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頁
後來,由於宅心仁厚,於是杭州城裡的花子頭便脫袍讓位,余者公推周通坐了頭把交椅。
做了龍頭的周幫主,開始給手下成千上萬的叫花子找飯轍。於是,他首先整理、完善、搭建了整個杭州城內的垃圾回收系統。
與此同時,丐幫在城外下風處又修建了堆糞場。幾年下來,周通就這樣將一個人見人嫌的買賣,做成了日進斗金的產業。
杜少為告訴吳法正,現如今,杭州城裡所有的生活垃圾,包括各處修建起來的免費茅廁,都歸丐幫所有。
市民平日裡要繳納一份垃圾清運費。而這些垃圾糞便被運到城外的堆糞場後,過段時間,又會變成上好的肥料,出售給周邊的農民。
說到這裡,杜少為不禁有些感嘆:一開始誰也沒有看上這等生意,直至出了個周通,城內某些不那麼在乎面子的大戶人家才發現這生意「做得」,有意染指。
然而那個時候周通羽翼已豐,再加上獨家堆肥技術無人能破,於是周通就這樣把生意做到了今天。
最後,杜少為告訴吳法正:之所以杭州城內不見一個流民餓乞,不光是因為清運垃圾的緣故。事實上,那周通早幾年前,自從戰艦炮轟上海縣城之後,就公開投靠了某個不可言說之人……城裡多餘的叫花子,都被這廝賣到夷洲種田去了。
杜少為這一段故事,信息量很大。然而和他料想的一樣,吳法正最終只關注了兩件事:堆肥和夷洲種田。
見吳法正細細詢問自家有關於堆肥一事,杜少為臉上露出了:「果不出我所料」的神色。
和那些混吃等死夜夜笙歌的二世祖不同。像杜少為這種人,可以說是傳統士大夫中的精英。他們志在朝堂,年紀輕輕就對國事政事相當關心。
這一類士人,是不會因為糞便是穢物,而不屑於關注……尤其是堆肥一事,牽扯到了稼穡,就更是他們關注的重點了。
這也是杜少為猜到吳法正關注重點的原因……之前的交往,他已經確認對方和自己是同一類人:大家都是有志向,接受能力強的「新一代年輕士紳」。
「也罷,看時辰尚早,咱們這也算是歇息夠了。」
說到這裡,杜少為起身:「今兒就遂了長石兄的意,且去城外走一遭,看一看堆肥場。」
當天後半晌,原本打算游湖的公子哥,租了船,去遊歷了城外的糞場。
調查結束後,吳法正對這樣一個先進的生態循環產業讚嘆不已。是夜,興奮的吳法正和杜公子徹夜長談。他毫不掩飾地稱此項為「仁政」,並幻想著有朝一日將此項目在全國推廣的景象。
有同感的杜少為,慷慨激昂一番之後,索性約了吳法正,打算明日結伴再去上海港那邊考察一番。
吳法正欣然應諾。
第674節 幻變(二)
杭州城北,武林門外。
明代以前,武林門叫做餘杭門。由於城北緊鄰運河,所以當初的餘杭門是杭州北面門戶,俗稱「北水關」,專司把控過往行船出關。
明代的武林門雖說名稱變了,但是基本功能沒有變,依舊是供船隻進出的水門。
由於武林門外緊鄰運河發端,所以周邊設有多座大型國家級糧倉,以及為數眾多的私人糧棧,用來收儲流轉東南各省提供的槽糧。
這樣一來,再加上隨運河而來的大量流動人口,武林門外就成了商賈雲集之地,「檣帆卸泊,百貨登市」。
另外,作為運河發端,此處也是周邊漁民聚合之所。時人皆知,武林門外除了米店多,就是魚船多。沿河各處,魚行林立,吆喝記帳聲,隔河可聞。
此刻的吳法正,著一件永恆不變的,代表秀才身份的青衫,背著手,正站在碼頭外,盯著一處熱鬧所在,沉吟不已。
吳法正一早就到運河碼頭了。
他是來和杜少為碰頭的。
之前大家約好,於今晨在碼頭集結,然後一同去上海港遊玩幾日。
這會是早上八點多,杜少為業已和吳法正碰頭完畢。而事先說好同去的紀湘,臨時偶感風寒,只好在家修養。
即便是這樣,此次出行的旅遊團總人數,也達到了六人之多……蓋因杜少爺今趟實屬「出公差」,自然不會給族中省錢……他不但帶了小廝和長隨,還帶了貼身丫鬟沿途伺候。
這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現今某曹勢力發展迅速怪力無窮。雖說暫時還蟄居東南,但明眼人(多少看過幾本史書的)就能看出來,此僚大有鯨吞天下之勢……而大明朝廷偏偏流年不利諸疾纏身,壓制不住東南妖孽。
在這種局面下,被各大土族推出來當諸葛亮諸葛瑾的,再不是什麼不起眼的庶子私生子之流了。像杜少為就是族中二房嫡出的長子,其父乃是堂堂兩榜進士,退休知府。
所以說,真正被當作繼承人教育的少爺,就沒有傻子。杜少為看似之前和吳法正談得投機才有了去上海港的提議,實際上這種考察活動,早就是族中既定的重要考察項目,杜少爺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
旅遊團中,吳法正依舊只帶了那個中年男僕。而杜少為作為地主,自然不好讓吳法正這個外鄉人忙碌。所以他清晨一到碼頭,就指揮家僕將箱貨行李往船艙里搬。
船是杜家昨日就雇好的,雙層客船,足夠盛下所有客人。杜少爺行李看似不少,其實也是必須的:家中在上海嘉興等地有不少知交好友,這些都是重要人脈,出差一趟自然要順路拜會兼打聽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