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9頁
黃昏也看向朱棣。
兩人在一瞬間有了一個默契,這事應該不是漢王朱高煦搞的,要不然朱高煦不會留活口,但這只是常理,萬一朱高煦就是故意為了洗清他的懸疑,自導自演了他那邊的刺殺呢。
黃昏沉默了一陣,「倒是好奇了,刺客是如何潛伏在長春郡王府的,又是如何得知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今夜會留宿長春郡王府,漢王殿下的府邸也不是那麼輕鬆就能潛入的。」
朱棣搖頭,「剛才已經讓薛祿和王振去查了三名刺客的身份,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死掉的兩名刺客是洪武三十五年進的太子府邸,後來太孫封長春郡王府,太子便調撥了一批奴僕到這邊來,恰好將這兩名此刻調撥在內,要不然這兩名刺客現在都還在東宮。」
頓了一下,「漢王府邸里那名刺客也一樣,是洪武三十五年到的。」
薛祿急忙在門外道:「漢王府邸里那名刺客應該也不是一個人,當時和他一起進漢王府邸的還有一個人,不過因病死了有七八年了。」
黃昏訝然,「這麼早,難道是這十九年間被什麼人收買了?」
只有去審問那個活著的刺客了。
問薛祿,「去查過他們的身份背景沒有?」
王振接道:「錦衣衛和東廠都去查了,三名刺客都是孤身一人,根據戶部資料顯示,他們本是應天人,家人都在靖難之戰陛下入城那一天死於戰火之中。」
黃昏有些發涼,「難道是建文舊臣?」
薛祿搖頭,「不是,他們的資料都只是普通百姓,根本不牽扯政治站隊,所以肯定是在這期間被心懷不軌的人收買了。」
黃昏沉默了一陣,問朱棣,「陛下您怎麼看。」
朱棣道:「看錦衣衛那邊審訊結果罷。」
現在那名從漢王府押過來的刺客,正在後院被幾名錦衣衛詔獄裡最有經驗的獄卒審問,只要他活著,不管他多硬的骨頭,都會開口。
這是對錦衣衛的信心。
黃昏心裡腹誹了一句,那不就得了,審訊之後就出結果了,幹嘛還如此大張旗鼓的把所有人喊來,旋即又理解。
朱棣這麼興師動眾,很大原因是對朱瞻基的關懷。
太孫出事,朱棣也慌了。
嘆了一句,「萬幸太孫婚禮期間,錦衣衛和東廠的安防做得到位,要是這些刺客用的不是什麼匕首短劍,而是火銃,那後果不堪設想。」
朱棣微微頷首。
錦衣衛這點做的還是到位。
太孫大禮前一個月,錦衣衛就開始在全城做安防相關事宜,在太孫同意下,幾乎將長春郡王府翻了個遍,所有刀劍和火銃之類的武器,都在搜查範圍。
不過刺客的匕首藏得太隱秘,所以躲過了搜查。
為了確保婚禮的安全,城內包括朱高煦的王府在內,也一併被搜查了——要不然今夜朱高煦也要面對火銃的刺殺。
但是有點奇怪。
刺客如果要殺太子太孫和朱高煦,為何要在這個時候來刺殺,明知道這種大事的時候,安防力量是強大的,刺殺的機會不會太高。
平日裡太子太孫和漢王的警惕心都會降低——嗯,其實也低不到哪裡去。
朱高煦要防太子太孫。
太子太孫要防朱高煦。
但肯定比今夜刺殺把握大的多。
只能說……刺客是被逼急了?
到底是什麼事情,會逼得刺客在今夜下手,還是同時針對太子太孫和朱高煦,如果是因為皇位爭奪,那沒必要。
朱高煦應該明白,他沒希望了。
所以朱高煦的可能性真不大,而且他如果自導自演這一招,一旦被揭破的話,別說去日本當王了,在大明當個藩王都不可能——對朱瞻基動手,朱棣能忍他?
其他朱家宗室?
更不會這麼大膽,所以算來算去,真不知道刺客背後是何人。
第1419章 日本在找死!
不得不說,錦衣衛審訊,效率極高。
片刻之後,一名獄卒匆匆而來,低頭在薛祿耳邊說了幾句,薛祿又立即進堂屋,剛想匯稟,朱棣道:「你過來,先說給朕聽。」
薛祿急忙上前,輕聲告訴康寧,康寧再低聲轉告朱棣。
朱棣聽完之後猛然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旋即又坐下。
神色沒有之前那麼難看了。
對眾人道:「薛祿王振、朱高煦、朱瞻基、黃昏留下,其餘人都退了罷,康寧,去將鄭和、兵部尚書趙羾喊進來,其餘人都退了罷。」
眾皆愕然。
不過聖意如此,誰也不敢違背。
片刻之後,長春郡王府就只剩下朱高煦、朱瞻基、黃昏和鄭和、趙羾,以及天子特務機構頭子薛祿和王振。
除了薛祿所有人都惴惴不安。
我擦,陛下把其他人摒退後就留下這幾個人,難道刺客背後主謀就在這些個人當中。
黃昏更是意外。
不科學啊。
留下的這些人中,只有朱高煦有這個能力,但他真沒必要在這個時節來搞事了,他如果早就安排了刺客在太子府邸里,也早就啟用了,何必要等到現在。
而朱高煦則是看向黃昏。
好傢夥,搞來搞去,感情是你這個大明妖臣要一網把我朱家後人打盡,到時候我三兄弟死光了,朱瞻基也掛了,陛下再駕崩,朱家其他子弟無論是誰都登基,都沒這個能力再壓制你這個大明妖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