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頁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個政治口號是好的。
然北方災害頗多,兵災頗多,南方卻相對好很多,這時間線一拉長,就會導致北方恆弱,南方恆強的格局。
一旦大明皇權勢頹,朝中掀起黨爭,那南方諸省的人,就會想盡一切辦法,能不繳納賦稅,就不繳納賦稅。」
從解決建虜進犯危機,凱旋歸朝之後,崇禎皇帝所做的一切,就從沒有將重心,放到朝堂之上。
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要是不能遴選出一批可靠的英傑,叫他們到各處扛起擔子,那大明的萬鈞重擔,崇禎皇帝是扛不起來的。
既然朝中的那幫大臣,想要斗,那就叫他們斗,前提是不能影響到自己的謀劃,要是影響到了,那就掰掰腕子。
從時下所處的境遇來講,崇禎皇帝覺得自己所謀之事,是成功的,所構思的謀劃,是正確的。
想解決大明的問題,除了維穩局勢外,就是要積極地開源,積極地提升生產力,圍繞這些核心而動,那必然能給大明蹚出一條新路。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勢(2)
「圍繞北直隸所謀之事,時下唯有耐心等待了,叫時間來進行驗證。」
崇禎皇帝的目光,沿著大明輿圖,落到遼東那邊,雙眼微眯道:「想叫關內治下的謀劃落定,叫大明初步擺脫財政危機,緩和階層矛盾,穩定住整體秩序,那遼東就不能叫建虜一家獨大。
皇太極,是個值得重視的對手。
眼下這個傢伙,還沒真正整合建虜八旗,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這些傢伙,還分著不少權力。
不過等皇太極效仿明制,創設建虜官制,那不管是話語權,還是內部矛盾的化解,都叫皇太極占據主動了。」
努爾哈赤這個傢伙,所創設的建虜八旗,是相對完善的耕戰一體制度,這亦是建虜不斷取勝的關鍵。
清晰的統治體系,高效的組織能力,明確的軍功授賞……
簡單明了的制度,造就建虜八旗尚武、敢戰之風,甚至身處逆境之時,都能迸發出極強的鬥志。
唯有打仗了,才能斬獲戰功,這樣就能憑功晉升,得到地位和權勢。
唯有打仗了,才能虜獲財富,這樣就能提升實力,得到土地和女人。
大明在遼東一直敗,就是腐朽的軍隊體系,已然爛到根子上,就算想跟建虜八旗硬撼,那也不可能是對手。
大明軍隊越打越挫。
建虜八旗越打越強。
在這樣一種戰爭態勢下,使得大明高層,並沒能覺察到建虜八旗的內部,所潛藏的風險和隱患。
「皇太極這個傢伙,所謂的後金汗王,八旗共主,應該還是很憋屈吧。」崇禎皇帝露出笑意,繼續說道。
「跟他平起平坐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時不時就會鬧騰些事情,建虜八旗內部的爭權奪利,同樣也很嚴峻。
大明皇帝,不是那麼好當的。
建虜汗王,亦非那般好做的。
不過遼東謀勢的窗口期,真的不長了。
所定泛遼東的戰略謀劃,如若不能在近兩年初見成效,真等到皇太極,廢除和三大貝勒俱南面坐,仿明制,設內三院,六部,獨攬政務,創烏真哈超,初步整合建虜八旗,那建虜的戰爭潛力,又相應增強不少啊。」
建虜八旗的崛起,絕非一蹴而就的。
建虜八旗說到底,就是一個奴隸主聯合體,各旗的大小旗主,梅勒額真,甲喇額真,牛錄額真,就是實力不一的大小奴隸主。
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三人,在建虜八旗逐步崛起之中,分別起到不同作用,這才使得建虜,能身處比爛的時代下,最終成功撿漏,叫韃清問鼎神州。
皇太極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精通權謀算計,知曉尋機削除異已,逐步鞏固話語權,倚重漢奸走狗,叫建虜八旗逐步更變了性質。
特別是明確滿洲之名,更改『金』為『清』的國號,這為日後甲申國難爆發,多爾袞逐步統領著韃清,入主京城,征戰南北,奠定了極為堅實的基礎,否則建虜終究是地方性的小政權。
「遼前,皮島,遼南,天津,登萊,山東這些地方,都肩負著各自的職責啊。」
崇禎皇帝伸手指向遼東,皺眉道:「叫遼前和遼南兩地,逐步變成練兵地,叫李自成流竄建虜轄區,叫天津、登萊等地,逐步變成戰備馳援區……
若是這一整體布局,能夠真正形成,那才能鉗制住建虜,對草原和朝鮮的攻略。
沒有真正征服草原和朝鮮,那皇太極就會有後顧之憂,這樣攻打大明的頻率,包括出兵的規模,才會相應降低。
要是在此期間,能夠將朝鮮這個藩屬國,拉回到大明的陣營,那甚至都能謀劃借道朝鮮的布局。」
憑藉先知先覺的認知優勢,叫崇禎皇帝針對建虜在遼東的叛亂,並不局限於某種平叛方式。
多方位的海陸聯合作戰,持續性的放建虜的血,延緩建虜對外擴張勢頭,挑起建虜內部矛盾,這才是王道。
既然短期內滅不掉建虜,那索性就把平叛期限拉長,一年一個平叛預期,磨,也磨死你個狗日的!
就時下的遼東局勢,崇禎三年所定預期目標,都已然超額完成了。
特別是將祖大壽、吳襄調離遼前,叫孫承宗坐鎮遼前,這叫群龍無首的遼東將門,陷入到混亂無序的態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