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頁
看到朝臣們混雜著震驚和貪婪的眼神,忠勇伯大人哈哈一笑,轉身對崇禎說道:「皇上莫急,其實老曹一早在夷州也預備了皇莊來送禮的,今後按時就有出產送入京城,還望笑納!」
看到這個鄉下來的土鱉如此赤裸裸地在廟堂上公開對皇上行賄,這一刻,所有朝臣都震精了。
崇禎聞言哈哈大笑,笑到眼淚都流了出來。
第477節 御花園
一場來勢洶洶,群情激昂的政潮,最終就這樣虎頭蛇尾草草收場了。沒辦法,利益面前海可干山可移,區區一點小誤會,說話也就結了。
在當天的最後一幕中,曹賊,不對,忠勇伯的置地承諾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這一招不但將文官集團的攻訐輕輕卸到一旁,還順勢拉到了一批潛在的合作者:就在當天散朝的路上,已經有人在談論百頃水田的出息了。
就這事吧,事後看來,貌似真是個誤會?……之前人們得知某人跑去江南大肆買地後,就習慣性地認為對方是在擴張版圖。
結果今天這麼一說,大家才發現理解錯了。姓曹的在江南買地建港,並不是說他在夷州就不缺人了,所以他是願意和正人君子分潤好處的。
這就可以謀劃謀劃了。
1頃地的面積是100畝。雖說明代的畝比後世略小一點,但在忠勇伯這裡可是按照後世667平米來算的。承諾百頃地起賣,那就是10000畝連在一起,而且有水利系統的熟田。
這是一筆能用來傳家的根基之地。江南一個普通的村莊,全村也不過就是兩三千畝地,就這還是N戶人共有的。
更給力的一點是,忠勇伯說了,上不封頂。那麼家中藏滿銀子的縉紳世家和皇親國戚,甚至可以買到兩萬畝,三萬畝……沒人會不動心。
古代生產力低下,民人根本沒能力像後世一樣組織建設大面積的排灌系統。即便在水系縱橫的江南,中田下田也占了大部分,臨河的上好水田總是少數。
假如說忠勇伯拿出來的是夷州野地,那士大夫們連眼皮都不會夾一下:十七世紀荒地太多,用得著跑那麼遠嗎?
但是當這些地塊加裝了排灌系統後,在明人的認知里,那可真就是傳家寶了。更何況這些地才5兩銀子一畝,還是連片的,超級優質的資產啊!
而忠勇伯提出的這個條件之所以能被人瞬間接受沒有遭到質疑,恰恰還是借了之前那本黑材料的光:卜大醒寫的小冊子,為了激起士大夫的仇恨,上面可是詳細描述過鐵牛犁地、畝產五六百斤、大批明人都去工坊幹活這些事情的。
所以人們腦筋一轉就想明白了:能高產五六百斤的稻田,那一定是水澆地,能有大批明人在工坊幹活,那忠勇伯所說的瘴癘被解決一事,也應該不是在蒙人。
既然這樣的話,那還等什麼,向前沖啊,進擊啊!
從當天晚上開始,所有能湊出來5萬兩銀子巨款的縉紳和勛戚,都躲在家裡和智囊團在密議。
卜大醒老爺處心積慮的遞黑材料行動,不但又一次可恥得失敗了,反倒還幫了穿越眾的忙。
好吧,那句話怎麼說來著?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
從這一刻起,朝堂上這些看不透未來的人們,就會有很大一部分掉落進穿越眾的深淵,錯,是光明的前景中去了。
或者可以時髦一點解釋:你盯上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盯上的是你的本金。
……
朝會散去後的第三天,密切關注事態發展的崇禎皇帝,發現文官們確實在這件事上消停了,沒人再上摺子黑忠勇伯,於是在這天午後,皇帝心情愉快地傳召了曹忠臣——在御花園。
當日他聽到曹莽夫的送禮之詞後,大笑著背手走人,就此終結了朝會。
關於皇莊……皇帝當然不會在乎什麼夷州皇莊,好吧,崇禎比較窮,多少還是在乎的。但是比起他當天在朝會上得到的政治收益,皇莊還真就不算什麼了。
首先,皇帝確認,曹總兵不但之前得罪了關寧軍,這次又和東林黨槓上了,這個結局令皇帝感到極度舒適。
已經秉政有年的崇禎早已不是當初的愣頭青了,他現在十分清楚平衡的重要性。曹總兵這麼一搞崇禎自然是樂見其成——曹愛卿你最好把天下人都得罪完,別怕,有朕給你撐腰。
其次,從長遠來說,皇帝也是樂意見到群臣瓜分夷州土地的。
自古以來,在任何權貴階層的認知里,只有土地才是可以傳承,保證家門子孫世代興旺的根基。有了土地,不但可以帶來長期穩定的收入,野心家還可以積蓄兵員和糧草,成為造反時的依仗。
至於那些百工商賈之事,那都是皮毛,是賤業,不值得在那上面太過費心思。
原本忠勇伯遠在夷州的基業,就和那些邊疆土司的地盤一樣,別說皇帝了,朝堂上下都是沒什麼辦法的。
然而曹忠臣現在既然主動將土地分出來,那可就完全不一樣。儘管這個舉動在所有人包括皇帝看來,其實有點傻逼,但這充分顯示了曹忠臣一心融入體系的決心。那麼作為最大的體系受益者,皇帝陛下,自然是滿心歡喜了。
曹總兵的土地被地主階層瓜分,在皇帝看來,這其實是消弭君臣之間隱患的最佳方式:土地被分散,就不能偷偷積蓄兵員和糧食,那麼曹忠臣自然是一心為國賣命,不可能再做軍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