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頁
可以說,大宋在數年之前,大好局勢一朝盡喪,便起於此。
時至今日,當年的始作俑者都沒有落到什麼好下場。
兩位太上官家如今在遼地五國城放羊,崔昂更是死得極慘,被耶律敏生剮。
可曾經與遼國南北對峙而不落下風的大宋,如今卻只剩下了半壁江山。
北伐收復故土,自然是呂文煥這樣的人的夙願。
趙安登基,蕭誠秉政,讓他看到了北伐的希望。
武人出身的呂文煥,在新朝廷之中一躍而成為主管天下兵馬的兵部尚書,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的事情。
上一次能做到這一地步的武將,還是狄大將軍。
便是蕭誠的祖父,當年也只不過是做了樞密院的副手呢!
現在江寧朝廷,雖然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在呂文煥看來,總體上還是向好的。
蕭誠雖然強勢、霸道,但人家是真有本事,而且也能較好地調和各大派系之間的矛盾。
像這一次處理首輔一系人馬首涉及的那些貪腐,呂文煥便認為首輔當真是相忍為國了。
抓、流、殺了一大批人,但並沒有與江南派系完全撕破臉,還是維持了表面上的團結,而這,在呂文煥看來,是必須的。
大宋,再也經不起一場大規模地內鬥了。
不要真以為司軍超這些人當真沒有反抗之力。
只不過因為現在是在人家家裡,他們也不想打碎了自家的瓶瓶罐罐,兩敗俱傷,對誰都沒有好處。
所以,在首輔沒有觸及到他們的核心利益之前,他們還願意退讓。
可這個退讓,終究還是有底線的。
大家族的力量,呂文煥清楚,因為他呂氏在襄陽等地的力量便相當可觀。
這種深植於本地的利益關係,看不見,摸不著,但他卻著實能讓強勢如蕭誠也忌憚不已。
重要的是將事情辦成,重要的是結果。
至於過程和中間的坎坷,可以忽略不計。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便是首輔蕭誠,難道就沒有做一點點違法亂紀的事情嗎?呂文煥可不信。
天香閣對於大宋香料市場的把控,如果說是完全憑著商業上的手段怎麼可能呢?
當然,現在的首輔高風亮節,把香料生意,一股腦兒地交給了朝廷,使之成為了朝廷禁榷的生間,為朝廷賺取了大量的利潤。
但那也是因為首輔的家族又找到了新的生意吧。
大規模地雞鴨養殖場,肉類的銷售,肉脯的製作,羽絨衣,在雲南那邊大量的棉花種植田,然後棉衣等製品,而這些東西,絕大部分都是被朝廷直接採購進入到了軍隊的。
首輔的厲害就在此處。
他賺了錢,還讓那些買他東西的人感激涕零,認為他是一個體貼人、愛護人的好官。
這一點,呂文煥自問做不到。
看起來首輔讓出了一本萬利的香料生意,為自己贏得了極大的名聲,實則上他的其他生意,賺得可一點兒也不比香料生意少。
一箭數雕啊!
呂文煥料想到首輔會在年末前乘勝追擊,進行一系列的朝政改革,因為早前首輔便已經吹過風了。
但因為次輔等人的反對而一直擱淺。
可隨著前線的大勝和江南派系貪腐、走私一系列事情的暴光,這些改革終於被推動了起來。
青苗法,免役法,在朝廷之上吵翻了天,大家針鋒相對,爭得面紅耳赤,但最終,在投票環節,反對派敗下陣來。
蕭誠推動的廷議票決環節,當初在司軍超等人看來是一個絕好地壓制蕭誠的機會,但現在反而成了束縛他們的最大桎錮。
只要達到簡單多數,便可以通過,一旦票決通過,便是朝廷廷決議,你可以保留意見,但必須無條件支持,否則,便會追究責任。
而當支持蕭誠的人占到多數的時候,司軍超等人痛苦的發現,自己當初是何等的愚蠢。
青苗法,免疫法通過了。
這兩個法令,被戲稱為對士紳階層是既打臉,又奪利。
而對於反對者來說,他們更擔心的是朝廷會不會在接下來又推動士紳一體納糧,一旦這個推行這個政策,那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清田、察丁,而這,才是士紳階層最要命的東西。
但蕭誠沒有推動這個,募兵法倒是先出爐了。
大宋一直實施養兵法,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廂軍這個玩意兒。
每次遇到大的災荒,朝廷都會將難民接納進來,編成廂軍,發給口糧,然後用他們來維持地方治安或者做一些僕役之類的事情,其實說白了,就是朝廷拿錢養著他們,只要他們不鬧事就好。
這當然對於地方治安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但對於朝廷財政卻是一個極大的負擔。
圍繞著廂軍而滋生的各種各樣的違法亂紀和貪腐寸出不窮。
蕭誠一刀將這個制度砍得乾乾淨淨。
廂軍不會再有了。
新的募兵法,將所有十六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人,盡數納入到了服兵役的範圍之內。
獨丁不抽。
三丁抽一。
五丁抽二。
被抽中的丁口,每個月將會在幾個規定的日期之內到集中的地方進行統一的軍事訓練,然後根據實際的情況,再抽調基中的人員往前線服役。