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頁
心驚膽戰的占城人如臨大敵,連睡覺都睜著一隻眼,生怕被人一朝給滅了。
事實上,順手滅了占城的提議早就出現過,不過在穿越者內部被否決掉了:眼下占城留著比滅掉用處大,要用來牽制鄭氏朝廷。
從理論上來說,這樣一隻散亂矛盾的聯軍,是沒有戰鬥力的。然而對於穿越者來說,有這樣一隻部隊就夠了——炮灰而已,質量高不高無所謂。
這兩個月時間,負責組建聯軍的開拓隊司令王博沒幹別的,全部時間都用在了軍隊的防疫培訓上。
未來他要在南亞這些熱帶地區經營,不可能再像之前一樣,遇到雨季部隊就休息。
而阻礙軍隊在雨季行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防疫。
雨季對於古代軍隊的摧毀是致命性的。濕熱多蚊,缺乏衛生防護的環境,可以一夜間讓一支強軍集體患上痢疾,也能讓軍隊倒在瘧疾面前。
事實上不論中外,絕大多數的戰役都是在寒冷天氣下進行的。在古代,濕熱,對於群聚軍隊來說,那是比敵人都厲害的生化殺傷環境。
靠著2000開拓軍的後膛槍,以及全力配合的阮氏部眾,王博最終花了2個月時間,將聯軍的衛生觀念從無到有的建立了起來。
這種衛生觀念,別人看在眼裡,可是學不來。光大批的消毒水和漂白粉,就不是任何一家軍隊能提供的。
時間一晃到了6月下旬。磨合完畢後,總督府下令,聯軍開拔……目標:西貢城。
比起西貢這個明朝才出現的名字,後世國人因該更加熟悉另一個名字:胡志明市。
湄公河三角洲是中南半島最南端的富庶平原。此地位于越南和泰國中間,全年高溫,土壤肥沃,水網密布,水稻種植歷史悠久,是亞洲水稻單產最高的地區。
座落在這片核心地區的西貢,由於處在水系中心,又擔當著海港功能,早早就從漁村發展成為了一處重鎮。
和後世的石家莊一樣,這個過程是被歷史自然推動的。西貢的發達在多個世紀前就有了眉目,到了明代,更加成為了一處重要的貿易港口和糧食集散地。
明朝間接影響了這一點。
明朝,從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大明帝國派遣鄭和七下西洋。
七次下西洋,確立了中原王朝最新的朝貢貿易體系。
之後,東西亞、中東沿海、東非等諸多邦國紛紛對明國開展貿易(朝貢)。
於是,西貢成為了西來朝貢船隻停泊的重要港口。
久而久之,這裡才被稱為「西貢」,是漢語「西方來貢」的意思。穿越者降臨這個時間點,西貢這一戰略要地,目前還是屬於柬埔寨王國。
此時的柬埔寨王國地盤不小。其國不但囊括了後世地圖上北方的高原,還掌控著下游的湄公河三角洲。
和北方高原對應,湄公河三角洲由於是平原地帶,所以在這個年代被稱之為「下柬埔寨」。
而三角洲上最重要的西貢城由於其特殊地位,柬埔寨王國甚至專門派遣了副王鎮守此地。
然而這種局面很快就要改變了。
真實的歷史上,南越這一次戰敗的阮氏政權,在抵抗北越侵攻的同時,還不斷向南拓展,最終吞併了占城國。
占城國是越南狹長地圖的最南端。
吞併了占城國,南越阮氏就會面朝大海。那麼接下來,彼輩自然會將目光投向西南方向富庶的三角洲。
這一歷史進程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最終,就在十七世紀,湄公河平原,包括西貢在內的平原土地,都被越南併入了版圖,成為了後世人們熟知的越南領土,以及胡志明市。
而這一次的聯軍,雖說最終目的是大城王朝,但是第一階段的目標,毫無疑問就是擋在面前,處於產糧區中心的湄公河平原了。
……號角聲中,武備簡陋的士卒,抗著同樣簡陋的竹梯,冒雨沖向了高大的西貢城。
一場傳統的攻堅戰就此開始。然而隨著城頭上的抵抗,這場戰鬥很快就結束了。沒過多久,丟下了一些屍體的攻城者敗退回了出發陣線。
西貢城外,往日的市集已經變成了由壁壘和壕溝組成的第一道戰線。
戰線後方,有一處富商修建的,少見的二層石磚結構宅樓。這處宅樓如今早已人去樓空,被外來者占領,成為了前線指揮中心。
二樓的樓頂上,之前就有搭好的竹棚,大概是商人用來休閒飲茶的,這會正好用來避雨。竹棚下,一眾坐在竹椅上的大人物,觀察著前線敗退下來的士卒。
「放飯吧,午後再攻。」
放下望遠鏡的王博,在又一次觀賞完土著拙劣的攻城表演後,表情淡淡地發話了。
王司令左手邊,緊挨著他端坐的,是之前的敗軍之將:阮氏首領阮福源。
著一身短袍的阮福源,同時放下望遠鏡,點頭附和:「也是,正午已過,該放飯了。」
話音落下,一旁早有準備的勤務兵就端上來了兩個鐵盤,裡面是稻米和魚肉碎粥。
戰場上沒有那麼多講究。包括司令在內的一眾聯軍將領,端起飯碗就吃。
不過阮福源這個半老頭貌似操心的事多。刨兩口飯後,他抬頭看了看天色,若有所思地說道:「午後怕是要放晴!」
想到這裡,阮福源又偏頭對一旁穿著民族服裝的兩位將領說道:「是好事,午後要請二位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