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朕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徐卿進入內閣後,要抓好三件事情。
一個編撰曆法,一個武備院,還有一個……就是歸到你名下的總倉場事。
按理說當前有倉場尚書孫居相,總督倉場,然京通二倉關係重大,朕的心裡多少有些不放心此事。
而且朕心裡有種直覺,只怕這京通二倉的真實情況,並沒有表面所了解的那般好。」
徐光啟心裡一緊,眉頭微皺起來,京通二倉若是出現問題,那對國朝,對京畿一帶,可都不是什麼好事情啊。
「徐卿,這是朕之前所想,關於謀改京通二倉的一些構想,你可以先看看。」
崇禎皇帝拿起一份文書,遞給徐光啟說道:「等內閣穩定下來,你具體主抓此事後,可以和孫居相一起,逐步落實下來,切實叫京通二倉,起到應有的職責和用意,而非叫不懷好意的蛀蟲,私底下都吃跑了。」
自永樂年間遷都北京,除太祖高皇帝所設軍儲倉,國朝於京畿一帶,先後設立了京倉和通州倉,以滿足國朝在糧食口的日常收支用途。
崇禎皇帝很清楚時下的大明,是怎樣一個多災多難,所以這戰略儲備糧的用途,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災年之下,手裡有糧,這心裡不慌啊。
尤其是京通二倉,還肩負著很重的職責,敢出現任何問題,對國朝來講,那都不是件小事情。
叫徐光啟進入內閣,和孫居相一道負責總倉場事,崇禎皇帝就是想上一道雙保險,能更快梳理好京通二倉。
「陛下,若真要這樣辦,那國朝這邊,也會牽扯很多啊,尤其是戶部和兵部那邊。」徐光啟粗略的看了下文書,心中強壓驚意,看向崇禎皇帝說道:「而且國朝並無……」
「徐卿啊,朕知道給你的文書中,有許多是沒有過的先例,可能還會得罪很多人。」
崇禎皇帝擺手打斷道:「但是關係到京通二倉,在朕看來這有些先例啊,要敢於去開創才行。
倘若這京通二倉,出現任何的紕漏和問題,那所帶來的後果怎樣,徐卿心裡要比誰都清楚。
且等這次整飭京通二倉事了,徐卿還要會同孫居相,於北直隸治下各府,挑選合適的地方,籌建起直隸倉,多多儲備糧食。」
按照崇禎皇帝的構想,籌建戰略儲備糧體系,對時下的大明,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這直隸倉的設立。
如此山西、陝西、遼東、山東、河南等地,若是出現自然災害,受災區域的糧價飆升,或者無糧可用時,就能及時的開倉,對外釋放平價陳糧,避免谷貴傷民之事,以此去穩定民心。
但是想要做好這件事情,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崇禎皇帝思前想後,最終選擇徐光啟這個務實派,來主抓籌建戰略儲備糧體系一事。
感受到崇禎皇帝的期許和信任,徐光啟神情正色,拱手作揖道:「陛下放心,臣定會竭盡所能,將所管之事辦好,絕不會讓陛下失望。」
「有徐卿這句話,朕就放心了啊。」
崇禎皇帝站起身來,朝徐光啟走去,動容道:「徐卿,要用心辦差,好好做事,你肩上所挑起的三副擔子,不管是那一副,於國於民都是極為重要的事情。
有任何問題,出現任何麻煩,都要及時向朕通稟,我們君臣聯起手來,將這些問題和麻煩,都給一一解決掉。」
第十章 治國如烹小鮮(2)
其實就上下擺爛的大明而言,還是有著不少務實的能臣幹吏的,只是珠玉藏在這泥沙之中,又處在黨爭激烈、災害頻生、階級矛盾激化、外憂內患的大環境下,對藩王出身的崇禎而言,想當好大明皇帝並不容易。
當大明的皇帝,要精通帝王心術,不能心急,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凡是都要走一步看三步。
像上述這些必備條件和技能,對從沒有學過帝王之道的崇禎而言,他甚至做的還不如天啟皇帝。
至少天啟皇帝還懂得重用身邊心腹近侍,在朝拉起閹黨,跟勢大的東林黨鬥爭,不叫皇權被徹底架空。
但好在這一切都發生改變了。
現在的崇禎皇帝,不似先前那位猜忌心強,做事急躁,過於勤政克己的崇禎,越折騰越壞事的事情,就不會再發生了。
僅僅是先知先覺的優勢,便叫崇禎皇帝清楚的知道,哪些事情要急辦,哪些事情可以緩辦,哪些人能重用,哪些人可以利用,跳出大明累世積攢的泥潭怪圈,那再造一個大明,也未必不是不行的。
「王伴伴,內廠所轄皇莊這邊,日後也要多多儲備糧食。」
坐在龍輦上的崇禎皇帝,伸手對隨駕的王承恩,道:「將各府治下皇莊,近期聚攏歸京的那批匠戶,篩選出有底子的,年輕的匠戶,和所聚的船匠一起,先熟悉下造船的相應技藝。
等開了春以後,朕會擇地,著內廠開辦造船廠,到時一應用度就從內帑調撥,打造海船,組織人手去往南直隸等地,售賣所產之物,多多購進低價糧。」
「喏!」
作為崇禎皇帝所構建的國營經濟體,以內廠所轄皇莊這一塊兒,要切實做到紮根北直隸,逐步發展實體經濟,並具備對外貿易和宏觀調控的能力。
這樣在崇禎皇帝急需錢糧,或各類生產資料和物資,乃至是給生產軍備的原材料時,能毫無壓力的解決,這才算為崇禎皇帝分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