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朱棣不出紫禁城,有京營和錦衣衛等天子親軍拱衛,誰也拿他無可奈何,所以才有上元大火案,但是現在,朱棣要出宮了,隱藏在黑夜之中的那些建文舊臣,豈能不蠢蠢欲動。
朝野上下無人不知,隨著朱棣出宮,只怕這應天城要熱鬧起來。
不過轉念一想。
朱棣會不知道?
所以這一次出宮,必然會有嚴絲合縫的安全護衛,絕對不可能出現任何意外。
但……
就怕萬一!
第192章 千古第一的迎親書
很快,京營士卒和錦衣衛開始配合,在應天城全程盤查外來人口,並通過各種方式敲打地下幫會,讓他們從近期到正月十五以前,都老實一點。
同時,京營在城外的駐防也更換了一批。
京畿附近城市裡的錦衣衛千戶所、百戶所,除留守必要之外的人手外,其餘的盡數被召回應天。
國子監附近。
黃昏那處莊園周圍一里之內,每日都有官府人員盤查。
絕不允許任何外來人居住。
一時間,應天城風聲鶴唳。
表面上看,似乎是朱棣擔心皇后送親時候的安危,提前在做安防工作,實際上大家誰都心裡敞亮:朱棣要出宮了。
這又不是萬人空巷的上元節。
皇后去參加婚禮,最多就是遇刺:可誰吃飽了撐著去刺殺皇后?
完全傷不了皇權分毫。
就算成功,朱棣不過是傷心一陣換一個皇后而已。
謀刺者反而會遭受到朱棣的瘋狂報復。
所以沒人刺殺皇后。
朱棣也應該清楚,要不然去年的上元節,他也不會那麼輕易的讓徐皇后出宮去賞玩燈會。
所以這些安防力量,是為朱棣自己準備的。
……
……
時間流逝。
眼看婚期將近,黃昏忙得昏頭爛額,好在有過來人吳溥幫忙打點,又有吳李氏全力幫助,忙碌之中一切都有條不紊。
婚禮前的第三天,黃昏搬去了新宅。
邀請吳溥一家。
吳溥本來是拒絕的,說你也成婚了,該有自己的生活和空間,我們一家人就不來湊合了,人多容易出矛盾。
黃昏也不勸說,讓人直接搬家。
吳與弼雀躍的很。
吳李氏夫為妻綱,看吳溥。
吳溥攔不住搬家的工人,也攔不住歡呼著要住大宅子的吳與弼,只好去了。
新宅很大。
要靠自己幾個人打理,估摸著新宅要變荒宅,在搬遷進去之前,黃昏已經買了十餘個小廝和七八個丫鬟,又僱傭了廚娘。
管家就省了,讓吳李氏來操持家業。
若是吳李氏不願意,錦姐姐也可以。
錦姐姐能操持徐府,管一個小廝、丫鬟加上東家才三十個人的新宅,完全麼得問題。
從今以後男主外女主內,小日子不要太幸福。
喬遷新居沒有宴請。
就黃昏和吳溥一家人,和和氣氣的吃了頓晚膳。
倒是意外。
消息靈通的狗兒太監,著人送了尊山水景石過來,價值不菲——咱們的狗太監身家還是不錯的,這一兩年很攢了點家底。
朱棣也是睜一眼閉一眼。
小錢可以。
不越線就行。
內官監大監鄭和著人送來了一幅山水畫,竟然出自南宋名家之手,其素有梁瘋子之稱,曾在宋寧宗時期擔任畫院待詔的梁楷。
朱棣和徐皇后沒有表示。
當領導的,你一個下屬沒請,領導才沒心思管你搬家的事情。
賽哈智比較實惠。
雖然黃昏沒請南鎮撫司的人,他還是和眾多中層幹部,大家人人出了個禮:都是按照經濟走親習俗,喬遷禮該多少錢就多少錢。
既不見外也不拍馬屁。
黃昏樂得收了。
以後找個時間,把隨禮的這些人請到風月十四樓哈皮一晚上就行。
要不了幾個錢。
搬入新家之後,黃昏就開始寫迎親書。
其實迎親書應該在送聘禮的時候,一併送到徐府,不過當時送聘禮是黃昏一人去的,吳溥又在文淵閣當值,黃昏第一次接觸古代婚禮,哪知道這些。
現在知道也不晚。
以後迎平妻的時候就可以改進了嘛。
黃昏熬夜寫好迎親書,第二日睜開眼,已快晌午,這個麼得辦法,冬天了,天亮得比較晚,吃了午飯急忙讓許吟把迎親書送過去。
……
……
徐府。
緋春在一旁清點著小姐的各類首飾,徐妙錦坐在一旁,牽著徐家四妹的手,聽長嫂徐楊氏詳細說著陪嫁清單,什麼棉被十幾床,枕頭多少付,錦緞多少匹,大米多少石……
這都是正常嫁妝。
然後就到了不「正常」的嫁妝。
珍珠多少顆,手鐲多少付,金條幾斤,宅子幾座,良田多少畝,鋪面幾間,丫鬟……呃,丫鬟只給了一個,就緋春。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何況徐皇后在上午已經把徐輝祖夫妻召到坤寧宮,仔細交待說,咱家二妹出嫁可不能寒酸了,嫁妝一定要對得住徐府的身份地位。
若是不夠,姐姐這裡可以支援一下。
徐輝祖沒有客氣。
於是徐妙錦的嫁妝里,多了兩座宅子,還多了一些邦國進貢的珍珠瑪瑙等稀有玩意兒,雜七雜八的加在一起,不比黃昏下的聘禮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