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62頁

    誰拿好處誰出力,這是基本原則,所以孫元化的底線就是按照朝廷命令派兵出征交差。至於說派出去的兵馬能收穫什麼戰果……老孫自己都不相信。

    歷史上老孫一再催促孔有德800騎兵上路,這中間給朝廷交差的意圖已經再明顯不過:上十萬人的大會戰,800東江騎兵去了能怎樣?孔有德要是真有那個本事,也不至於被韃子天天追砍,被朝廷「削藩」當叫花子了。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如今朝廷對南方某總兵的猜忌之心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所以在孫元化這種士大夫看來,不論曹伯爺是去追哈士奇還是追薩摩耶,總之,像今天這樣少派點人來應付一下差事,真真是明智選擇。

    第587節 難念的經

    大方向溝通好之後,其餘合作中的次要問題,譬如後勤,就隨言而解了。

    孫元化身為登萊巡撫,是遼東側翼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大明包括山東半島以南的行政區域,平時供給戰區的戰備物資,都會在登州集結,歸孫元化調派。

    於是說到後勤安排時,孫元化微一沉吟,便給沙正明調撥了大批軍需糧草,外帶校場、軍營等臨時配套設施。

    糧草的數量,是按照登州當地軍隊的日常配給量調撥的。  

    從這一點上看,老孫還是相當重視來人的,因為按照慣例,客軍的補給要比主軍少一檔。

    然而沙正明和其他客軍不一樣,他偏偏對這些不太在意。略微客氣兩句後,他倒是針對本地的營商環境提出了一些要求。

    孫元化聞言莞爾一笑,露出了士大夫看商賈的專屬神秘表情:「此等皆乃小事,何足掛齒。」

    如此,援助船隊到達登州後落腳後的第一天,很有意義地渡過了。

    第二天開始,船隊靠岸休整,水城喧囂無比。

    民用碼頭一側,穿著破爛土布短袍的力夫,扛著一袋袋、一箱箱、一包包貨品,踩著晃悠悠的船板,卸貨入庫。碼頭上此刻人物雲集,三山五嶽的土著大佬紛紛聚集,貪婪地盯著貨物的同時,交頭接耳,試圖打探出一個求見貨主的好方法。

    至於說貨主……貨主這會顧不上應付商賈,都在官碼頭上「演武」呢。

    伴隨著一陣清脆的槍聲和嘩啦聲,兵丁林立的官碼頭上,一排瓦罐變成了碎瓷。

    ……

    孫元化其人,師從中國西學先驅徐光啟。此二位可以說是明代版「睜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  

    當然,睜眼看世界也是有淵源的。徐光啟和孫元化都是正規天主教徒,他們接受了一部分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的思想,是利瑪竇等傳教士在東方發展的最有價值的信徒。

    孫元化一生著作不少,其中關於自然科學類的著作尤其寶貴,譬如他參與翻譯的《幾何原本》,親自著寫的《幾何用法》,《太西算要》等書。

    雖說孫元化毫無疑問是17世紀東方最出類拔萃的幾何專家,可他最出名的卻不是幾何學,而是有關火器和兵法方面的著作,《西法神機》《經武全書》。

    似這樣一位土著科學家,自然是對穿越者傳說中犀利無比的各式火器充滿興趣了。

    這也是老孫在穿越者面前好說話的原因:交流知識,互通有無。

    所以他今天一大早就來「看望」客人。巡撫大人出場,後邊還跟著一票興趣高昂的東江礦徒,畢竟客船上據說有很先進的大炮,身為武人,自然不能放過軍事觀摩的好機會。

    於是碼頭上響起了槍鳴聲——大佬來了興趣,就地開闢射擊場,絲毫不顧及吃瓜群眾的生命安全。

    看完槍械射擊,興趣盎然的一干人紛紛親自下場實彈打幾發,之後不光是孫元化,包括孔有德在內的一干軍將紛紛表示火帽槍「犀利」,「在所難敵」。  

    這之後是重頭戲:旁觀打炮。

    隨時保持戰備的軍艦早已整裝待發。客人前腳踏上甲板,後腳就出港。

    軍艦上可供參觀的地方就多了。不光有先進的火炮觀瞄、射擊系統,還有神秘的輔助動力系統。另外,線型流暢,速度奇快,還能作為平台穩定發射的戰艦本身,也是幾何專家孫元化關注的重點。

    很快,炮艦在登州附近海域,對準一塊礁石發射了炮彈。

    這塊礁石是在附近一片礁石中隨機指定的。當位於作戰室的沙正明發出命令後,參謀開始測距並圖上作業,隨後火控官用銅線傳聲系統通知炮台射擊諸元,再之後炮台齊射。

    從下令到開始炮擊,整個過程控制在3分鐘之內。

    客人們驚訝於炮火反應的速度之餘,再用望遠鏡一看,發現艦炮的準確命中率達到了90%以上。

    這一切,包括火炮速射時那聞所未聞的裝填速度,都給觀者留下了震撼式的感覺。

    「神乎其技!敢問,這測距和做圖的本事,怕是有幾何的學問在裡頭?」……這是孫元化的疑問。

    「好炮!打得精準!不知此物將軍可有意出手?」……這是一干軍頭的疑問。  

    「幾何是基礎學科,觀天測地,厘海尺陸,哪一樣都離不開幾何學問在裡面。」

    沙正明先回答老孫的疑問:「我知道孫大人在洋教士那裡學了不少幾何知識。不過嘛,不是我自誇,洋人的東西,放在眼下夷州,也就是社學水平。」

    孫元化聞言不但沒有惱怒,反而露出驚喜的表情:「哦,不想夷州偏僻之地,文教如此昌盛。這些學問,大約是你家伯爺取自海東異國?如此說來,本官倒有意一探究竟。」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6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