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7頁
軍器院那邊,迅速生產大批量的火器,交付海軍和遠征軍。
兵部和戶部,準備好徵兵。
戶部那邊,專門劃撥資金,大肆購買糧草,以確保遠征軍兩年之內的用度,工部那邊,敦促各大商行以及工部下屬產業,擴大水泥生產規模。
同時各冶金廠擴大產能。
到了日本那邊,要採取步步吞併的戰略,需要在日本島的沿海建立一個後方大本營,以確保戰事指揮和後勤補充、存放。
所以需要大量水泥和鋼鐵。
同時,朱棣親自召見了黎利和摩訶黛維,「友好」商談了半個時辰,黎利和摩訶黛維都十分「配合」的同意,立即寫信送遞交趾和吳哥,配合當地布政司、總司,在中南半島招募共計十萬人力,等大明在日本取得進展,就迅速將這十萬人運送過去,在那邊修築大本營。
這些操作,是朱棣和黃昏商量後定下來的。
目的只有一個。
利用這個大本營的堅不可摧性,死死的釘在日本,然後再利用大明神機火器的威力,逐步蠶食日本全境。
而另一方面,一個不算重要的聖旨下放兵部和戶部已經工部。
放開寶船的售賣。
但凡國內商行有要購買寶船、四百料和兩百料戰船用作海外貿易的,工部、兵部那邊都可以放開手腳買。
這是表面聖旨。
誰都可以買寶船。
但私下裡,傳聖旨的內侍給工部和兵部兩位尚書說了個口諭,寶船儘量優先滿足時代集團,卻不限量,以成本價出售。
其餘商行若是購買,限量在三艘以內。
且要盈利。
這個消息很快傳散開來,朝野權貴臣子讀懂了其中的信號:陛下是打算放鎮西公去海外建立他自己的勢力了。
也就是話說,君臣之間,好聚好散!
這是大好事!
所以永樂二十年的春節,表明上,大明舉國歡騰四海昇平,但在朝堂上層,暗涌流動,一方面不僅僅是馬上要出征日本。
另一方面,多年來一直沒真正定下來的未來天子人選,隨著朱高煦出任遠征軍副帥之後,終於塵埃落定。
真正的塵埃落定!
太子位置穩如泰山,對於朝臣和國家而言,是好事,所以永樂二十年的春節,長春郡王府人流如織——太子在東宮,東宮在皇城內。
大家討好不了太子,那就討好太孫唄。
這一下把朱瞻基弄得有點懵逼,不勝其煩後,開始躲避京官和回京述職的地方官,今天去一趟黃府,明天去一趟東宮,後來幾日,索性就以陪伴爺爺為名義,帶著太孫妃胡善祥和孫氏一起,躲到乾清殿去,讓胡善祥和孫氏去侍候太子妃張氏。
他則陪著朱棣過幾天清淨日子。
不過朱棣也不清淨。
在京的和回京述職的都指揮使、都督、都督僉事、各位國公,幾乎隔三差五就要找個藉口來乾清殿給朱棣拜年。
言辭之間,各種明里暗裡,都在覬覦那個遠征軍主帥的位置。
在朱棣透露出要御駕親征後,這些武將又改了主意。
開始覬覦主帥和副帥以下的位置。
反正都一個想法:就咱們大明這軍力,打日本不也是摧枯拉朽麼,這就是收穫戰功的時候,傻子才不去爭取這個香餑餑。
所以朱棣也要忙著應付來跑官的人。
而且他還要宴請外賓、藩王。
還得和後宮團聚,有事沒事還要把黃昏喊到乾清殿,商議出征日本的事情,或者問一下黃昏在外海的計劃。
永樂二十年的春節,就這麼忙碌著過去了。
而黃昏也很忙。
一方面,要準備出海的事情,另一方面,要時不時的去和朱棣商議遠征日本的諸多細節,還要些事也比較忙。
他又又又當爹了。
唐賽兒、權昭賢、緋春、穆罕穆拉、徐家四妹五個女子,先是唐賽兒臨盆,給黃昏添了個丫頭,接著就是徐家四妹早產,生了個兒子,然後緋春、權昭賢、穆罕穆拉紛紛進入臨產期。
所以黃府接下來一段時間,天天吃喜蛋。
還好。
有一個賢內助。
徐妙錦基本上一手操持這些事情,才讓黃昏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忙碌家國大事。
永樂二十年,姍姍來遲!
第1434章 被朱棣套路!
所以說在古代,要發展一個家族真的是太簡單了,只要有了權勢,女人不缺,再多生幾個,然後延續個幾代的富貴,就是一個龐大的門閥世家。
只要你一直政治正確,什麼富不過三代,根本對你沒影響。
大年三十,黃昏看著滿院的女眷,又看著豆芽豆苗和豆角,以及不遠處房間裡傳來嬰兒的啼哭聲,感觸很深。
我一個人竟然在大明開枝散葉了。
永樂二十年的春節,普天同慶。
應天的張燈結彩背後,是大明這個龐大的國家機器在默默的運轉,無數兒郎從全國各地奔赴威海,無數物資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威海。
遠征日本,已經不可阻擋。
當然,沒人能阻擋。
既然朱老闆想打願意打,那麼黃昏就絕對不會讓任何人阻攔這件事,何況當下大明的全國形勢,就是人人好戰。
不看看外擴戰爭打了個什麼樣的大明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