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頁
唯有把這件事情做好了,那大明維新變法的大旗,才能持續的樹立不倒。
看著眼前辯論的人群,崇禎皇帝的臉上流露出笑容,思想的碰撞,往往是能產生較大的影響力,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在給維新變法蓄力謀勢。
第一百六十六章 蓬勃
轟隆隆……
滾滾黑煙在西山上空盤旋,轟鳴聲不絕,在西山軍工廠外,聚集著大批的人群,議論聲從沒有停止過。
「天子召我等來西山,難道就是為了看這滾滾黑煙嗎?從武備院研製的蒸汽機,開始列裝軍工產業,我大明的龍脈都受到驚擾,就算是能批量生產火器、火炮等,可要是這樣下去的話,大明社稷必然是後患無窮啊。」
「你這等陳舊想法,早就該摒棄掉了,你可知從蒸汽機列裝軍工產業,對我大明帶來多少好處嗎?」
「不與豎子同謀!」
「現在爭辯這些,難道有什麼意義嗎?好與壞,不是你我所能評判的,而是要看天下怎樣看待。」
「大明能得到蒸汽機這等神器,對於維新變法的助力是難以評估的,當前僅在北直隸所籌蒸汽機產業,就已經出售不少蒸汽機,列裝到紡織、冶煉等產業領域下,這提升的不僅是生產力啊。」
「本官現在就在想一件事情,倘若蒸汽機能夠列裝進海船上,這對海上航行是否能大幅提升?」
「你這不是在痴心妄想嗎?像蒸汽機這等龐然大物,如何能列裝到海船上,就算真的能列裝上,那究竟要何等龐大的海船,才能承載蒸汽機啊……」
王承恩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眼前熱議的人群。
此刻。
在這座軍工廠內,崇禎皇帝領著內閣、軍機處、內務府、武備院等大臣,正視察著一條條生產線。
「對我大明而言,維新變法想要持續推動,更進一步研製蒸汽機,擴寬蒸汽機的應有範疇,就是最緊迫的事情。」
看著一名名工人,嫻熟的做著各自的差事,崇禎皇帝神情嚴肅道:「就像江南鎮壓平叛一事,倘若沒有北直隸、河南、山東等處籌建的軍工產業,配合武備院研製的蒸汽機,想要持續的供應火器火炮,這對國朝而言負擔是沉重的。
戰爭,比拼的就是國力。
可是國力究竟該怎樣體現?
難道就是單純靠土地所產嗎?
不。
朕從來都不這樣看待。
唯有不斷提升生產力,保證糧食產出的規模,明確對外的發展態勢,這才能確保大明的國力,是不斷向上提升的。」
「陛下說的沒錯。」
徐光啟點頭表示認可,「從天津撤衛設州,逐步開啟對外海貿,我大明就在走一條全新的路。
特別是生產力的不斷提升,使得我大明對外展開的海貿規模,也是在不斷地提升。
對於國朝而言,明確對外海貿體系,不僅能得到穩定的稅收財源,還能為大明治下萬民開拓一條新路。」
內閣、軍機處、內務府的一些大臣,對徐光啟的話表示認可。
一直以來,大明在對外海貿一事上,就是不停地兜兜轉轉,這也使得大明喪失對外擴張的先機。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一批宗藩對外移藩,這使得大明嘗到很多甜頭,圍繞軍火貿易展開的對外海貿,每年都能讓大明獲取更多的金銀。
「陛下,鑑於當前倭島的複雜局勢,國朝是否能在濟州島籌建軍工產業,將成熟的蒸汽流水線,搬運到濟州島去。」
軍機大臣楊嗣昌走上前,「如果能夠明確這件事情,那對今後的軍貿規模,必然能得到大幅提升,這樣國朝也能獲取更多財富。」
「不行。」
崇禎皇帝出言否決,「時下濟州島依舊是唐藩屬地,並沒有納歸到國朝的統治下,朕先前就一再強調。
軍工產業也好,先進技術也罷。
只能在大明本土境內發展。
這是確保外部安穩的根本。
現階段的國朝,尚不具備掌控朝鮮的底蘊,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倘若強行將朝鮮納歸中央統轄,這會暴露出更多的問題。」
對待楊嗣昌的這一提議,崇禎皇帝知道是怎麼回事。
當前倭島的相應事宜,是由楊嗣昌主抓負責的。
軍機處相較於從前,已然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像對草原、朝鮮、倭島、南洋等地,都有相應的大臣具體負責。
統御一個龐大的國度,崇禎皇帝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自己親自負責,這樣就算是把自己累死,也不可能做好的。
「陛下英明。」
孫傳庭上前道:「就當前的國情而言,國朝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全力發展江南諸省,確保江南能儘快從動亂下恢復過來。
現在僅內閣這邊,需要做的事情就很多。
清查土地,清查人口,推行各項新政,樁樁件件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沉澱,倘若為了對外海貿一事,就捨本逐末的發展海外勢力,這是不好的。
依著臣的見解,在今後的五到十年內,國朝的重心應當放在對內發展上,保持對外開海的勢頭即可。」
隨著時間的推移,崇禎皇帝物色的第一批維新派大臣,已經活躍在大明中樞,肩負著極重的職責。
在崇禎皇帝的眼裡,大明中樞要進行調整改革,大明地方要進行調整改革,惟有做到兩條腿交替前行,才能確保維新變法的大旗,能夠插遍整個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