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8頁
這是大家都看得見的。
沒人去懷疑黃昏的初衷,如果他要謀反,就絕對不可能把機槍這麼瘋狂的火器半賣白送給軍器院,謀反的時候叛軍配備機槍,還不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而且黃昏一早就說過,他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也許以前是讓大明海軍去征服星辰大海,現在的目標改成了他和的大明一起去征服星辰大海,但都是好事。
朱棣百年之後,太子和太孫不會承受來自黃昏的壓力。
另一方面,地球這麼大,大明不可能統治完,而如果建立兩極世界,一東一西兩個王朝都是中國人主宰,那麼中原文化將更加的源遠流長。
所以朱棣起身,走到窗戶邊,「那咱們就等著他從金帳汗國回來罷。」
黃昏一定會回來。
朱棣相信,黃昏如果真有這兩極世界的想法,就一定會回來得到自己的支持,只有大明的支持下,他黃昏才能更輕鬆的完成這個宏圖。
而現在,朱棣也很期待這個宏圖。
前提是,大明要先足夠強大,必須稱霸大明雄師鞭長可及的疆域,這樣才能確保東方這個王朝在兩極世界的主導地位。
兩極世界?
朕很期待!
兩極藍圖
第1284章 針鋒相對
所謂理想,很多時候我們個人的理想,最終被歲月磨平,而很多時候那些龐大的理想,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前赴後繼的為之獻身。
比如「覺醒年代」里的那群先驅。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一個宏大的理想,總是會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兩極世界,就是一個宏大的理想。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黃昏是真沒奢望過,因為他只需要一個人認可就行了,然後再找一群人,來一起為這個理想奮鬥,很多年以後,他可以自豪回首往事,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才能夠說:「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經歷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
黃昏不管他現在所處的大明是歷史上的大明,還是平行世界。
不重要。
因為自己周圍的中國人是鮮活的,而這群中國人創造的國家、維護的社會,會一直是中國人的,那麼自己就應該為它奮鬥。
可問題在於,朱棣能理解自己的意圖麼?
黃昏沒把握。
畢竟朱棣是一位封建王朝的君王。
他的思維都是受到桎梏的。
那麼接下來這些時日就很重要了——如果朱高煦弄出來的這些風言風語沒讓朱棣下聖旨,著東廠或者錦衣衛來瓦剌調查,出兵金帳汗國依然無可阻擋,那麼說明朱棣應該是懂了。
而且同意。
反之……那也別打什麼金帳汗國了,先準備和朱棣的最後一戰罷。
時間匆匆。
很快進入盛夏,哪怕是在草原上,也有些炙熱難當。
直到準備出兵之前,朱棣的聖旨都沒有來到北固城!
黃昏也便不去東想西想了,反之先打了金帳汗國再去沙哈魯的地盤上撒泡尿再說,至於接下來是繼續西進,去整合歐洲還是先輔佐大明拿下西洋南洋,打完再想。
想得遠沒用,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不過出兵之前,還有個事得做,要不然朱瞻基跑到金帳汗國去,真可能有去無回,所以在準備出發去邊境之前,黃昏在暫住之地設宴。
赴宴之人,只有三個。
太子朱高熾。
太孫朱瞻基。
郡王朱高煦。
三人都給了面子,其中太孫單人赴宴,太子帶了個內侍,這不能怪太子,實在是太胖,沒有內侍在旁邊多有不便。
朱高煦則帶了個幕僚:胡永興。
簡單而心懷各異的寒暄之後,大家落座,黃昏示意阿如溫查斯給自己把酒斟滿——至於其餘三人,朱高熾內侍,太孫自己倒,朱高煦有胡永興。
黃昏舉杯,「明日便要去邊境,之後出兵金帳汗國,今夜在此,先預祝我大明雄師旗開得勝。」
說完一飲而盡。
朱高熾和朱瞻基也一飲而盡。
朱高煦卻舉杯而不飲,「倒是讓我不明白了,這蚍蜉義從不是黃侯爺的私軍麼,怎麼又成了大明雄師,遮莫是咱們的黃侯爺自詡大明君王?」
這話簡直殺人誅心。
而且一點也沒有留面子的意思,是直接開撕。
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朱高熾和朱瞻基還沒放下酒杯的手都僵硬了一下,兩父子對視一眼,不待黃昏回答,朱高熾就答道:「二弟你這說的什麼話,黃侯爺對我大明忠心耿耿,他既是大明的侯爺,那麼他的蚍蜉義從自然也是大明的雄師,和當年的朵顏三衛,一樣的啊。」
黃昏暗暗搖頭。
朱高煦這貨,怎麼有個幕僚在身邊還是這麼沒情商。
朱高煦冷笑一聲,「朵顏三衛?沒記錯的話,朵顏三衛可是幫助父皇進了應天皇城,不知道這和當年朵顏三衛一樣的蚍蜉義從,是不是也幫咱們大明的黃侯爺也去進一座皇城?!」
黃昏略感無奈,就知道這貨還意難平,也罷,畢竟本來大有希望的皇位被自己給攪弄得看不見希望了,連靳榮被自己策反了,朱高煦沒有意見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