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5頁
李裪為何要請歸?
就是被大明打亦力把里嚇的。
結果現在一看,喲,你大明打金帳汗國只的為了讓他成為你的藩屬國,可我朝鮮已經是你的藩屬國了,那就沒必要請歸了。
大不了對你宗主國再聽話一點就是。
不愧是老臣。
只用一段話,就說中了朱棣心中最在意的事情。
朝鮮的請歸很重要。
而且現在國家的發展也需要大量的資源,僅靠掠奪中南半島,似乎有點過於殘酷了些,加上漠北和金帳汗國的話,中南半島那邊壓力也小很多。
最重要的一點,朱棣的擔心是一個人。
黃昏。
這個人的野心雖然不在於大明的皇權,但他要的也是朱棣目前無法給的,如果不給黃昏創造走出去的機會,黃昏就會被束縛在國內,那麼君臣之間最後一戰必不可少。
不論誰輸了,對大明都是致命的打擊。
而且黃昏一直呆在國內的話,對太子和太孫將來也是個巨大的壓力,到時候君臣之間無法和睦相處,大明勢必陷入內亂。
那麼好不容易打造出來的盛世就可能衰敗。
朱棣揮揮手,阻止了還要再駁斥陳圭的兵部尚書趙羾,不容置疑的道:「金帳汗國離應天實在太遠,具體情況我們也無法得知詳細,所以那邊到底適合打,還是適合接受稱臣,我們在這裡討論都有點不切實際,朕想,不如將此事的決斷權交給太孫和鎮北侯?」
鎮西侯,就是黃昏。
在亦力把里一戰之後,因軍功封侯,朱棣也不可能真給黃昏某個具體的侯位,儘可能的消除黃昏在地上的影響力,所以就讓禮部鼓搗了一個鎮西候出來。
朱棣看向眾人。
眾人也都愣了下,這麼大的事情,交給太孫和黃昏決定?
其實就是交給黃昏決定。
太孫這次出征,也是個副帥,監軍是郡王朱高煦,真正掌控兵權的是主帥黃昏。
夏原吉最快反應過來,他作為戶部尚書,和時代集團接觸最多,也最了解時代的布局,從中也能看出黃昏的野心。
所以他迅速道:「如此最好,畢竟鎮北侯在金帳汗國最了解當地的情況,如果我們貿然讓他班師回國,搞不好就成了第二個岳武穆。」
朱棣臉色一沉,「嗯?」
你說朕是宋高宗趙構?
夏原吉也知道自己說錯話了,剛想請罪,朱棣卻揮揮手,沒好氣的道:「就這樣吧,沒事就退下,北固城那邊,朕已經下了旨意,讓抽調的兵力進入金帳汗國,不管是打也好,是接受稱臣也好,總得有兵力去拱衛太孫和鎮北侯從薩萊撤回瓦剌。」
這就是塵埃落定了。
半個月後,從金帳汗國陸續傳回來的消息,讓當日參加了這場議事的六部尚書和陳圭等人覺得,那天都是搞空事!
因為黃昏已經去打兀魯黑·馬失嘛了。
而且並不是接到旨意才決定的。
從時間上來看,兀魯黑·馬失嘛自封可汗後,黃昏就開始準備征討兀魯黑·馬失嘛,所以半個月後,應天這邊才會接到戰報。
首戰雙方不分勝負。
因為雙方首戰,不是大明鐵騎對上兀魯黑·馬失嘛,而是薩萊王都的參與兵力幾千人,再匯整了王都周邊兵力共計三萬人,由黃昏從監獄裡放出來的一個萬戶率領,對上了哈斯其的三萬人。
雙方旗鼓相當。
那位在監獄裡待了兩年,以為必死無疑的萬戶博剌出來之後,為了活命,對大明這邊極其忠心,很快整頓了軍隊,然後獻策,讓黃昏開始以王都為中心經營民心。
所以才能很快匯聚三萬人。
博剌也是白銀帳系出身,幾年前因為反對扎巴兒·別兒迪,所以扎巴兒·別兒迪成了可汗之後,這位萬戶就成了階下囚。
很快又陸續又戰報傳回應天。
黃昏和雄霸、尼格買買提配合,讓博剌的三萬大軍作為誘餌,取得了一次重大的攻城戰事勝利,殲敵一萬有餘。
並迅速對兀魯黑·馬失嘛形成合擊態勢。
而金帳汗國國內的其他萬戶,見狀不秒,趕緊向大明表忠心,目前各路兵力向王都薩萊匯聚,只要聚攏起來,兵力就能勝過兀魯黑·馬失嘛。
當這些消息傳回國內,朱棣就懂了。
他甚至沒有宣召臣子商議。
因為他知道,黃昏是勢必要把金帳汗國納入大明的疆域,在那邊成立布政司,加強大明對這塊疆域的掌控力度。
朱棣當然喜聞樂見。
一則,這算是自己當政的武功,另外一個方面,只有把金帳汗國打下來,黃昏以後想要打造兩極世界,才有從金帳汗國向西擴進的跳台。
或者這麼說:金帳汗國以後很可能是兩極世界之間的中間區域!
但真的讓黃昏這麼去做?
朱棣這些天又開始猶豫了,作為君王,他不得不考慮更遠,萬一將來黃昏在西域那邊建立的王朝太過於強大,對大明構成威脅怎麼辦?
所以他現在其實很想當面問一句黃昏,他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然而得等。
等黃昏從金帳汗國回來。
第1299章 形勢複雜!
永樂十七年,大明暫停對了女真的征討,而在朝鮮那邊,李裪繼位後,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出現了數次暴亂,李裪對朝鮮的掌控,還沒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