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要知道,英國皇家海軍「勝利號」的雙層橡木船殼厚度是變態的46厘米……
厚度就代表著沉重和笨重。2厘米鋼板能做到的事,漁船需要增加至少5倍以上的自重,才能勉強達到要求。
笨重的結構大大限制了像胖頭魚號這種木船的動力和功能。要知道,後世那種最常見的240噸拖網漁船,載魚量(含冰)是98.3噸。而排水量400噸的胖頭魚號載魚量是多少呢?85噸。
是的,排水量多了100多噸,有效載荷反而下降了。這裡面有低效率,大體積煤氣動力系統的鍋,也有從船板到樑柱都是粗笨木料的鍋,還有硬帆和纜索的鍋。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就有點力不從心的動力系統,是拖不了太大的鋼絲漁網的……沉重的漁網再加上裡邊的魚,不要說底層了,捕撈中層魚都費事。
……
今天是於承德他們上船10天以來的第一次實施拖網作業,在這之前,都是用簡單的圍網。隨著船艙里觀看儀器的船長通過高音喇叭一聲令下,在甲板上候命的於承德一伙人趕緊紛紛開始忙碌起來。
於承德今天的任務是開動絞車。隨著電機帶動的絞車緩緩開始工作,龍門吊上的滑輪也開始轉動,胖頭魚號身後的拖網開始緩緩被拉到船尾,同一時刻,輪機艙也接到了指令,船速開始下降。
20分鐘後,面積比後世拖網要小很多的鋼絲大網兜,就從船尾的鐵滑道上被拖曳了上來。
看到漁網裡不斷掙扎跳動的魚兒,所有的水手這一刻全部撲了上去:最艱苦的工作開始了。
於承德他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首先將小魚和鯊魚都扔回海里去。這裡的小魚,指得是比手肘短的魚——低於40公分的都算。
……億萬年來的演化,使得海洋中處於不同壓力下的各種水層都遍布著魚類。而歷史上直到20世紀人類大規模使用尼龍後,海洋中下層的魚類才真正得以被大量捕捉。
而在穿越眾這個位面,由於有了電機和鋼絲網,台灣海峽的中層魚類,億萬年來第一次遭到了捕獵。
儘管鋼絲網的網眼已經擴大到了後世漁民不敢想像的境地,但是依舊有很多「小魚」被困在了網裡,這時候就全靠人力了。
於承德他們不但要把小魚都扔出去,還要處理大魚。胳膊一般粗的,大腿一般粗的,腰身一般粗的……亘古沒有遭到過捕捉的魚群質量太過上乘,各種粗大的鯛魚,黃魚,太平洋三文魚塞滿了漁網,包括金槍魚在內的深層魚種也經常會被捎帶著撈上來幾條。
這些個頭不比漁民低的大魚會很快被開膛破肚,順便遭受砍頭之刑——當漁業資源太過豐富的時候,漁夫們自然而然就會提升產品質量,從而降低出航成本。
大批高質量的預處理鮮魚被碼進了煤氣冷庫,而漁船的尾部則不停往海里流淌著鮮血,內臟和魚頭。血腥的盛宴甚至在洋面上拉出了一道痕跡,引來了無數的魚兒和海鳥,於是乎,收穫滿滿,咧嘴大笑的漁夫們頭上就落滿了鳥屎。
第268節 阿隆索
從理論上講,凡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必定是資源豐富的漁場,像舟山群島就是明顯的例子。
然而這一條在17世紀是不適用的,對於帶著聲納探魚器的機帆船來說,海峽中處處都是漁場。
只需要在台灣島周圍沿著「黑潮」,也就是日本—菲律賓暖流走一圈,事實上根本不用走多遠,85噸容量的冷艙就會被肥大的魚身塞滿。
……演練完拖網捕魚後,兩艘船就抓緊回航了。至於更加複雜和危險的雙船拖網模式,這個暫時還做不到,需要股東們日後自己摸索。
回航的路程還是比較輕鬆的。於承德在搞定甲板上的事兒之後,又抓緊去船艙里學了一波儀器操作。然而效果並不好:要讓一個文盲老漁民弄懂各種電子儀器,這個需要時間和耐心。
迎著傍晚的夕陽,在內部喇叭的溝通下,操舵的船長和輪機工配合默契,很輕鬆就將胖頭魚號停在了赤崁的魚碼頭。
下一刻,充滿濃郁資本主義風情的一幕出現了:船長和輪機工,吊車工這些技術擔當就像美帝那些下班就扔下工作走人的牛逼工人一樣,說說笑笑地走下船,頭也不回地直奔赤崁大道,路上討論著去哪家館子搓一頓。
而理論上的東家/老闆/資本家於承德一伙人,卻開始了艱苦的勞動。
他們穿上厚麻布工作服,帶著子侄們打開冷艙,開始用套著絨線手套的雙手,一點點將85噸的冷鮮魚抬進吊籃。這之後魚兒會被吊車轉運到碼頭的鐵軌板車上,然後老闆們還要負責把板車推進大冷庫,然後等待檢驗員沉重,驗收,簽字,然後才是去財務室憑單據領鈔票……
當雇員們搓完一頓鹿肉大餐醉醺醺洗完桑拿回家睡老婆時,老闆們依舊在挑燈夜戰:85噸冰鮮魚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清理完的。
以上程序,20來個壯勞力通常要借著碼頭上的強光一直干到午夜時分才能忙活完。
由不得他們不賣命:每拖一秒,船上的煤氣冷凍系統就要多運作一秒,燃料和各種損耗就要增加,資本家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可憐的於承德,他現在才知道:當「魚獲多得無窮無盡」這個自小就有的夢想當真實現後,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
辛苦了半晚上後,疲憊不堪的人們趕緊坐著夜班車回家睡覺,到第二天下午,幾個股東才回到船上開始算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