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頁
唯有徐皇后,眼裡淚光晶瑩。
世間,終究還是有人懂夫君的,而這個人不僅懂夫君,也有能力和眼光輔佐夫君,共同打造出他倆嚮往的那一個美好世界。
真好。
人生一世,當有一知音。
必將千古留青名的夫君,不會孤單。
黃昏不可能不知道有人在監聽他,所以這番話,很可能也是說給夫君聽的。
徐皇后笑眯眯的小聲自語,看來我打算把小寶慶嫁給黃昏的想法,還是很有先見之明嘛,可萬一小寶慶不喜歡怎麼辦啊。
沒事,還有我家四妹呢。
所以……黃昏最後一個平妻位置,不能讓人給搶了,得早些下手,免得又出現一個娑秋娜,為此哪怕委屈一下小寶慶當個平妻都行。
正妻沒辦法了,不能去搶三妹的位置吧。
都是妹妹。
朱棣環視眾人一眼,最後目光定格在愕然的大兒子身上,對他微微頷首,有些話在心裡說,老大,你是黃昏選擇的未來大明天子,我相信黃昏,雖然我喜歡老二更多一些,但只要你不犯大錯,這東宮你大可住得!
我希望你會成為我大哥朱標那樣的人。
我希望老二不會成為下一個我。
如此,天下甚好。
至於自己百年之後,老大會不會壓不住黃昏,朱棣不願意在這個美好的時候去想這件煩心事,也不願意去想,因為黃昏就算權傾朝野,也無法篡位,大明根本不可能有篡位的土壤。
朱棣只知道,人生難得一知音。
龍心大悅,大袖一揮,「著朕旨意,賞黃府月餅三封,美酒三壇。」
月餅雖小,君王情意重。
第518章 去北方
朱棣從宮中送來月餅和美酒,這讓黃府一眾人沒想到的事情,之前不是賞賜了所有朝臣麼,怎麼今夜這個時候了還在送來?
黃昏暗凜。
果然,像自己這樣的人物,只怕重要聚會都會有人盯著。
也無所謂了。
明朝君王都這個德行。
問心無愧就好。
第二日,應天震動。
在小朝會後,朱棣力排眾議,推動軍器監撤監設院。
由朱高熾負責。
朱高熾立即召集東宮一眾屬官,借鑑前朝之餘再加點創新,搞了個軍器院的雛形出來。
不過並不急於上報朱棣。
朱高熾還要再斟酌。
軍器監作為工部的一個部門,如今突然獨立出來,成為一個新部門軍器院,而且這個部門還會浩大無比,將會掌管全國的軍器製造,如此重要、顯赫、有油的部門,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的制度,來確保軍器院的各項職責正常運行。
而且儘量不能出現權利腐化。
這就得學錦衣衛北鎮撫司指法南鎮撫司監督的體制。
所以戶部還得摻和進去。
按照朱高熾的想法,戶部應該要對軍器院的所有帳項具有核查權力,且軍器院購買材料物資時,應該向戶部報備。
至於官職設定方面,倒是簡單。
軍器院畢竟新設,掌權人物官職不宜太高,三品比較合適,低於六部,高於其他九寺五監,如此足以服眾。
按照規制,軍器院應設一正兩副,並設一位實權官位。
像錦衣衛一樣。
一位指揮使,兩位指揮同知,兩位指揮僉事之餘,還得有兩位鎮撫使實權負責具體事宜,軍器院也應該如此設置。
於是很快確定,軍器院最高官員為軍器令,設兩位副職為軍器同知,沒有軍器僉事,僉事一般是武將部門設立。
文職部門大多是同知、侍郎之類的。
人選基本不變,軍器監監正和監丞,加上趙厘死後空缺出來的少監位置,理應洪繼來補缺,這一次這直接將洪繼來升為軍器同知。
不過還有諸多細節需要確定。
是以朱高熾暫時壓在案頭上,等確定下來,再送遞順天等父皇決斷後施行。
第三日,朱棣帶著徐皇后,在京營抽調力量的拱衛下,帶著一些臣子,離開應天去往順天,同日,送走陛下的朱高熾回到皇城直奔乾清殿。
他又要兼國理政。
而且朱高熾明白,在遷都之前,自己很大概率要一直兼國理政。
其實朱高熾不贊成遷都。
順天就在北方邊疆,如果漠北攻入長城,兵鋒可以直指順天,稍有不慎,整個大明的權利中樞就會瞬間崩塌。
父皇無懼,那是因為他有這個能力和自信不讓漠北鐵騎打入山海關。
但子孫後人呢?
大明國祚萬萬年,總會出幾個平庸君王,萬一那個時代的漠北鐵騎如曾經的元帝國一樣,你讓平庸君王天子守國門?
怕是要把江山敗了。
話是如此想,但朱高熾現在也沒法,他這個太子還沒勢力去對抗父皇的遷都之意。
一行人浩浩蕩蕩去北方。
錦衣衛昨日就先行一步,沿途緹騎散步,確保陛下北行的安全,同時在陛下周圍,還有京營一衛拱衛,而在外圍,則是徐輝祖的鷹揚衛在拱衛。
在去往北方的隊伍中,最顯眼的不是陛下和皇后的依仗。
而是走在隊伍後面的黃昏大官人——因為身邊美女夠多。
四輛馬車。
共十個人。
黃昏,娑秋娜,許吟,沈熙禮,烏爾莎以及其餘五個西域女子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