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頁
吝嗇的周奎,眉毛都快擰到一起了,試探的詢問道。
「國丈是在懷疑朕的話嗎?」
崇禎皇帝劍眉倒張,盯著周奎說道:「若是國丈不想被敕封爵位,那就當朕的話沒有講過,皇后那邊,朕也會……」
「陛下!!老臣不是這個意思啊!」
周奎一聽,臉色微變,忙作揖道:「老臣從沒有不相信陛下,老臣做,陛下英明神武,一個匯通票號,就叫老臣賺……」
說著,說著,周奎停了下來。
吝嗇的本性,什麼時候都不會改變。
正如周奎這樣的人,縱使是被崇禎皇帝捏著命門,那想多賺銀子的心思,卻從沒有消散過。
不過這正是崇禎皇帝所想要的。
構建國營經濟體,不能只有內廷,也要有內廷之外的勢力,周奎這個摳門岳丈,雖說毛病一大堆,但若是能調教好的話,那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崇禎皇帝裝作不知,上前托起周奎的雙臂,笑道:「既然國丈願意為朕分憂,那就按照朕所書公函行事。
先招募五千青壯,安置好他們的家眷,如若國丈沒有這麼多土地,可分流到內廷名下的皇莊,一應耗費需國丈提供。
等到這一切都安排妥當後,向順天府衙繳納購買的地塊,朕會叫內廷這邊,給國丈提供相應的建築所需。」
心情複雜的周奎,看著露出笑意的天子,只覺得頭皮發麻,一張口,就是五千青壯,這要花他多少銀子啊!!!
但事已至此,他除了硬著頭皮答應,還能做些什麼?
「老臣領旨!」
周奎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作揖行禮道:「老臣離宮後,就召集人手,籌謀此事,定不會叫陛下失望的。」
第一百零三章 顯威
崇禎朝時下的大明,風氣是極為不好的,不管是官場上,還是地方上,亦或軍隊上,都滋生出大批精緻利己者。
這使得國朝謀定的一些政策,但凡觸及到他們的利益,就會在暗地裡行掣肘之事,或乾脆捅出各種簍子。
別看崇禎皇帝貴為一國之君,可離開這宮禁森嚴的紫禁城,離開這大明國都,究竟還會有多少認他的,就真的不好揣摩細想了。
「皇爺……受山陝籍逃難災民的影響,以京城為首的京畿一帶,糧價出現小幅抬升。」王承恩微微欠身,向自家皇爺稟明道。
「另外布價、鹽價等,都受到了相應影響,甚至在京畿這邊,亦出現一些流言蜚語,說了些……」
見王承恩講著講著,不敢再說下去,崇禎皇帝便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只怕外面的輿情導向,多暗指自己剛愎自用,不願聽取良言勸諫。
這一張張看得見,看不見的嘴,講出來的話,經時間的發酵,所產生的威力,是難以評估的啊。
做事難啊。
想在明末做事,就更難了。
「各地已開設的便民鋪,所儲糧食能支撐多久?」
崇禎皇帝敲擊著龍案,雙眼微眯道:「朕叫你傳達糧食限購令,是否都履行到位了?眼下這是有人想跟朕作對,趁機大發國難財啊。」
「啟稟皇爺。」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您所言的糧食限購令,各地便民鋪皆已履行到位,依著此令,對外售賣的平價糧,能夠支撐一個月。
此外新一批籌措的便民鋪,包括車馬行,開始在保定府、真定府、天津直隸州等地落實開設。
奴婢還從大內行廠這邊,遴選了一批年輕宦官,會隨時隨地,譴派到各地治下,暗查便民鋪、車馬行等處,是否有對外勾結之事。
不過皇爺,新一批便民鋪和車馬行開設起來,對糧食的缺口會增大不少,奴婢擔心後續糧食購進,是否會存在風險。」
這王承恩調教起來後,果真幫自己分去不少憂愁。
崇禎朝需要魏閹,但並不一定非要是魏忠賢。
在大明文官的囂張氣焰,包括他們背後代表的勢力,沒有被徹底打壓下來。
在大明『文貴武賤』的政治生態,沒有被撥正回來以前。
圍繞這一核心前提下,倚重內廷龐大的太監宦官群體,來幫自己解決實際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
「糧食的問題要重視起來。」
崇禎皇帝收斂心神,伸手說道:「先前要移送倉場的糧食,暫時扣著不給,隨時調派到所需的地方。
當前在這朝堂上,不知有多少文官,眼巴巴的瞅著朕出錯,最好能將賑災事,搞的一塌糊塗。
另外派人去催促方正化,叫他所領的西輯事廠,儘快將查抄的糧食,分批押運回京畿一帶。」
圍繞著新內廷班底,所構建的權力構架,特別是掌握權柄的東廠,內廠,西廠,若能用得好,那即便是繞開外朝,崇禎皇帝也能做不少事情。
文官想看他出醜,崇禎皇帝偏不遂他們的意!
「另外……叫朕創設的興國日報,刊印關於賑災的相應事宜,給朕對外進行售賣。」崇禎皇帝接著又繼續說道。
「叫錦衣衛所控制的說書人,在京城、通州、良鄉等地,宣講興國日報,所刊登的一應賑災事。
包括北直隸治下一應皇莊,要接收部分災民的事情,也都積極地宣講出去,朕要叫他們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