譁變,也謹防汗軍士卒做偷雞摸狗的事情,損害大明的聲益。
永樂十七年,大明只有在金帳汗國一線還有戰事,其餘地方,戰事全停。
永樂十七年,枕邊人、紅顏知己的逝世,讓永樂大帝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也讓太子朱高熾被禁足——作為長子,他必須守孝。
但又因為身份特殊,太子還需要輔政。
所以太子沒有去徐皇后的陵前守孝,而是在東宮設置徐皇后靈位,每日燒香禮拜,饒是如此,朱高熾一兩年也無法離開京畿。
守孝有幾個級別,分為斬衰(音崔,服三年)、齊衰(服一年)、大功(服九個月)、小功(服五個月)、緦麻(服三個月),五個等差,故稱「五服」。
明朝洪武七年定製,子為父母皆斬衰三年(這所謂的三年,其實是二十七個月)。媳為舅姑、妻為夫,也皆斬衰三年。夫為妻(父母在不杖),子為出母、嫁母,齊衰杖期。嫡子、眾子為庶母齊衰杖期(杖期就是指服一年但要拿拐杖,表示特別哀痛),庶子為生母斬衰三年。
翻譯過來,就是為父母(嫡母生母)應該守孝三年,對祖母應該守孝一年,為庶母守孝一年,為兄弟、叔伯守孝一年,為曾祖母守孝五月。
所以朱高熾應該為徐皇后守孝三年,朱瞻基則要守孝一年。
而守孝的不止朱高熾夫子。
還有全國臣民。
根據各個時期的不一樣,或者根據天子的旨意,守孝的時間不同,從幾十天到幾年不等,也就是說,在守孝期間,哪怕是平民老百姓,也不允許嫁娶。
這很蛋疼。
不過朱棣顯然沒這麼昏庸,在他的旨意下,全國百姓只需守孝三月,也就是說,從永樂十七年的夏初到夏末,整個大明疆域,包括中南半島、奴兒干、亦力把里、漠北,這一大片區域,三個月不會有任何嫁娶的事情了。
至於金帳汗國,目前掌控力度不到,朱棣沒發旨意過去。
倒是李裪,很聰明。
得知徐皇后賓天后,立即派了地位尊貴的使臣過來,送了大量的貢禮,並且匯報朱棣,說朝鮮亦當為徐皇后守孝三月。
也就是說,差不多整個東南亞都要為徐皇后守孝三月!
這待遇……
想必徐皇后在九泉有知也會高興。
在全國一片縞素中,黃昏回到了應天,很低調,只有黃府的人出城相迎,時代集團那邊本來是要迎接東家,被黃昏反對了。
這個時候,不能搞大張旗鼓的事情。
容易惹怒朱棣。
君不見,這三個月內別說嫁娶,全國所有的青樓都禁止營業,因為很多大城市都開了宵禁,現在守孝期間,夜市也不准喝酒了……
一個字,我朱家皇室不高興,全國老百姓都得陪著我們一起不高興。
黃昏對此其實很蛋疼。
守孝這個東西,孝道是沒錯,但守孝三年一年什麼的,確實有點封建糟粕了,還強迫全國老百姓一起來守孝,這就很不人道了。
三個月啊……
這得少生多少嬰幼兒。
而現在大明的人口遠遠不夠發展,還需要繼續大力提高人口數量。
蛋疼歸蛋疼。
生長在這個時代,在封建糟粕沒被取締之前,黃昏還是得遵從它,加上和徐皇后有親戚關係,所以他也披麻了。
嗯,按照規矩來的。
不是刻意的去巴結朱棣。
回到黃府,發現豆苗和豆芽都是正兒八經的披麻戴孝,徐妙錦和徐家四妹也不例外,寶慶公主則不在黃府,一直在皇宮裡。
倒也無所謂了,站在封建社會的立場,修了《女誡》的徐皇后值得尊重。
因為禁止宴請,所以黃昏回府當夜,只做了幾桌小菜——十一個西域妖姬,正妻徐妙錦,平妻徐家四妹,再加上緋春、權氏姐妹、阿如溫查斯,還有豆芽豆苗豆角,再加上吳溥吳李氏、吳與弼和張紅橋,可不就幾桌了。
然後大家坐在一起,小酌了幾杯,也沒敢大聲喧譁。
這會是三個月內的常態。
臣子要是敢各種花天酒地,錦衣衛和東廠分分鐘把消息傳到朱棣那邊去,然後一個不孝的罪名扣下來,準備被貶官吧。
是以一家老小都安靜的喝酒吃飯,然後安靜的各自回屋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