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頁
先前崇禎皇帝譴派李邦華,趕赴宣府鎮和太原府,親辦通敵案一事,他們就想到會出現問題。
之後李邦華從太原急赴京城,雖說先前不清楚,李邦華為何事回來,可隨著天子從都察院那邊,委派一批年輕的官員,出任各府欽差,叫四衛營隨行,趕赴山西治下,朝野間可謂是震動不已。
「陛下,山西民亂一事,必須從快處置。」
王在晉走上前,作揖行禮道:「當前肆虐的流寇勢力,至今都沒有被鎮壓下來,一旦山西跟著亂起來,那京畿的安危就會受到影響。
依著臣之見,當儘快抽調強軍,趕赴到山西治下鎮壓,將涉及的一應人員,悉數都抓捕起來。」
「陛下,此事臣覺得,應與內閣商榷一番。」
王洽走上前,表明態度道:「另外追查山西各府一事,臣覺得當從緩,現在……」
聽著王在晉、王洽之言,崇禎皇帝就清楚了,前者的態度是堅決的,要強勢鎮壓民亂,並抓捕涉事之人,畢竟此事太過於惡劣。
國朝譴派欽差,到山西治下各府州縣,要追查貪污舞弊一事,還沒多久時間,就鬧出這樣的事情。
這一切太湊巧了。
叫人不得不懷疑。
而後者的態度是綏靖的,是為了局部的安定,要叫國朝主動放棄些什麼,畢竟民亂事處置不當,是會鬧出大問題,大麻煩的。
特別是當前的國朝,看似平靜,可實則並不平靜啊。
又是頒布吏治新規,又是大改京察和大計制度,又是安置災民事,又是撤衛設州事……
從崇禎三年開始,朝堂之上,天子所做的事情太多了,可謂是一個接著一個,這叫很多文官都感到惶恐難安。
更別提先前還做了不少事情。
倚重勛戚。
崇文門稅關一事。
重開榷場一事。
被抓捕那麼多的人。
這一樁樁一件件,叫不少人的心裡,都覺得天子失控了,不再信任朝堂,做任何事情太乾綱獨斷了。
「國朝所進行的一應事宜,一個都不能停,該做的還是要做。」
崇禎皇帝態度鮮明,開口道:「朝令夕改的事情,朕做不出來,山西民亂,歸根到底還是平叛事。
這是你們軍機處的事情。
為何要跟內閣商榷?
難道朕設軍機處,委派諸卿家為朕分憂,是看內閣的臉色行事的?
朕決定了,由軍機處譴派山西平叛前指,全權負責平叛事,四衛營隸屬於山西平叛前指名下。
從參贊大臣中,遴選良才,趕赴山西主持平叛事。
另外軍機處明發上諭,命宣府鎮總兵官侯世祿,大同鎮總兵官趙率教,即刻抽調平叛大軍,給朕趕赴山西平叛。
具體如何平叛,如何解決問題,由山西平叛前指專管。」
王洽:「……」
崇禎皇帝所表明的態度,太強勢了,即便是山西發生民亂,但先前做的事情,已然是堅決的進行下去。
不叫李邦華兼領山西平叛事,就是叫李邦華繼續帶隊,追查山西官場貪污舞弊之事。
這樣一來的話,就是該追查的追查,該平叛的平叛,兩者誰都別耽誤誰。
此事若在朝中傳遞開來,那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
「陛下英明!」
一直沒表態的周延儒,此時朗聲道。
「陛下英明!」
而王在晉、黃立極他們,亦紛紛表態道。
有四衛營在,有宣大臨調的平叛大軍在,被軍機處所派平叛前指負責,那組織調度之事,包括後勤補給等事,都能明確下來。
眼下山西治下的一些府州縣,雖說發生了民亂,但是跟大明軍隊相比,那還是差點火候的。
「這件事情軍機處即刻著辦。」
崇禎皇帝站起身來,神情冷然道:「朕只要結果,山西的不正風氣,朕定要狠狠整頓一番才行。
敢把手伸進鎮壓叛亂的糧餉上,那一個個都是膽大妄為到極致,甚至一些官員,還暗地裡背叛大明。
朕要不殺了那些貪官污吏,那我大明遲早完蛋。
此次山西鎮壓所需一應糧餉,皆由內帑供應,你們即刻回武英殿,將這些事宜處置好。」
「臣等告退。」
鎮壓所需一應糧餉,繞開兵部、戶部,由內帑專供,就是崇禎皇帝不想在此事上,有任何的耽擱。
當然鎮壓之後,抓住那幫貪官污吏後,一應查抄的家財等,就跟外朝國庫,沒有半毛錢關係了。
想叫皇權不受臣權的脅迫,那內帑就必須硬氣起來。
這樣縱然是遭到再多大臣的反對,崇禎皇帝也能繞開外朝,抽調一應能調動的力量,將想要做的事情辦好。
好在崇禎皇帝一直都在做這件事情。
和大明文官群體的鬥爭博弈,還真不是簡單的一殺了之,就算是都殺了,那離開了文官協理天下,那大明豈不是徹底停擺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想活命,有錯嗎?
真定府治下,井陘要隘。
「都把隊排好了,別他娘的涌,老子說的話,你們他娘的都聽見沒有……」
「干你娘的,急著去投胎啊,再給老子亂,就地格殺……」
數以千計的忠勇軍銳士,持槍挎刀,散布在各處要地,在各級將校的統率下,震懾著蜂擁的難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